分享
2023年挖掘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资源.docx
下载文档

ID:1469770

大小:21.47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挖掘 传统文化 道德 法治 教学 中的 德育 资源
挖掘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程军 姜庆娥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选童谣、谚语、寓言故事、典故等形式,寓教于乐,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该课程中,并且要充分利于丰厚的地域传统文化优势,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一、融入备课之中,让传统文化“生根发芽〞 (一)精选传统文化资源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事实也正是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时,首先要有高质量的课前备课,才能捕获学生的灵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上好一堂成功的精彩道法课。 1.收集童谣,领悟哲理 童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劳动人民以儿歌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传授知识、教育孩子的心灵鸡汤,是滋润学生心灵的民间文化。“外婆桥〞等童谣,是中华民族给予孩子的最质朴、最纯真的情感教育,是中华几千年积淀而成的厚重的传统美德。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借用童谣,能使学生体验美好的情感,勾起他们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使童谣中所诠释的生活哲理走进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收集谚语格言,感悟劳动人民智慧 中国的谚语格言,来源于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体验,是思想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人类世代经验的总结。它以简洁、优美、明快的语言形式,反映着劳动人民朴实无华的道德追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这些闪耀着人类聪明睿智的理性光芒所阐述的道理,易于被初中生接受。 3.利用多媒体课件,体验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包容万象、历史悠久,除了通过吸取文化的精神内涵充实道德与法治课堂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的内容,更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中国特色的文化瑰宝:如剪纸、书法、绘画、传统服饰、建筑风格等充满美感的特色。让它们融入课件当中,形成一个主色调,增加课件艺术美感,使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氛中得到文化浸润和道德熏陶,让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得到提升。 (二)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经典 道德与法治中传统文化资源不少于40处。有红楼梦山海经朝花夕拾等文化经典,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等名言警句,有孝亲敬长,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还引用的孔孟,毛泽东等名家名言。这些散布在教材各个具体框题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这对道德与法治老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把这些资源引入课堂,还要把它利用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查阅资料,了解内涵,丰富内容,力求融会贯穿,做教学的有心人。 例如,在成长的节拍这一单元中提到:古人云:“役其所长,那么事无废功;避其所短,那么世无弃材矣。〞这是什么意思呢?笔者首先上网查找了一下,又询问了语文老师,明白了其内涵。课堂上进行了详细介绍: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务正意思是说,发挥人才的长处,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失败;不挑剔人才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遗弃的贤才了。做好了充足准备,在课上就能够很好的引用。总之,教师只有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旁征博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和信服感。 二、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传统文化“枝繁叶茂〞 同现代的教育教学方法相比,传统文化更加侧重于学生思想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这有利于学生后期成长和开展,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课堂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也是对学生性格培养的重要帮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寓言故事,幽默课堂 在与诚信结伴同行案例教学中,运用传统寓言故事季布“曾参杀猪〞进行教学,使学生从经典故事中学习体会承诺的内涵。该那么故事大意是曾子老婆要出门,小孩要跟去,老婆为了不让他跟去,骗他说:“回来杀猪给你吃〞。回来后,一进门,看到曾子正磨刀,老婆大笑:“我骗小孩的,你怎么也相信。〞曾子很平静地说:“你骗他,他將来就去骗别人,这不好。〞最后,曾子把猪给杀了。通过这那么故事,让学生自己总结:曾子讲信用,信守承诺,重信誉,言而有信。这样既开掘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又传承了传统文化精神,使学生真正领略到了诚信的含义,了解古人特别注重诚信教育,老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今天,诚信的人更会得到世人的敬佩和爱戴,应该继承和发扬。 通过学生们喜欢的寓言故事讲解,脱离了单纯的说教,活泼了老师一人泛泛而谈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体会到原来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很有意思,真正到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享典故,内化素养 教材中引用的历史典故、经典语言,内涵丰富,语言精练,积淀了祖先的聪明才智。运用这些内容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吸引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时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了解其含义,并在课堂上拿来分享,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友谊〞话题时,教材上引用了诗经·卫风中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等三句话,同学们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了其含义,同时还搜集了很多历史典故,有同学提到了八拜之交的典故,包括管鲍之交、刎颈之交、知音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这时,同学们纷纷站起来解释其具体内容,一下子使课堂气氛活泼起来,不仅让全班同学增长了知识,而且增加了同学们求知的欲望。 三、融入实践活动之中,让传统文化“开花结果〞 有效使用教材中的探究实践平台,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教学方案,可谓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充分表达了“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有机统一。我们在使用教材中的这些实践平台时,要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在探讨“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这一话题时,把爱国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爱〞的繁体写为“愛〞,那么爱的上部是爫,就是爪子的爪,中间局部在甲骨文中就像一颗心的形状,用爪子牢牢地抓住心,说明爱发于心,才是真爱。“国〞繁体为“國〞,小“口〞代表人口,“一〞代表土地,“戈〞象征军队,大“口〞代表范围,“国〞字的原创形态直接告诉我们:国家就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然后从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中爱国如家论述开始,引导学生思考爱国的内涵。在探讨学习“孝敬父母〞这一话题时,让学生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孝道文化〞,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并分析这些“孝道〞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广阔,成为新时期的家风。借此时机,让学生总结自己家庭的良好家风,在这个过程中,既加强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充分利于丰厚的地域传统文化优势,与学生共同挖掘本地孟子仁义礼智信思想、邹鲁德政文明,传承“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匡衡凿壁偷光、羊续悬鱼〞等历史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传统文化、悟传统文化,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驻进“学生心田〞,启迪人生智慧,滋润健康成长。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运用各种形式,把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相结合,不断研究、探索,努力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借力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使道法课堂熠熠生辉、大放异彩,让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闪光。到那时你会发现:它们的相遇是那样的美。 [参 考 文 献] [1]张彩虹.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J].教师,2022(15). [2]王雯花.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J].文教资料,2022. [3]王慧.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熠熠生辉[J].名师在线,2022(32). (责任编辑:李雪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