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国古代孔子美学之“中和之美”.docx
下载文档

ID:1442489

大小:23.03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古代 孔子 美学 中和
中国古代孔子美学之“中和之美〞 李盈秋 :“中和之美〞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作为古代儒家美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中和之美〞不仅贯穿了儒家美学的始终,在道家美学和佛家美学中也有着不可无视的地位。孔子的“中和之美〞发源于“中庸〞思想,并始终同儒家伦理道德相互交织,表现为“文质彬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美〞,并在各个时期开展出许多新兴理念和观点,这对我国哲学、美学开展以及文学创作都影响深远。 关键词:中和之美;儒家美学;孔子 “中和之美〞脱胎于先秦时期“尚中〞“尚和〞思想,自孔子中庸思想中发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和重要美学思想。 一、“中和之美〞的含义 在先秦时代,不管是“中〞,还是“和〞,都属于儒家重要的伦理思想,同时也是儒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那么。孔子历来推崇“中庸〞之道,他将“中庸〞同美学思想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和之美〞。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所谓“中庸〞,可以理解为中间之所、恰到好处,也可以理解为矛盾事物双方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对于孔子来讲,“中庸〞思想不仅是应当恪守的道德真理,也是对待万物的根本原那么。孔子认为,以内在的自省、改正、徙义为根底,再加以外在的诗书礼乐之教化,最终便可以到达一种情理中和、美善圆融的人生境界,孔子推崇的最终生命理念正是如此,简单来说,就是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中和〞。 二、孔子“中和之美〞的具体表达 关于“中和之美〞,孔子的相关论述剖多,具体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者为“文质彬彬〞,第二者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第三者为“尽善尽美〞。 (一)“文质彬彬〞 孔子在论语·雍也里说道,“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便是“文质彬彬〞最初的由来。“彬彬〞便有“相得益彰〞“恰好相配〞的意思,这正是“中和之美〞的表现,即追求内在和外在的平衡状态。可以说,“文质彬彬〞不仅代表了孔子的理想伦理道德人格,也代表了其理想的审美人格,外求“礼〞,内兼“仁〞,内外契合统一,才造就了最终的君子。 “文质彬彬〞也有着知行合一的意思。倘假设一个人内外都保持和谐状态,那么这个人必定表里如一,简单来说,就是言行一致,因此,在“知行合一〞上,“中和之美〞的思想也得到了表达。子曰:“先行其言而从之〞,即一个人言行一致才值得跟从,换句话说,只有知行合一者才堪当君子。 “文质彬彬〞后来被引入艺术理论中,指的是艺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魏晋刘勰曾言: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那么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由此可知,对于艺术作品来讲,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十分重要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而只有二者到达“中和〞状态,作品才称得上佳作。值得一提的是,“文质彬彬〞在艺术理论中还有一个解释,即绚丽华美的风格同淳实朴素的风格实现动态和谐。关于这种状态,南梁萧统总结其为“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 (二)“樂而不淫,哀而不伤〞 传统儒家美学中,“情〞和“理〞总是并重的,孔子强调“诗言志〞,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认同“诗言情〞,他提出“兴观群怨〞学说,认为只有诗具备了充足的情感,才可以依托于纯洁美好之语来打动他人,从而起到感染、启发的作用,即“感于诗,礼于礼,成于乐〞。因此,一部优秀的作品应当是具备“情理统一〞的,概括来说,就是要哀乐有节。保证乐且有度,哀而不伤,使得情感宣泄和理性调节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便到达了“中和之美〞的效果,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不仅是孔子评鉴艺术的原那么,也是孔子所崇尚的美学理念。 (三)“尽善尽美〞 孔子的美学思想始终同伦理道德联系密切: 子张曰:“何为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这里的“五美〞都是美德,所以“尽善尽美〞可以理解为是善和德到达和谐统一。论语·八佾载: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中国古代儒家以“仁〞为核心,武以武王征战为主,乐曲中满是战争色彩,同孔子“仁义〞主张相斥;而韶乐重在歌颂由禅让制得到王位的舜开创“大同〞盛世的过程,充满仁义之气,这同孔子的理念十分吻合。据此可以看出,对于“美〞和“善〞,孔子虽然肯定美的意义和价值,但更重视善的根本地位。 关于美和蔼的统一,实际上其也可以理解为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儒家看来,一部作品要想成为传世经典,不仅要具备华美的文藻、精巧的词句,还要符合伦理至善,且遵循儒家正统思想标准,因此,经典之作必须同“以善为美〞相契合,到达“尽善尽美〞,表达出“中和之美〞。对于诗经来讲,不管是其内容,还是其感情,均单纯而“无邪〞,这不仅符合儒家道德,也完全同儒家艺术标准相契合,由此,孔子历来崇尚诗经。 三、“中和之美〞的开展 孔子秉持“中庸〞理念,曾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他认为阶级统治可以用“礼〞来改变当今“礼崩乐坏〞的情况,使得社会变得和谐统一。 孔子的“中和之美〞思想对荀子及其著作乐记都有着深远影响。在荀子看来,“美〞来自人的自然欲望,可以满足,但必须有节制地满足,所以要用“礼〞来限定,从而保证“美〞是合理的,是对人有益的。荀子在乐记中说到: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在此,所谓“和〞者,便是个人感情欲望同社会伦理要求达成一致,即“天地之和〞,而这个境界也是儒家一直所向往的最高的美的境界。到了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对“和〞做出了更为详尽深入的探究。吕氏春秋·大乐言: 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 可以看到,吕氏春秋不仅表达了鲜明的“天人一致〞理念,还对“乐〞如何生做了解释——只有自然、社会都进入和谐开展之态,“乐〞才能生出,最终得到“美〞。 到了秦汉时期,世人多以“气——阴阳——五行〞大系统为主,汉代董仲舒由此提出“天地之美〞,并认为“中和〞便是天地大美的重要表达,他在循天之道中表示: 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 在这里,“和〞指的是阴阳二气的和谐相融。董仲舒认为,当阴阳二气达至和谐,那么于人有益的各类美好事物才可以自天地之间产生。毛诗学派为诗经作解,并由此著诗大序,诗大序提出:“发乎情,止乎礼〞,这既是诗教理念的表达,也是当时士人的“中和〞标准。 魏晋时期出现“玄学〞,玄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其中夹杂儒家、释家思想,引出“士人美学〞,并由此进入美学自觉时期,中国美学在此时臻至成熟。因此,可以说,魏晋时期的“中和之美〞充满了儒道糅合的色彩。王弼提出“圣人体无〞,主张让道德自然发生,追求一种精神本体“大和〞与“至和〞,最终目的是实现“性近那么正〞的人格和谐与天下和谐。阮籍那么说: 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那么和;离其体,失其性,那么乖。 由此可见,阮籍赞同音乐之美在于和谐,并认为这种美应当为自然之美,是顺应其性的。嵇康也提出“然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认为和谐的音乐最能感人,并表示和谐音乐是产生和谐之心的重要因素,而和谐之心那么是理解和谐音乐的重要前提。事实上,嵇康和阮籍的“中和之美〞理念中不仅包含了儒家思想,更多地融合了道家思想。 到了隋唐时期,“中和〞理念逐渐开展为向心性论。唐代重诗,并极为推崇“诗言志〞,孔颖达在关于志、情二者关系的问题上,曾言: 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这句话中的“一〞指的并不是“一致〞的意思,而是“同一〞,即情、志具备同一性,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表达,指的是“情〞“志〞应当相互交融,和谐统一。而殷璠那么道: 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可见,殷璠认为,盛唐之所以有好诗,主要是因为诗的“声律〞同“风骨〞到达了自然和合,也就是“声〞“气〞实现了中和,由此表达了盛唐诗的风骨,可以说,盛唐诗中处处均是“中和之美〞。 到了宋代,宋明理学一方面借鉴了佛家思想中的宇宙论、心性论,另一方面也开始回归儒家经典,以宇宙论层面的“太和〞为主,针对天理化、心性化的“中和〞进行探讨。黄庭坚受到理学思想影响,对“中和之美〞很是推崇,他认同诗歌的怨刺,但也提出了适度的要求,认为怨刺也应当满足温柔敦厚的原那么。司马光那么著中和论,在其中推崇“十六字心传〞,指出:求道先要“治心〞,而“治心〞先要“贵中〞,实际上司马光所追求的中和之道便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儒家伦理道德。 元代以元曲为主,而元曲为了保证作品情感适宜、节奏恰当,处处是“中和之美〞,充满了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到了明代,王阳明对“中和〞思想做出了新的开展,他提出良知中和观,认为良知实际上等于“未发之中〞。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便是基于到达道德的目标而产生的相关意识和活动,其可以等同为“致中和〞。而在文学创作上,明代中后期出现了大量通俗小说,其间“中和之美〞处处皆是,儒雅和情俗在这些作品里到达了动态协调。 到了清代,“中和之美〞的理念成为指导思想,相关开展理念层出不穷,且成为书法艺术的衡量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中和之美〞是掺入了“狂狷〞的,包世臣强调了“狂狷〞对“中和之美〞的重要性,且提出“狂捐所为可用,其要归固不悖于中行也〞。 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传统理念里,人们总是在企图达成各种各样的“和谐统一〞,不管是内在和外在,还是感性和理性,抑或是个人和社会等,这些被追求的“和谐统一〞的结果,便是“中和之美〞的寄托所在,可以说,“中和之美〞不仅是一个美学理念,也是一个哲学思想,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追求,是中国人深植心中的情怀。 参考文献: [1]雒海宁.“尽善〞、“尽美〞与“文质彬彬〞——論孔子的美学思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6). [2]程远蝶,高思杨.浅析孔子“中和之美〞美学观[J].佳木斯职业学院院报,2023(05). [3]季贞贞.浅析孔子艺术美学中的“中和〞之美[J].焦作大学学报,2023(01). [4]倪素平.先秦儒家文艺观中的中和之美[J].阴山学刊,1999(01). [5]宋潇婧.中国美学精髓[D].安徽大学,2022,0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