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意见.docx
下载文档

ID:1468047

大小:24.16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共 文化 服务体系 建设 意见
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具体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体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好、实现好、开展好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市努力建设成为全省“首善之区〞的迫切任务。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效劳设施总量缺乏,地区开展不平衡,城乡文化开展差距较大,效劳体系尚未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缺乏,效劳内容、形式以及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创新;基层(街镇)公共文化效劳队伍有待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局部区(县级市)文化事业经费没有到达“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的要求。对此,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2.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统筹规划、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因地制宜为原那么,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着力完善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根底设施,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效劳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文化权益问题,充分表达公共文化效劳的公益性、共享性、协调性和多元性,打造全国性的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开展,为强化我市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提供强有力的文化保证。 3.目标任务。202322年根本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根底设施全覆盖,建成城市“2023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到202322年根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根本具备较强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效劳供给能力,根本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效劳投入机制,较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为2023年形成效劳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打下坚实根底。 二、实施公共文化效劳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效劳体系 1.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优先加快社区(村)文化室建设。在填补未建社区(村)文化室空白的根底上,推进农村文化室配套建设“农家书屋〞、“绿色网园〞,配备一批群众文体活动设施;推进社区(村)文化室与社区(村)居(村)委会、党员远程教育站、科普宣传室、老年人效劳站点、人口文化中心、居民健身场所等集中设施,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其文化室的建筑面积应不少于200平方米(有条件的地方应增加面积),宣传橱窗面积不少于2023平方米,活动内容包括书报阅览、书画、文娱、健身、音乐欣赏、互联网效劳、科普讲座等。把市、区(县级市)文化中心、街镇文化站、社区、农村文化室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认真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要求,目前先行按照房地产开发小区、XX县区、政府保障型住房小区分类推进,配套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统一移交辖区政府进行调配。 推动街镇文化站升级改造工作。202322年,全市文化站85%到达省一级站以上的标准。组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街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和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就近便捷开展公共文化效劳。街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用地由政府优先保障,日常管理由街镇负责,业务由区(县级市)文化部门指导。中心镇要按x市行政区的二级文化馆标准建设综合文化站。新建街、镇三年内必须建立文化站,街镇撤销,合并的要保存或整合原有的文化阵地和相关设施。 加强各区(县级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各区(县级市)有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或博物馆,其中图书馆、文化馆全部到达国家一级标准。各级图书馆应设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支中心、未成年人书刊阅览区、未成年人电子阅览区和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各级文化馆应设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和投影室、展览厅、老年人活动室、未成年人活动室以及主要艺术门类的活动及培训场所。同时,将文化广场的建设纳入各区(县级市)城市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不同规模的文化广场。202322年,实现XX县区居民平均每千户拥有一个标准的文化活动(包括健身休闲)户外广场,每千人拥有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由各区、县级市政府牵头组织实施,市、区(县级市)两级宣传、开展改革、规划、文化、新广、财政、建设、国土房管、人口计生、科技、信息等部门配合) 2.推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完成x歌剧院、x新图书馆、南越王博物馆整治工程及南越王宫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任务。(由市文化局牵头组织实施,市开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国土房管局等单位配合) 3.推进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稳固已有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成果,消灭覆盖盲区和增强覆盖效果,在区(县级市)文广新局监督指导下,以区(县级市)新闻中心和播送电视台为建设实施单位,依托珠江数码集团、镇播送电视站(有线电视维护站),构建以有线电视网络为主体,无线覆盖为保证,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为补充的农村播送电视公共效劳体系。确保202322年完成x市第一套播送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以卫星接收方式解决遥远、居住分散地区农民群众收听收看播送电视节目难等重大工作。(由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牵头组织实施,市财政局、市信息办、x电视台、x电台、珠江数码集团和各区、县级市政府及新闻中心、播送电视台配合) 4.推进数字家庭建设工程。以建设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为契机,加快推进数字家庭技术、应用、业务和体制创新,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率先实现三网融合,利用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等资源,加快推进集娱乐、商务、信息为一体的内容与业务平台的集成,使数字家庭平台成为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局部。(由市信息办牵头组织实施,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各区、县级市政府和珠江数码集团配合) 5.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做好设备购置、日常运行、资源建设、软硬件平台建设、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和数字资源加工与整合等工作。提高网络速度,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文化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开展优秀网络文化,不断丰富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数字效劳。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建设。切实推进区(县级市)支中心和街(镇)、社区(村)基层效劳点建设。以街(镇)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小编、有线电视网为依托,建设普及城乡的效劳网络。到202322年,实现12个区(县级市)建有支中心,全市20230%的街(镇)、社区(行政村)建有基层效劳点。(市级分中心由市文化局组织实施,区级市中心和基层效劳点由各区、县级市政府组织实施,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局等单位配合) 6.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实施电影“2131〞工程,全面开展公益性数字电影定点或流动放映。采取“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采购、农民受惠〞的原那么,由市、区(县级市)、镇三级财政投入资金购置数字电影技术效劳,实现从202322年起每个行政村每月最少放映1场数字电影的目标。(由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牵头组织实施,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7.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以全国“农家书屋〞建设标准(图书1500册、报刊30-50种、音像制品20230种)建设“农家书屋〞。到202322年,在全市农村行政村(有条件的可延伸到自然村)、农村转制社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和居住相对密集的社区,建成“农家(社区)书屋〞,并在有条件的地方配套建设“绿色网园〞。“农家书屋〞、“绿色网园〞要与农村文化室配套建设,“绿色网园〞、“社区书屋〞在城市人口密集的社区可视财力适当增加,其日常维护管理经费由镇(街)自筹解决。(由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牵头组织实施,市精神文明办、市文化局、市财政局和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三、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效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1.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坚持开展“文化进社区〞和“文化下乡〞活动。重点办发社区“周周乐〞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和乡村“文化大篷车〞巡演活动。各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建立并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员进社区(农村)、包片辅导制度。各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每年免费为群众演出、举办各类活动50场(个)以上,并明确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专题文化活动的比例。各级图书馆每年举办各类讲座、辅导、培训、展览等活动不少于20个;各街镇文化站每年开展演出、展览、培训等文化艺术活动12次以上。各村(社区)“农家(社区)书屋〞每年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群众读书活动4次以上。群众文化工作人员每年要有36天以上深入街镇、社区和农村开展培训、辅导、调研。各博物馆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2023个月,并积极参与社区、农村文化建设,每年举办讲座、培训、巡展等博物馆文化活动。市属专业艺术院团要制订每年送戏下乡的方案,每年为基层群众送演出20230场以上。鼓励各演出团体为低收入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他特殊群体免费或低价演出。城市公园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方便。(由市文化局牵头组织实施,市市政园林局、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和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2.打造公益文化活动示范品牌。集中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重点办好都市热潮、x民俗文化节、粤港澳粤剧日、农村文化欢乐节、x十三行文化节、x水乡文化节、岭南书画艺术节、x乞巧文化节、香雪荔枝文化节、白云风采、公益文化春风行、羊城之夏、x讲坛、羊城学堂等一批示范性文化品牌活动。各区(县级市)要按照“一区一品〞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确定1个常年举办的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培育成为特色鲜明、群众认可、效果突出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实施,市文化局和各区、县级市党委宣传部、文广新局配合) 3.提高公共文化效劳水平。进一步贯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效劳公示制度,将各公共文化效劳机构的效劳目标、内容、时间和程序向社会公开并作出承诺,推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进一步发挥工人文化宫等文化设施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各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要加强对基层的辅导、培训等效劳,每周向群众开放时间不低于48小时,做到开放时间尽量与群众上班、学生上学时间错开,节假日应延长效劳时间。图书馆和博物馆要创新效劳理念和效劳方式。市设中央图书馆,各区(县级市)设图书分馆,开通方便市民阅读的全市图书通借通还系统,并通过设立流动效劳点、数字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等形式,实现全市各级各类馆外效劳点超过400个,不断延伸公共图书馆效劳。鼓励有农村的区(县级市)图书馆配置流动图书车。各级博物馆要提高展示传播水平,努力满足公众需求。(由市文化局牵头组织实施,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市体育局和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4.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纳入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做好文化遗产定期维护工作,保存完好率不低于95%。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普查,建立健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文物资源数据库,争取更多工程纳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