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山西
红色
文化
山西红色文化
山西红色文化
厚重辉煌的山西革命历史,铸就了光耀千秋的山西红色文化。山西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气贯长虹的革命老区精神,催生了壮美瑰丽的红色文化,始终鼓励着我们攻坚克难,一往无前。革弊立新、激浊扬清,的优秀红色文化
一、从红色山西历史感知山西红色文化
山西红色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伟大革命斗争实践中。山西红色文化的长城,是由党领导山西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所创造的彪炳天地的业绩、所谱写的波澜壮阔的史诗熔铸而成,一砖一石,历久弥新。
山西有着革命的传统。山西辛亥起义是山西革命斗争的起点。1911年山西辛亥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局部,曾对辛亥革命的成功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同盟会山西支部实施“南响北应〞战略,筹划响应武昌起义的太原起义,推翻了清朝在山西的统治。特别是太原起义成功后,武装力量东出娘子关,与在河北的武装力量组成燕晋联军,把守南北交通要冲,切断了清廷与南方的联系,有力地支援了南方革命。1912年孙中山先生考察山西时说到:“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这是对山西辛亥起义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辛亥革命前,1905年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山西留日学生纷纷入会,到1906年入会的竟有50多人,这在中国北方为各省之冠。同盟会山西支部成立后又有一批在山西入会。辛亥革命历史风云中,山西有许多仁人志士举起义旗,勇往直前,投入推翻帝制、创立民国的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山西是响应五四运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地方党团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山西响应迅即,有组织的山西大学等11所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在太原集会游行,支持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五四运动影响所及,以山西青年学生为先锋及各界的积极响应,推动了山西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山西的传播。1921年5月成立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夏成立中共太原支部。山西党组织的建立,揭开了山西革命斗争历史的崭新篇章。在建党初期和国共合作进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党领导山西革命斗争,组织发动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处于全国革命斗争的前列。山西涌现出和走出了高君宇、贺昌、彭真、徐向前、薄一波等一批共产主义运动先驱和革命家。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山西是北方地区创立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北方地区第一支正规红军的诞生地。1931年5月,山西党组织领导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同年7月,山西党组织发动平定武装起义,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这两支红军在吕梁山、太行山燃起革命武装斗争星火,成为党在北方地区创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红二十四军是党在北方地区创立并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支正规红军,转战五台山,落脚太行山北段的河北阜平县,创立了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这是北方地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后来,两支红军遭敌“围剿〞,艰苦转战,余部由晋入陕,与陕北红军会合。其中,红军晋西游击队到达陕北后,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合,两部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随后部队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党和红军领导人领导下,创立、坚持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山西领导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力图“创立苏区,将山西变为江西第二〞,成为“星火燎原〞革命局面的重要组成局部,给了劳苦群众以崭新的希望,使苦难中的山西人民认识到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为老百姓谋利益、求解放的政党和军队,为后来在山西创立革命根据地打下了重要的党的工作根底和群众根底。
(三)山西是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通道,毛泽东提出“经营山西〞的战略设想,把山西摆到关系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全局的重要地位。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硕果仅存〞的陕甘根据地成为党中央的“落脚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在大西北建立起来。同时,又面临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就是有了“落脚点〞之后,如何再造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扩大抗日力量和主力红军,争取迅速对日作战。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决定东征。1936年2月,毛泽东、彭德怀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山西。红军一举突破阎锡山的黄河防线,占领晋西吕梁山数百里地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东征前线孝义县大麦郊、隰县石口和石楼县罗村、四江村连续召开了著名的晋西会议,重点研究讨论军事战略方针问题。毛泽东指出:“红军将来主要做山西的文章〞。“经营山西,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步骤〞。毛泽东在发出的有关电报中屡次说明,红军首先是在山西创立比陕北更大的根据地,建立模范的人民政权,成为号召全国革命的中枢。“山西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山西即不能设想同日帝进行大规模作战〞。从1936年2月20日开始渡河东征,到5月5日全部回师陕北,红军东征山西历时75天,转战晋西吕梁、临汾、运城等地50余县,横扫大半个山西。东征期间,有8000多名山西工农子弟参加红军,是红军当初进入山西时人数的一半以上,从而壮大了红军队伍。红军在山西筹款30余万银元,连同筹集物资,约合计50万元左右,为解决陕甘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和增强红军的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红军东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初试建立抗日根据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展。红军东征为后来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开赴山西创立抗日根据地打下了重要根底。历史说明: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南方转到北方后,在中国革命再度蓬勃兴起中,党中央以陕甘根据地为“落脚点〞,下大力“经营山西〞,把山西摆到推动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战略基地重要地位。
(四)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部署山西为华北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山西成为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首先的立足地。八路军总部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驻在山西,长期坚守太行,山西成为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中共中央北方局八年全国抗战长驻山西,具体领导党在华北的工作,山西成为实施发动全民抗战的策源地。可以这样说,推动兴起全民抗战、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伟大开端在山西。山西是八路军出师抗日的立足地,也是八路军实行和坚持华北抗战的出发地。八路军依托山西,实施三次战略展开,开辟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逐步形成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四大抗日根据地。
(五)山西最早成功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牺盟会〞、“战动总会〞和组建山西新军是全国的创举和范例。毛泽东亲自部署山西统一战线开展,屡次亲笔致信山西地方当局阎锡山,安排多方以多种渠道做阎锡山的统战工作,指出“北方统一战线非常要紧〞,“晋绥应放在第一位〞。中共与阎双方达成在太原建立中共秘密联络站和中共秘密电台,以及开辟晋陕秘密交通线和晋陕通商等协议。1936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薄一波等到山西,专做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及其军政上层的统战工作,他们接办和改组了“牺盟会〞,运用官办的合法的组织,戴“山西帽子〞,实际上实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抗日救亡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形成特殊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此后,大批共产党员和抗日进步人士进入山西,北平、天津、上海、河南、湖北等22个省市爱国青年成批涌向山西,使山西成为全国抗日救亡声势最大、发动民众抗日最广泛的特殊地区。中国共产党运用特殊形式统一战线,通过“牺盟会〞培养党政军民各级干部、掌握抗日政权、组建山西新军、建立抗日救国群众团体,发动组织群众抗战。全国抗战爆发后,周恩来莅晋代表中共中央与阎锡山商谈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开展游击战争部署问题,提议合组第二战区战地总发动委员会,实施战争全部发动和组织游击战争。经过谈判,1937年9月20日正式成立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发动委员会。国民党元老、爱国将领续范亭担任“战动总会〞主任委员,中共派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参加了“战动总会〞的领导工作。“战动总会〞是中国共产党与地方当局阎锡山在一个战区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共产党、八路军派出代表,以公开的身份参与领导,双方形成固定的组织、共同的纲领,这在当时全国还是第一例。“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在晋察绥战地充分发挥了发动组织群众、武装群众,配合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抗日的战时政权作用。党在山西运用统一战线组建了山西新军。山西新军名义上属于阎锡山军队建制,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抗日武装。山西新军有4个决死纵队,一个工人武装自卫纵队,3个政治保卫旅,3个保安司令部,1个暂编第一师,共计50个团,兵力最多时达7万人。1940年山西新军归入八路军的战斗序列。
(六)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之一,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稳固屏障。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之一,八路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军民筑成铜墙铁壁,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取得了辉煌战绩。八路军首战平型关一举歼灭日军千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第一次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国共合作进行忻口战役,八路军的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烧毁敌机24架,使敌进攻忻口的物资供应濒于断绝和失去了空中轰炸优势,创造了国共两党和军队在军事上密切合作、共同御敌的范例。八路军七亘重叠设伏、广阳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长乐急袭战、午城井沟战役战斗等,被称为“典型的游击战〞。山西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破坏正太、同蒲、白晋等铁路交通线,一度攻占日军稳固设防的天险娘子关。百团大战给日军企图分割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八路军黄崖洞保卫战激战8昼夜,歼灭日军1800余人,八路军伤亡350人,创造了敌我伤亡6比1的光辉战绩。八路军洪洞韩略伏击战,一举歼灭日军“战地观战团〞军官120余人及护送部队60余人,其中包括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和6名联队长,这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一次消灭日军军官最多的著名战斗。正因为有这件事的发生,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被日本天皇召回东京,受到训诫。8万余沁源军民对深入根据地腹心区的日军展开历时两年半的围困战,终于赢得了胜利,被誉为“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根据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晋西北开展了“挤敌人〞斗争,围困芝兰、岔口等敌据点,受到毛泽东赞扬:“打出威风来,扩大自己,挤小敌人。〞据1937年7月至1947年7月的统计,在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大抗日根据地,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共进行大小战斗6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合计约38万人。仅据在山西境内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进行的70次著名战役、战斗统计,歼灭日军近7万人,占侵略华北日军总数22万人的31.8%。
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形成了阻敌西进的屏障,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在延安的党中央的前卫阵地。抗战初期,八路军一二○师主力、一一五师主力分别把守黄河以东地区,创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和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日军的围攻,打击和牵制日军,打破了日军渡黄河西犯的企图,保卫了陕甘宁边区。后来形成的晋绥抗日根据地,绥远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是其重要组成局部,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北方门户。以山西为中心的晋绥、晋察冀、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在战略上协同配合,相互策应,共同担负了保卫和支援陕甘宁边区、保卫和支援党中央的重任。
(七)山西被称为“八路军的故土,子弟兵的摇篮〞,山西人民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奉献。抗战时期,山西全省有105县,总人口1147万人,日军侵晋,烧杀抢掠,围攻“扫荡〞,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