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关系.docx
下载文档

ID:1456933

大小:22.49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工作 理论 实务 关系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关系 任何一个专业和学科的存在和开展,其理论根底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杂糅融合了社会学科中的不同理论,并在此根底上依据实践的展开不断的开展出其独特的概念和理论模式。然后再以这些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理论,用以解释、分析乃至指导专业实务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和情境,从而改善个人及群体的社会功能。所以,以实践性为核心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开展,离不开专业理论框架的支撑,而与此同时,开展的实务工作又不断丰富了本专业的理论架构,进一步的指导实务工作的展开。这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不断开展成熟。 关键词理论 社会工作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理论 社会工作外乡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22)05-213-02 一、理论的定义 根据韦氏辞典的定义,理论是一系列概念之间的联系,他们是用来解释某些原理,并由相关的假设构成。理论包括:概念、观点、假设、模式、命题与理论。理论是人类社会思维和行动的有用工具,它的功能在于对事物的解释、描述、预测以及解决问题,是人类具体行动的指南。它指导人类了解自然以及总结人类自身活动的一些规律,具有能动性,可以帮助人类认识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使人类从自身实践的困境中摆脱出来。理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实践的事后总结,是人类经验的积累,也是开展中的实践原那么。 二、理论之于社会工作实务的关系 任何一个专业和学科都是建立在其独特的理论架构之上,并在此理论架构上不断成熟和深入开展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社会工作也不例外。但是在我国社会工作学术界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工作需不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分歧,不少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以及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本身没有理论,从其他学科借用来的理论不能称其为社会工作自身学科的理论根底,它只是实际操作性层面的工作,而且很多从事具体实务工作的工作者也认为,社会工作就是工作者介入,帮扶困难群体,不需要什么理论,经验积累是最重要的。其实正是这种轻理论、重实践、非标准性的操作,使得我国社会工作的实务工作由于缺乏理论梳理而流于行政化和群众化。 其实世界社会工作的开展早已进入制度化和专业化的水平。现代社会工作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它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大局部的实践过程和工作技巧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系统的理论知识根底上的。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的开展过程中,也是经历了一个从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从指导理论的单一化到理论的多元化,从主要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到尝试借用心理学、社会学、认识论等多种学科理论得以开展的过程,使得社会工作逐渐成为一门“行为科学〞而被提高到了“理论研究〞的层面。 对于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而言,理论并不是指“纯理论〞,是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用理论来解释、分析、指导助人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情景,从而改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功能。社会工作的主要构成要件是社会工作者,案主,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助人工作技巧等。作为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案主以及各类不同的问题,所以,在这些变相中间,必须要开展理论来概括出问题的共性,再用概括出来的理论对发生的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者澄请社会问题和案主的个人困境,在处遇问题、分析问题的根底上,根据实践情况,开展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巧和策略。就在这不断的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的学科理论逐渐开展为两类,即外借理论(主体理论)和实务理论(助人模式)。 外借理论,即指来自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包括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公共行政理论,社会学经典理论家的相关学说、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说,女权主义理论和相关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学说等被社会工作纳入到自身学科理论范畴中的社科理论。这些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领域的理论给社会工作的理论根底以强大的冲击,被社会工作理论广泛的借用和吸收,使得其根底不断坚实。 根据这些外借的“为社会工作的理论〞的借用,社会工作自己也开展出一系列“实务理论〞。即在长期的专业实践中形成的工作模式总结,它包括评估的理论、技巧和方法。如危机介入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法等等,这都是在根底学科理论知识之上开展而来的社会工作本身独特的专业理论模式。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理论对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实务性的专业,坚实的理论根底是专业开展成熟的必要条件。理论必须可以回应案主对机构和工作者的需求,在于界定“什么是社会工作〞,通过案主和工作者之间的互动来反映出具体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环境,并且解释和描述这种特殊的情境,给工作者以指导,引导“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处遇下该作什么〞。 在主体理论根底上开展而来的专业实务理论,这些理论为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问题处理方式,帮助工作者认识和掌握解决不同问题的应用程序和技巧,并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的干预模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指引工作者的行动。然而,那些认为社会工作不需要理论进行指导的观点,虽不能说是正确的取向,但是他们却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工作过程中实务与经验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开展的重要性。 三、实务工作之于社会工作理论的关系 通过文章开篇时提到的社会工作学术界的争论问题,我们好似感觉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与经验好似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其实不然。在实务过程中积累的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是相互补充,相互加强的。 个人经验是工作者自身在进行实践操作中,对个人工作经历的总结。是对工作者所面对的案主之问题有效的归纳和整理,包括了很多的具体生动的案例和众多个别化的信息,这些经验的积累,可以使工作者在面对处理相似的情景时有章可循,更加得心应手。当然,实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是有其局限性的。一是个人经历毕竟有限,因此收集的关于处理问题信息的种类和数量上就会有限制。二是经验多是一种感性知识,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论证,缺乏行为方案背后的原因及理论支持。而理论知识就是对这些许许多多个人实务经验的理性总结,揭示了其共有的规律性,并且对其加以系统的说明,使工作者可以准确地把握到问题的本质与内在趋势。但是单纯的理论由于是对一般共性的概括,所以它忽略了个人经验中原本包含的丰富多样,具体生动的个别性原那么,无视了处遇问题情境的特殊性。所以,个人的实务经验正好可以弥补理论知识的缺乏,而理论知识又可以弥补个人经验的短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社会工作的主要效劳对象是案主。而案主的形成过程是社会建构的,甚至是各种社会压力,以及传统假设和看法给案主所涉及的社会压力所造成的。因此,概括性的理论知识有时候并不能反映案主问题中所显示的真实社会情况。工作者在面对案主问题的时候,就不能以理论“一言以蔽之〞,而是要在理论的指引下,以实践形式的开展实务工作,去探究案主的环境,针对案主的特殊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解决案主的问题。 纵观社会工作的开展历程,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性的,实践性贯穿了其开展的整个过程。通过工作者的个人实务经验的积累,并对其加以抽象概括,对理论进行精炼,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所以如果说不断开展的社会工作理论是“活水〞的话,那么,实务工作便是社会工作理论的“源头〞。 实践使得社会工作者发现现有的理论中与实践情况和需求之间的缺乏,找出实务与理论之间的真空,并将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对原有的理论进行修订和改正,减少理论由于缺乏弹性不重视个别化而对实务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以此开展出更为科学的理论,用以指导进一步的实务工作,这就是科学理论的增长机制即: 问题一→建立假设→排除错误→问题二 以此循环,使得理论与实务工作共同开展成熟。 所以,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将理论和实务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恰当的理论提供的了解某些面向事实的架构所指明的方向,来指导实务工作,通过实务工作检验、修正和选择理论,在实践中学会理论的思考,在理论探究中学会注重实践的价值,在理论与实务的相互结合、相互推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介入案主问题的准确性和效能,更有效的解决案主所面临的困境,发挥社会工作的功能。 四、社会工作外乡化 说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关系,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国社会工作的外乡化问题。社会工作外乡化被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因为社会工作是一个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专业性社会效劳,其知识体系、价值和伦理都深深扎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所以很多理论和治疗模式都是“拿来主义〞,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模式引入我国社会体系时就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来自西方的工作专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乃至制度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适应问题。中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根底,以此也就有中国社会独特的社会问题,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因此我们在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必须开展本国的专业理论和实务工作方法。 目前,开展和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外乡化必须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入手。 第一,从实务角度来说,就是将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和一系列治疗模式直接应用与实务工作当中去,在实务工作的过程中检验和发现外来理论和模式的不适应问题,以及适应的可能性。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直接的实践检验需要较长的时间,会走一些弯路,但是一旦被实践检验过后总结出来的社会工作模式就是一个完成外乡化过程的实务模式。 第二,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就是大力加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力度,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外乡化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在理论的层面上进行检验。这里要求首先要熟悉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以加深和拓宽我们对社会工作理念、价值、意义、学说等方面的认识;其次是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对社会工作所涉及到的中国社会结构中的相关领域进行考察,积极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适合我国实际的社会工作理论,并进一步在理论的根底上制定外乡化的方案和策略,然后再放到实务工作中进行检验,经实践检验后再进一步修正。这种方式可以使外乡化的过程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但是却只能在大的架构和框架中进行,而且最终过程还是要回到实务工作中去。 综上,实务是检验理论的实务,理论又是指导实务的理论,社会工作专业的开展,是理论和实务工作齐头并进的开展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注释: 周沛.关于社会工作开展中的几个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3). 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22. 夏学銮.论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外延.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林束龙.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 [4]李勇.个案工作.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5]夏学銮.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北京大学学报.2000(1). [6]张莉萍.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家庭社会工作的示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22(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