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doc
下载文档

ID:1465361

大小:11.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区域 转型 视角 苏州市 发展 困境 产业结构 调整 方向
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区域转型视角下苏州市发展困境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结构调整方向 张世鹏 摘要:苏州是国内二线领先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梳理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中所遇到诸如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空心化等困境;并就制造业和服务业提出苏州未来的产业定位,强调第三产业未来结构调整方向。这对于国内二线城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产业演变 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 一、引言 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苏州模式再度转变,确定了以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为主体的“三足鼎立”是方阵:从 2004 年下半年起,苏州的发展重心由此开始转向民营经济苏州私营经济开始显示活力。截至 2017.年底,苏州以占全国 0.09%的国土面积和0.4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 2.07.%的国内生产总值、1.1%的财政收入和 7,03%的进出口总额。2017.年底,苏州 GDP 总量达到 1.7 万亿元,在国内城市中居第7.位。然而,在苏州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却也有声音越来越表现出对苏州经济增长模式的担忧。苏州的产业结构高度依赖制造业,人均收人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 GDP 的增速,外资企业对 GDP 量的贡献达三分之二,服务业占比偏低,2017.年仅为 47,2%。这些都使人们对苏州齐发展后劲产生了怀疑。那么,苏州的产业结构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苏州的产业未来又该何去何从?二、苏州产业结构演变路径(一)197.8 年以前的产业结构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8 年实施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遵循“斯大林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且经济极度封闭。这一时期,苏州由于不处于几大传统的重工业基地的范围内,因此经济的发展非常有限。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但苏州的产业结构仍然是处于不断的演化中。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苏州虽然第二产业的产值占比上升幅度比较大,但由于处于特殊的经济阶段,该时期苏州第二产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其实是严重畸形的。总体来看,这一时期苏州产业结构的变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国家政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苏州经济并未获得真正发展,当然也未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结构。(二)197.9-1996 年的产业结构演变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有数据显示,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这种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曾一度占据了苏州国民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进人 90 年代之后,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作为上海后花园的苏州开始涌人了大批的外资企业,这对苏州传统的半封闭式发展的乡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苏州政府在参考了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经济发展路径之后确定了引进外资的主导思路,苏州的地方经济逐步形成了“国有经济、乡镇经济与外资经济三分天下”的局面。(三)1996 年以后的产业结构演变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项目的落成为标志,苏州经济的发展方式从苏南模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外资驱动时代,之后的 90 年代中后期,外资一跃而成为苏州经济的主导力量,原来苏州“国有经济、乡镇经济、外资经济三分天下”的经济格局被打破。有数据显示,到 90 年代的最后一个年头,苏州工业园区引进合同外资累计超过 7.0 亿美元,这为当时苏州经济的增长注人了强劲的动力。进入 21 世纪之后,传统的“苏南模式”彻底让位于通过外资引入来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苏州模式。而这一时期,苏州模式的基本特点便是政府强力主导,竭力吸引外资,依靠高投资实现 GDP 的高速增长,苏州也一时间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楷模。三、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困境 正如前文所述,高度依赖制造业和外资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使苏州的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但当前的苏州经济,尤其是苏州产业结构的调整遭遇了困境。2017.年苏州三次产业产值占比为 1.6:51.2:47,2。对照前文所引述的西蒙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结论可知,这样的产业结构无疑是不合理的。不难看出,苏州第三户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小,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大。2008 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 12500 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 36.4%,处于全国 20 个大中城市末位,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虽然此比例在 2017.年提升到 47.2%,但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不相适应的。苏州产业结构的另一个问题便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2008 年,苏州第二产业比重达到 62%。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992 年首度超过 1000 美元,达到1153.24 美元,到 2004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 7.006.83 美元。由此可见,苏州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其产业发展出现了产业结构错位的现象,这种“逆常规”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则完全“背离”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四、结语 苏州是国内二线城市中極具代表性的领先城市。但在发展中,苏州的产业结构却显现出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内部比例比例失调、产业空心化等问题。苏州产业结构调整中所遭遇的困境,其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先天不足、政策倾向、民营经济不强劲苏州若能从制造业与服务业切入,迅速转型升级制造业,并且从上文四个方向升级服务业结构,构建起完备的金融体系,那么,苏州产业结构所面临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