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达川
社会
治理
创新
关键
示范性
范文
天道酬勤
达川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点和示范性
【点评嘉宾】
杨宜勇 国家发改委社会开展研究所所长
青连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郇庆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胡 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周庆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李秉龙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基层社会治理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当前各种矛盾问题易发多发,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涌现,使得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实施“财政因素分配法〞“社会救助一站式效劳法〞和“315群众工作法〞,破解了一些棘手的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人民论坛特邀专家对其创新做法进行点评。
杨宜勇:让老百姓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人
达川实践说明,全民总发动、提高老百姓的治理素养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过去,达州市达川区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调研群众自治工作,发现个别地方存在群众民主意识淡薄,个别基层干部效劳意识淡薄、群众观念不强,工作方式上不亲民、不接地气等问题,导致工作效果差,群众满意度低;局部村〔社区〕村〔居〕务公开形式单一、公开内容简单、公开时效性差。对此,达川区党委和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出台并实施包括论证听证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民主评议工作制度、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民情恳谈制度、小区〔院落〕自治制度、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村〔居〕务公开制度、述职述廉制度、问责制度“十大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动给老百姓赋权、赋能,使他们不再是单纯基层社会治理的对象,而是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人。
达川实践验证,注重高质量治理、提高绩效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追求。达川区通过优化治理流程,推动社区效劳管理不断提质增效,全面依托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化效劳管理模式,按照400-600户或1000-1500人左右为一个网格规模,将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消除管理盲区的同时,提升管理成效;通过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整合社会资源,打通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了高效、便捷、透明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实施“财政因素分配法〞,使财力得以下沉乡镇,为农业产业开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财力保障。“315群众工作法〞在达川区全面落地生根,达川区司法局在信访局接待大厅旁边特意设置了达川区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法律工作人员为有需要的信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这样做不仅使得信访数量持续大幅下降,而且使得信访事项办结时间大幅缩短,重大敏感时段均实现了“零进京〞“零到省〞“零非访〞。
青连斌:真正打通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公里〞
达川区建立社会救助大平台这一创新做法,有几点是值得特别肯定的:第一,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救助是兜住困难群众根本生活底线的一项最根底性工程,同经济工作不同,它是花钱而不挣钱的。达川区委、区政府从2023年开始,就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标准社会救助标准流程,在地方财力并不充裕的条件下,优先保障社会救助资金的足额到位。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必须切实表达在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中。一方面,达川区建立的社会救助大平台,使困难群众只需进一扇门,业务前移乡镇,大大方便了困难群众的救助申请。另一方面,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平台救助了困难群众23万余人,实现了对贫困户的救助全覆盖,防止了因灾、因学、住房、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堕入贫困行列。
第三,推动效劳型政府建设取得突破。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和效劳型政府建设。达川区在政府机构设置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相关部门职能调整,一方面,破解了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效劳中的难点,优化和提升了社会管理效劳水平;另一方面,真正打通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困难群众得实惠、基层干部减负担、部门工作有实效的良性循环。
第四,把有限的资源用到真正困难的群众身上。首先,达川区通过社会救助大平台,克服了社会救助资源的碎片化、部门化使用,提升了社会救助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通过信息化手段防止了有限的救助资源被浪费到不该救助的人员和地方,实现了精准救助。再次,通过建立“互联网+监督〞,有效杜绝了关系救助、人情救助和微腐败、与民争利等现象,既严肃了党纪、纯洁了政风,又防止了珍贵的社会救助资源的浪费。
郇庆治:达川区社会治理创新具有前沿性示范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由社会治理及其创新所引领的社会建设不仅自身呈现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改革与开展新场域,而且越来越显示出一种区域整体乃至全国范围的前沿性、全局性促动意义。从社会建设的视角来看,达川区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有以下示范意义:
一是必须从“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政治高度来认识社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广阔欠兴旺地区来说,全面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更多考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平衡协调,而社会建设理应成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层面或突破口。二是主动从社会建设的视角理解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近年来达川的实践探索清楚地说明,无论是针对少数特殊群体的信访制度机制改革、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还是面向所有公众的县域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乡镇社区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其核心目标都是一个稳定平安、公平公正、互助自治的社会建设,使广阔普通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国家现代化不断开展的成果。三是充分利用党和政府的重大〔或区域〕开展战略及其相关政策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从达川的探索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国家和省市层级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支持,像“财政因素分配法〞这种改革举措的力度与效果就肯定会大打折扣。四是围绕国家〔区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达川的实践说明,社会治理创新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西方国家或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现成经验与做法,而是必须与时俱进地推动一个区域或社区的社会治理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职业化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