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论列宁晚的社会主义思想.docx
下载文档

ID:1444005

大小:28.76KB

页数:1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论列 社会主义 思想
论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提要】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凝聚着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心血和汗水,是一笔珍贵的思想财富。学习研究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坚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入手,概述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此根底上提出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 【正文】 有没有列宁晚年思想。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经没有争议。列宁逝世时只有54岁,应该说不存在一个从年龄意义上讲的晚年,但从列宁自身思想开展的阶段看,确实存在着一个不同于早、中期的思想开展阶段。问题是这一思想阶段应从何时算起。学术界多有不同意见。作者的看法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应从1921年春算起。纵观列宁一生的思想开展过程,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前为第一阶段,集中反映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成果和巴黎公社经验所进行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十月革命胜利后到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列宁试图把马恩的设想和巴黎公社的原那么直接运用到俄国的社会生活中去,即“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那么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页。),结果在实践中碰了壁。从1921年春到列宁逝世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审查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此根底上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设想,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设想而制定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正是这些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战略设想和政策,构成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 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列宁本人早中期社会主义思想相比,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发生在西方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那里的生产力开展水平最高,劳资矛盾最锋利,工人阶级在人口中的比重最大。但后来的实践结果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落后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方面异乎寻常地加快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另一方面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许多前人未曾预料的、难以想象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虽然在社会制度上高于资本主义,但在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开展上却远远落后于兴旺资本主义国家,以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难以在短期内充分表现出来。同时,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越过了资本主义充分开展阶段,并处在众多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开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总之,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革命的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稳固和开展社会主义。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一个历史难题,也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所要答复的主要问题。 (二)“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显著特点。要答复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首先就应当解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十月革命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实行方案经济和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等等。但是经过一段实践之后,列宁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并不完全适合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于是他不再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论述,也不再固守自己原有的一些看法,而是根据俄国的实践来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他强调:“实践比世界上所有理论争论都更为重要。〞“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注: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6页。)正是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这种根据实践来谈论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使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3页。) (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改革意识。经过几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列宁发现十月革命所开创的事业在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和缺陷。为此,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改革问题。在1921年11月写的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他对革命与改良的关系以及改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改革措施。针对党和国家机关中存在的弊端,他呼吁必须对苏维埃俄国的“政治制度作一系列的变动〞,并强调今后“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3页。)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宁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倡导者。 总之,列宁晚年的思想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来自他对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反思,以及后来转向新经济政策后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开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来自他对当时国际形势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关于落后国家先于兴旺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 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落后国家究竟能不能先于兴旺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如果说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不符合历史开展规律,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那么,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就无从谈起。针对考茨基和俄国孟什维克分子对十月革命的攻击和责难,列宁在论我国革命等著作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合理性。 首先,列宁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不违背世界历史开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开展,通常是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个顺序进行的。这是人类社会开展的一般规律。但是,这个一般规律并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个别开展阶段的跳跃性。列宁说:“世界历史开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开展阶段在开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其次,列宁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资本主义开展到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开展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开展是极不平衡的,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获得跳跃式的开展,赶上或超过了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起来后,发现世界领土和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它们不得不诉诸武力。于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成为不可防止。帝国主义战争一方面给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在一些国家造成革命形势;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帝国主义自身的力量,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这些薄弱环节上,无产阶级假设有一条正确路线,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就能够突破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这种薄弱环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恰恰就出现在俄国。这就决定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是必然的。 第三,列宁认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孟什维克分子反对十月革命的主要根据是:“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开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列宁说,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论点〞。问题是:不应以此为借口,去否认社会主义革命。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革命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革命是经济、政治、文化和阶级力量比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俄国虽然生产力水平不高,但是,当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就应领先进行革命,然后利用革命后无产阶级政权的优势,去创造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文化条件。列宁说,“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到达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根底上赶上别国人民呢。〞(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在这里,列宁实际上提出了一种和马恩的设想不同的社会主义开展公式: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利用这个优势,大力开展生产力,在这个根底上实现社会主义。列宁这个先政治后经济、先夺取政权后开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开展公式,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奉献。 (二)关于由“直接过渡〞转变为“迂回过渡〞的思想 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转变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列宁晚年思想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直接过渡,就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不需要通过什么中间环节,依靠行政命令的方法,直接过渡到国家按共产主义原那么进行生产和分配。1918—1920年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俄国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这种“直接过渡〞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1)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要求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把全部剩余农产品交给国家,农民不得私自处理,实际上是没收农民余粮和农产品。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2)把所有工业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方案管理。(3)禁止贸易自由,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粮食和主要消费品由国家设立的分配机构统一供应。(4)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对剥削者实行强制性劳动,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那么。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对战时共产主义作了如下评述:“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绩。〞“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绩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2页。)后来列宁又屡次指出:十月革命后,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鼓励,“我们曾方案依靠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我们方案用无产阶级国家指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那么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9—570页。)“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迫切的根本任务。〞(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5—576页。) 由此可见,战时共产主义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出于战争的需要,但更主要的是同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直接过渡〞思想有关,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多半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6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触犯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果说,在战争条件下,出于战争的需要农民对于这种政策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当战争结束后农民就再也无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