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零件检测与质量控制教学大纲.doc
下载文档

ID:1467989

大小:35KB

页数: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零件 检测 质量 控制 教学大纲
机械零件检测与质量控制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机械零件检测与质量控制是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根底技能实训课。该课程是在对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进行调研、分析的根底上,以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校企合作开发的一门工学结合课程。 二、课程沿革               从 2023年开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结合市场调研和岗位分析结果,以企业对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为依据,重构了课程体系,把原课程中的公差、配合等知识融合到机械工程图绘制和产品测绘实训项目当中。按操作工、检验员等岗位对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的实际要求对本课程进行了重新定位,引入企业的产品、检测工具、质量控制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按照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课程相应更名为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2023年,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被确立为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23年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后,对课程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课程作用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是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对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以企业调研和岗位分析为根底经系统化设计而确定的。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作为其中一门专业主干课,旨在使学生具备正确分析图样技术要求,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和工具进行产品检测的能力;具备应用质量统计分析和控制方法,预防质量缺陷,控制工序质量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具备一定的交流和协作能力。         课程以行动导向的理念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前后课程有机衔接,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体系         学院所处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中部地区制造产业聚集中心,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优势产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调研结果说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机床操作、工艺技术、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产品检验、质量管理等岗位。         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在企业专家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机械装备制造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熟练掌握机械加工与机电液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机床操作、机电液控制、产品检测、设备维修等技能,能从事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产品检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现场管理和售后效劳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2、课程突出就业岗位所要求的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能力的培养。         企业调研结果说明,在高职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岗位中,无论是机床操作工、检验员或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企业都要求这些岗位的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过硬的产品检测能力,并掌握质量管理和工序质量控制方面的常识和根本方法的应用,否那么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难以得到保证和提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非常重视企业近年来对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优化了课程体系,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外表粗糙度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图纸的技术要求;具备正确选择检测工具和方法对零件进行检测并判定合格性的能力;掌握质量管理常识,具备检测数据记录和统计方法、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根本应用能力,并能查找、分析影响工序质量和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提出改良措施。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毕业生在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实践能力。 3、课程强调学生质量意识培养,着眼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目标注重质量意识培养,自始至终要求学生具备强烈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意识;通过学习过程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小组的形式,并通过自评和互评等考核评价方式,加强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 4、 课程对学生持续开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零件测量和产品检测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严谨、认真、诚信和精准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特别是把质量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使学生重视工作质量,为今后胜任就业岗位,适应企业对质量第一的工作要求产生重要的作用。 学生掌握质量分析和控制的根本知识和方法应用,具备了质量管理方面的常识,对今后由机床操作岗位转向检验员、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等更高级的岗位,以及学生今后在企业进一步持续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 5、课程前后衔接合理,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根底。         课程体系设计以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开展规律为根底,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机械工程图绘制、机械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及热成型、与其同步开设的课程有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普通机械加工。学生已具备识读和绘制工程图的能力,具备使用简单量具测绘简单零件的能力,具备理解常用公差和配合代号的含义并进行标注的能力,为本课的实施打下了必要的根底。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系统掌握尺寸、形位误差、外表粗糙度检测的方法和工具,能针对轴、套、齿轮、座架、箱体等不同类型零件,针对平面、孔、斜面和曲面不同特征部位选用适宜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对加工质量进行预测和控制,为后续的常用机构制作与零部件装拆、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产品加工与装配实训等课程奠定技能和知识根底。         后续局部加工类课程要结合外协产品加工开展生产性实训或理实一体化教学,本课程为其提供了质量保证。通过后续学习过程中控制学生加工产品的合格率,促使学生操作技能水平及质量缺陷预防意识进一步提高。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贯彻“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以企业对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以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为根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设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过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教学。课程设计具体思路如下: 1、以企业调研为根底,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使人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的需求,符合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每年暑假都派出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和岗位工作任务调研,并据此对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进行修改完善,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与序化,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共同效劳于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2、通过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明确课程目标和特点         针对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课程团队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与企业专家共同确定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并明确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企业具体岗位对检验工具和使用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但同时要求从业者能根据不同的工件特征和工作条件选择检测工具和方法,能应用质量控制根本工具和方法。缺乏检测和质量控制专业知识,就难以选择适宜的方法和工具。因此,在培养检测工具使用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3、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课程载体,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而且要求学会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按“认知规律由感性到理性,零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精度要求由普通到精密,控制方法由单一到综合〞的原那么,课程组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轴套、轮盘、座架、箱体、齿轮等典型零件和直方图等质量控制图表作为教学训练载体,并由易到难确定项目任务,便于学生掌握。并以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企业体验〞作为第一个教学项目,使学生先获得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4、校企共建教学平台,利用企业资源效劳于教学         密切与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企业的联系,引入企业检测设备和兼职教师,并将局部教学内容直接在企业实施,让企业人员现场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5、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突出工学结合特色         引入校办企业—长沙第三机床厂的产品和学院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外协产品作为局部教学载体,让学生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统计分析和实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真实的任务,实现教学做合一,既保证了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又为生产提供了质量信息和反响,同时提高了课程的开放性、实效性和实践性。 6、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持续改良教学效果         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上实现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相互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加强学生能力、态度和职业素养考核,促使学习反思、改良学习。通过来自学生、团队、学校、企业、社会的多渠道反响信息来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优化课程设计。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