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对民营特色产业的调研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460249

大小:21.59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民营 特色产业 调研 思考
对民营特色产业的调研思考 一、我市民营特色产业的现状 我市的民营特色产业,主要有轴承及轴承配件、纺织及棉花加工、农机及农机配件、畜禽产品加工、铝及铝制品加工、钢管、密度板、钢铁加工等八个产业。 (一)轴承及轴承配件加工业 目前,以烟店轴承市场为中心的轴承加工、购销基地,以郑家镇为中心的轴承保持器生产基地,以东阿为中心的钢球生产基地,已开展到拥有各类轴承、轴承保持器、钢球加工等生产企业9841家(其中轴承加工企业8220家,轴承保持器加工企业1590家,钢球生产企业31家),规模以上企业117家,从业人员近2023万人,年生产2023000多个品种型号的轴承20万套、生产7大系列600多个型号轴承保持器18亿副(在全国轴承保持器市场上,占到了三分之二)、生产各种型号的钢球40000吨(在全国同类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到达了70%)的轴承产业。202223年,全市整个轴承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到达213.5亿元,实缴税金2.1亿元。 (二)纺织及棉花加工业 纺织和棉花加工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分布在全市的各个县(市、区),尤以临清、XX县区开展最快。 目前,我市有各类纺织企业722家,其中,规模以上89家,从业人员7万人,拥有8000多台织机,300多万纱锭,年产各类棉纱56.2万吨,棉布2亿多米,202223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0.7亿元,上缴税金3.1亿元。大局部为中小纺织企业。骨干龙头企业代表有:XX县区三和纺织集团、冠星集团、莘星纺织印染、飞泰纺织、高唐超越纺织等。 全市各类棉花加工企业到达470户,其中规模以上20户,从业人员1600人,年生产加工棉花能力129万吨,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上缴税金4868万元。 (三)农机及农机配件加工业 我市是全国农机生产的重要基地,在全市遍布着720230多户农机配件加工、购销企业和大大小小的农机配件市场,吸纳着2023万多名从业人员,年生产各种农机配件1.2亿套件。202223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3.5亿元,上缴税金2.9亿元。骨干龙头企业代表有:山东内燃机制造、润源实业、东海铸锻等。 (四)畜禽产品加工业 近几年来,我市的畜禽产品加工业开展迅速。202223年,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到达4500多户,从业人员51800多人,年加工牛、羊、猪、鸡、鸭近亿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9亿元。骨干龙头企业代表有:阳谷凤祥集团、三阳食品、新世纪清真食品、鲁信清真食品,XX县区福临畜产品加工公司,XX县区福润禽业等。 (五)铝及铝制品加工业 全市铝及铝制品深加工企业到达30多家,生产线50多条,铝生产能力到达55万吨,铝深加工能力20多万吨。202223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5亿元,实现利润16.8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骨干龙头企业代表有:茌平希望铝业、鑫鑫铝业、东阿蓝天铝塑板、XX县区金海龙板业等。 (六)钢管经营及加工业 集主营业务、加工、生产为一体的钢管生产加工产业,最初是在钢管批发、零售专业市场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位于开发区的钢管市场,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钢管经销专业市场,辐射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安徽、河南、河北、内蒙、辽宁等2023多个省(市、自治区),以总代理的方式主营成钢、包钢、鞍钢、上海宝钢、湖北大冶钢管公司等几大钢厂的现货,现有钢管经营业户350多家,经营202300多种规格型号的钢管,年交易量50多万吨,交易额30亿元。近年来,在开发区、XX县区新上崛起了一批诸如开发区的兴隆无缝钢管、汇通无缝钢管,XX县区的鑫鹏源钢管、嘉隆钢管、天龙钢管等起点高、规模大的钢管加工制造企业。目前,全市拥有各类钢管加工企业30多家,年可生产各种规格型号的钢管180余万吨,年主营业务收入80多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 (七)板材加工业 在信发集团的带动下,我市的密度板生产及加工业迅速开展崛起。形成了以XX县区为中心,辐射临清、高唐、东阿、阳谷、XX县区等周边市县的庞大产业群体。目前,整个产业群体拥有包括山东新瑞木业、XX县区新大密度板、衡阳密度板、临清顺鑫木业、东阿琳杰密度板、高唐金星集团等在内的龙头企业202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0家,生产线120多条,密度板年生产能力到达156万立方米对民营特色产业的调研思考,深加工能力到达1600多万平方米的规模。202223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上交税金1.6亿元。 (八)钢铁加工业 近年来我市的冶金、钢铁生产加工业开展迅速,目前在全市已形成包括XX县区冠洲集团、东鼎轧钢,阳谷景阳岗冷轧薄板,东阿金华钢铁,临清金峰特钢,XX县区东方特钢等在内的冶金板材加工企业65家,从业人员到达6.3万人,到达年生产钢铁150多万吨,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160多万吨的能力。 除了以上几个规模比较大、企业比较集中、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产业外,我市还有一些虽然企业不多、规模不大,但在全国同类市场上占有相当比重的民营特色产业。例如,阳谷的橡胶软管产业,虽然只有13家企业,但年生产能力到达750万米,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钎具产业,虽然仅有12家企业,一年却能生产各种规格型号的钎具1822万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另外,阳谷的塑料加工、高唐的平板量具、东阿的水泵、临清的电机等也已具有特色产业的雏型。 二、我市民营特色产业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弱。如果把我市的民营特色产业,放在全国、全省的大环境中,与江浙地区及我省的东部相比,还处于起步开展阶段,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我市大多数民营特色产业的产品以初粗产品、原料产品为多,缺乏高精尖产品和拳头产品。如我市最大的轴承产业,所生产的2023000多个品种型号的轴承、600多个型号的轴承保持器中,还没有一个产品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过得硬的拳头产品。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纺织产业,近20230户规模企业中,在纺、织、印染诸环节上配套还不够齐全,除了极少数像临清三和纺织这样的大企业外,多数生产的都是中低档原料产品。 (二)产业链条不完整,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一是链条不完整,有的只有孤零零的一两个中间产品,缺乏上下游产品和相关产业支持,要么象纺织、棉花加工产业那样没有形成阶梯式原料供应的完整产业链条,要么关联度不高。在我市的纺织产业中,还没有一家规模较大的品牌服装生产企业。二是产品扎堆,雷同度高。三是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三)产业规划不统一,生产经营盲目性大。大多数产业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组织机构,行业协会不健全,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造成整个行业就像一盘散沙。很多企业盲目地、凭感觉生产经营,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限制了产业技术的更新和水平的提高。各企业为了争市场、抢客户,竞相抬价压价,在本地、本行业搞恶性竞争,形不成竞争优势,降低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行业平均利润。 (四)品牌意识差,创新能力不强。我市现有的民营特色产业中,虽然有的产业到达了一定规模,在全国市场上占的份额也不小,但是缺乏过得硬、叫得响的品牌。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创品牌的意识,认识不到品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二是缺乏创牌的勇气。如我市的烟店轴承始终没有走出早先“假、冒、伪、劣〞的阴影,不敢以“烟店〞创牌,没有温州人勇烧劣鞋子,重铸好牌子的勇气和胆略。三是走“捷径〞,挂名牌。热衷于和名牌“联合〞,进行“贴牌〞加工,把自己的产品挂上别人的牌子销售,甘当人家的加工车间和“打工仔〞。 三、对策及建议 在一定意义讲,经济的竞争就是产业的竞争,产业的竞争就是特色产业的竞争。要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品牌化、品牌经济国际化的开展趋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推动我市民营特色产业加快开展。 (一)加强引导管理,搞好产业开展规划。企业限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对整个行业的开展状况,有时很难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管理资源,通过会议、培训、实地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及时和企业沟通产业开展信息,为企业提供行业咨询效劳,让企业随时了解行业开展动态。要从产业的开展规划入手,加强科学引导管理,逐步把本地特色产业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特别是特色产业所在地的县(市、区)和乡镇政府要把加快特色产业开展纳入区域经济开展规划,根据资源情况和行业特点,制定好相关开展政策,引导资本投向。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尽快制定我市特色产业开展规划,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关于加快推进xx市特色产业开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各个特色产业开展的具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使每个产业都有人管、有人抓,进一步聚合生产要素,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各特色产业驶上“快车道〞。 (二)提升企业素质,培植壮大骨干龙头企业。骨干龙头企业知名度高、带动力强,在整个特色产业开展中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要把开展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作为特色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扶持、“放水养鱼〞等措施,促其上规模、上水平,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继续抓好企业的人才培训工作,实施好中小企业“百千万〞培训方案,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为企业长足开展打下良好根底。要在全市重点民营企业和列入省、市成长型中小企业方案的企业中,选拔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的企业作为扶持重点,在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收购、参股、联合、兼并,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开展。 (三)搞好科技创新,争创著名品牌。产业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占领产业开展的制高点。要引导优势特色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积极与全国科研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好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开展注入不竭动力。品牌是企业的招牌、产品的名片,是构筑特色产业的根底。要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借助参加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等会展的机遇,搞好品牌宣传。同时,要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的根底上,开发强势产品,打造地方名牌和企业品牌。各级政府对已获得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都要落实奖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并优先列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方案。 (四)坚持纵横联合开展,促进形成规模效应。特色产业没有纵的开展,产业链的延长,就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无法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没有横的开展,产业面的拓展,就不能很好地得到关联产业的支持,本身开展也难以持久。因此,各级政府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时,既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又要鼓励支持更多投资者参加这个产业、支持这个产业,通过大力开展上下游企业,促进产品深加工,推动相关行业开展。要充分利用我市特色产业的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借助外力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面,形成“主根茁壮、须根兴旺〞的产业格局。 (四)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开展。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能,加快行业协会建设,为特色产业搞好信息、技术、协调等方面的效劳。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调查研究、行业开展方向、产业政策、信息集聚等方面的优势,统一行检、行规、行约,搞好行业自律;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统一引进科学技术搞好新产品开发;统一协调原料采购、生产订单、产品销售,让企业进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谐有序、产业链条完整的良性循环圈,促进产业的健康快速开展。要加强行业协会对民营中小企业新上工程的引导,既要重视产业上下游产品的不断开发,又要防止低级重复建设,促进新上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转、高利润回报,逐步扭转中小企业产品雷同、竞争无序的被动局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