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发展
经济
思考
开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开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开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单元,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开展历来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很多地方都把加快县域经济开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并实施了加快县域经济开展的各种措施。总结近年来XX县区县域经济开展的实践,对县域经济的开展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如何认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历史上,从秦朝统一设县以来,历朝更替,唯县的建制至今不变,县一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进入新世纪,随着县域经济的迅猛开展,县域经济的作用更加突出,开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共有28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2023年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看,大头都在县,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县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稳固的关键,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县级行政机构向下贯彻落实。县域经济纵贯城乡、横跨一二三产业,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开展的最正确结合点。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经济成份发生大的变化,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兴旺地区成功经验来看,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开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开展的重要根底和动力源泉,对整体经济的越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县域经济〞的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2023年中央1号文件也都相继提出要壮大和加快开展县域经济。开展壮大县域经济从上至下已根本达成了共识,许多省市都把开展县域经济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制定了加快县域经济开展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如“扩权强县〞等不同形式的放权改革,县域经济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跃进。如XX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的开展,把县域经济列为全省经济开展的“两大支撑〞之一,为了充分调动县一级加快开展的积极性、自觉性,把促进县域经济开展的重点由给资金、给工程逐步向给政策、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转移,从而使加快开展县域经济步入了新的阶段。
二、结合实际确定县域经济开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开展县域经济的前提条件,除了上级在体制上、政策上进行深入改革和调整外,最重要的作为县级本身要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开展思路。关于制定什么思路,各地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县域经济无外乎就是寻找县域经济开展的增长点,核心问题是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就是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开展方向。一是工业化。主要是解决县域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收入增加问题。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产业支撑,效劳业开展就失去了依托,“三农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开展的必由之路,不少地方的实践说明,工业兴那么县兴,工业强那么县强,抓住工业化,就抓住了经济欠发XX县区加快开展的“牛鼻子〞。因此,在工作中,要切实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抓好扩大投资和工程建设,壮大特色支柱行业,培育特色主导行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二是产业化,即农业产业化。主要是解决农民普遍持续增收问题。“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国工作的重点,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XX县区是山区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开展就没有全县的开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而解决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就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农民和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城镇化。主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农业两大产业失衡问题。小城镇,大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开展。城镇化建设缓慢,就无法拓展农村市场,有效拉动就业,缩小城乡差异,从而也无法使广阔农民普遍富裕起来。所以通过走城镇化的路子,是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开展目标的重要步骤。四是民营化。主要解决投资主体和风险承担问题。实践证明,开展县域经济的制约问题主要是资金和技术问题,也可以说投资主体问题和投资风险承担问题。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好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民间投资,即民营化。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开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加快县域经济开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逐步开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组成局部。由于它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等特点,不用国家投资,就可创造巨大的开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第2页
社会财富。对于根底较差的县,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不完备,壮大总体实力,关键点和突破口就是大力开展民营企业。发挥民营企业对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开展、扩大社会就业、增强经济开展活力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推进工业化、实施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和开展民营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前提和根底,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器和发动机,民营化又是县域工业化的主体。同时,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开展又为工业化提供载体和条件。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水平低,农副产品深加工就拉动不起来,产品没有经过深加工附加值就低,就难以产生最大效益,农业产业化就很难开展起来。没有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就没有人口的聚集和非农人口的转移,没有民间资金的聚集,城镇化就失去产业支撑,也就很难实现。工业化的大开展,可以反哺农业产业化,在形成资金、人口聚集效应后,又可以推进城镇化;反过来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开展,又可以推开工业化上水平。要开展工业化,关键是资金和管理,对于县域工业化来讲,最好的创业主体就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是推进工业化最好载体和最好途径,既可以扩大就业,又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
三、科学确定县域经济开展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缺乏奋斗的动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对于县域经济开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开展目标的制定。要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开展这个主题,根据自身开展水平和条件,在积极调整和完善开展思路的根底上,实事求是地制定,努力使科学开展观落实到谋划、推进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开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促进县域经济既快又好地开展。工作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制定县域经济开展的总体目标,又要制定产业开展目标。总体目标的制定,必须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根据本县资源、区位等各个方面开展现状和总体经济开展形势,本着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表达富民强县这个根本,振奋人心,鼓舞干劲。产业目标的制定要根据产业的类型、特色和开展潜力,表达产业开展的总体方向和开展规模。二是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制定近期目标,又要制定好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要围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两个重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强政府效劳保障能力,对完成目标的要求应当更明确,措施应当更具体,工作应当更到位。需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属于典型的速度效益型经济的县,要实现经济的快开展,必须依靠投资拉动,最重要的是要有工程做支撑,每年都要围绕根底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传统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工程,投产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藏一批,这也是加大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县域经济开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长期目标的制定,既要表达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开展,又要确保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要立足当前打根底,结合优势育产业,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开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规模与效益协调一致,既鼓舞人心,又不能提得过高,脱离实际。
其次是开展目标的分解。县域经济开展较慢的地区,即有历史上根底较差的原因,又有地域广阔、资源较少、思想相对落后、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较大的实际,所以在不同乡镇、不同区域的目标分解上就要遵循分类指导的思想,根据不同乡镇、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异。区位优势相对较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指标相对要高一些,担子要更重一些,反之就要低一些,而不能搞一刀切。这样即符合经济开展的客观规律,又可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整体合力。近年来,我们根据XX县区典型山区大县的特点,提出了建制镇和有条件乡要率先开展,主要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挥小城镇位于城乡结合部、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接农村的区位优势,让小城镇率先开展起来,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在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建设等各个方面,增强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功能,通过先富带后富,繁荣城镇带动农村,保证县域经济开展目标的完成,实现城乡统筹开展。同样,对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也要形成工作压力,发奋向上,激发工作热情。版权所有
四、开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工作重点
只有经济结构合理才能保证更充分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自然资源来开展经济。开展县域经济受一个地方区位、资源、人口素质以及地方本文来源于大秘书网统筹开展能力的限制,不可能搞全面开花,针对根底较差,经济开展相对落后的县讲,突出重点就是要围绕农民收入增加,财政实力增强两大目标,重点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项重点工作,加快开展步伐。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作为农业大县,搞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实现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开展的关键,而农业结构调整所确定的产业如果不能给所在区域带来普遍效果,就不会被农民普遍接受,这个产业确定就是失败的。同时结构调整的落脚点应放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上。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搞好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扶植龙头企业,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确定好开展什么产业问题,也就是农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问题。工作中,要注意考虑以下四方面:一是受益的普遍性。农业产业化开展必须立足于广阔农民的普遍受益和持续增收,正确处理开展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系,结合实际,突出特色,选准工程,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如我们在全县大力扶持养牛产业开展,就是考虑到隆化是农业大县,地盘大,气候、土地、人口素质在全县各区域差异性较大,确定的产业根本上在全县都适于开展,因此,根据广阔农村、广阔农民有养牛传统和养牛技术,有资源、有场地,在农村的受益面大,经济效益明显,农民容易接受这个现实,把养牛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来开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5年来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800多元,其中300多元来源于养牛业。二是产业的集中性。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形不成市场竞争力,在产业选择上,要注重在产业的集中性上下功夫,防止过多、过散。要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力度,使产业开展相对集中,产生规模效应。隆化过去在开展农业产业化时曾经提出开展六大产业,多年的实践证明,产业过多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造成了撒芝麻盐的现象,对每一个产业开展来说也都是杯水车薪,谁都想开展,谁也开展不起来,后来我们调整了工作方向,将六大产业压缩为以养牛为主的四大产业,对资金的主要投向、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明确,从而使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开展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表达。三是产品的延伸性。开展县域经济还要注意从国家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中,寻找农业开展的新增长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有针对性地选择产业化的开展方向。要把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开展的重点,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搞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在拓宽农产品增值空间上做文章。再如隆化开展养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