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发展生态养猪的若干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439441

大小:23.58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发展 生态 养猪 若干 思考
关于开展生态养猪的假设干思考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养猪业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产业。目前我国养猪数已超过4.3亿头,但养猪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周边环境对养猪生产环境的污染在一些地区还很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以及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原因,畜产品平安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影响出口创汇的严重问题。据全国畜禽疫病普查,我国共有各类畜禽疫病上百种,70年代以来,新增畜禽疫病就达37种,每年造成数以百万计的猪、牛、羊、鸡病死,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除疫病外,各类药物、化学物质、重金属、生物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当前,我国直面世界金融危机,养猪业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仍停留在低水平徘徊,那么难于参与剧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的养猪生产不能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求开展,而必须走与环境友好、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开展之路,探索生态养猪开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人类健康,减少和治理养猪与猪肉产品加工过程的环境污染,生产和制作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卫生检疫标准的猪肉制品,这不仅是养猪业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人口素质所应作的奉献,也是养猪业自身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开展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我国生猪及其猪肉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旺盛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一、生态养猪的概念和实际效果 生态养猪是一个跨学科行业,涉及到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与土壤肥料学等学科。它是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工程。它是集约化养猪开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个亮点,是生猪养殖可持续开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中表达。 生态养猪模式充分利用了猪的生物习性和环境变化规律,恢复了猪只的自然属性,表达了动物福利。通过我们的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显示,生态养猪的饲养效果可简要概括为“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促进循环经济开展〞。 1、“三省〞,即是省水、省料、省劳力。因生态养猪模式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仅需要满足猪只饮用和保持垫床60%以上湿度的水即可,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省用水85%~90%。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质,猪通过拱食,可节省精饲料15%~20%。试验显示育肥猪只日增重增加2~3%,料肉比降低2~5%,出栏时间缩短8~12天。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饲养人员仅保证及时喂料、翻扒调匀过于集中的粪便、根据垫床枯燥程度及时调整湿度即可,所以1个正常劳力可批次饲养可到达800头育肥猪,较集约化猪场节约三分之二的劳力。 2、“两提〞,即提高免疫力、提高猪肉品质。由于生态养猪的猪舍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度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符合动物福利要求,再加上有害微生物的大幅度减少和猪体拱翻过程中运动量的增加,有利于健康地生长发育。猪只抗病力增强,发病率降低,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提高了猪肉的平安质量。经提取里脊肉、后腿肉检验,其氨基酸及其它营养含量分别提高了2023%至15%,完全到达无公害猪肉标准,在某些指标上甚至明显优于该标准。如结合地方优质肉猪生产,将为开发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开拓优质猪肉产业翻开一个新的渠道。 3、“一增〞,即是增加养殖效益。生态养猪较传统集约养猪仅饲养环节即可减少饲料、节约用水等直接饲养本钱40~90元/头。由于使用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仔猪成活率、母猪起栏率,产仔率提高20%,育肥猪可提前一周出栏。同时,该模式充分利用了锯末、稻壳、农作秸秆等作为垫料生产优质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之成效。所以新型生态养猪综合效益相对传统集约养猪可增加收入20230~150元/头。 4、“零排放〞,即实现粪污零排放,到达环保要求。生态养殖模式所产粪尿经过菌种发酵转变为微生物蛋白,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该模式将传统集约化养猪粪便污染处理问题提前在养殖环节进行消纳,防止了粪污在排放和运输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 5、促进循环经济开展。推行发酵床生态养猪,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均可作为垫料原料加以使用,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成为非常好的有机肥。据调查,每2023平方米的发酵床可以利用将近一亩地的玉米秸秆,这为防止燃烧秸秆,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建设发酵床使用玉米秸秆、木粉、花生壳、稻壳等农作物有机废弃物作垫料,经发酵后可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果树、蔬菜等农业生产,实现农作物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开展。 二、我国养关于开展生态养猪的假设干思考第2页 猪业造成的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开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加速农牧业开展的政策推动下,加大“菜蓝子〞工程的实施力度,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开展,为扭转城市和工XX县区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做出了巨大奉献。近几年肉猪存栏均超过了4.3亿头,出栏超过了5亿头,猪肉产量超过了40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但随着规模化养猪业开展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对江河造成的水质污染正上升为新的环境问题。 1、养猪业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环境卫生设施较差,养猪业现代化、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对生猪粪便及其污水的处理能力有限,在猪饲养及活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密集排出,对附近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生猪自身生活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愈来愈突出,已到了不容无视的地步。 2、粪便污水超出土地承受能力 畜禽粪便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目前,鸡粪已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用于蔬菜、瓜果等保护地施肥,且供需根本平衡。由于猪粪尿尚未进入流通领域,虽然每亩耕地能消化一头猪的粪尿,但在养猪比较集中的地区,猪粪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农田的过度施肥(粪肥和化肥)那么会增加土壤含氮量。因此对周围环境、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较大污染。 3、畜禽粪便对水的污染 土壤中的氮一局部被植物吸收利用,而多余的氮不仅随地表水或水土流失进入河流、湖泊污染地表水,而且还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这种污染对人体健康、对江河、湖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用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可使农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出现大面积烂腐现象;用于鱼塘或直接排入江河,那么会影响水产养殖业。 4、畜禽对空气的污染 养殖场臭气的产生,主要原于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甲烷气、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特殊气体。假设污染加重,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加大,导致空气中含氧量相对下降,污浊度升高,造成空气质量下降,阻碍人、畜健康生存,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将使我国的畜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5、生态负效应给畜禽疾病的防治带来的问题 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微生物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相对散养,细菌性、病毒性疫病和寄生虫病种类增多、菌量加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和污染,造成人、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蔓延。尤其是存在如禽流感、sars等人畜共患病病原时,易发生疫情,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 6、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问题 养殖环境的恶化和动物疾病的增多,促使饲养者盲目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为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一些兽药厂和养殖场制定了预防疾病的用药程序,即无论是否有病,均定期使用抗生素。用此法防病,使养殖场一些常见细菌产生了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 三、开展生态养猪,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开展的措施 1、开展立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所谓立体农业就是变单一农业为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农业,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一业为主就是以农业为根底,以养猪业为龙头,结合养禽、养鱼等饲养业带动林果业的开展。多业并举就是依托农业的开展,带动加工业包括饲料工业、屠宰加工业、肉制品深加工、果蔬深加工等第二产业的开展,进而孕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诞生,到达以工补农、以贸促农的目的。 2、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生态养猪业的开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的机制,迅速推进养猪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即最终实现适度规模生产,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因此,当养猪生产开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必须把工作重点转入市场体系的建立,涉足生猪流通领域,配套和完善养猪的市场体系,走养猪产业化的路子,务求从根本上解决猪的销售问题,解决养猪的后顾之忧,然后再回过头来继续开展生产。只有这样,开展生态养猪业者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谈得上实现可持续开展。 3、完善体系建设、促进生态养猪的健康开展 开展生态养猪、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开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六大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管理体系。要从事生态养猪,并保证其健康开展,首先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切实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体系,确保生态养猪全面实施,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开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猪的繁育体系、加强配套系的培育和地方猪种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种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优劣,生态养猪的健康开展,必须从种猪的选育入手,建立和完善猪的良种繁育体系;同时加强配套系的培育和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为最终生产出市场畅销的品牌猪肉提供优良的种源。三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饲料品质的优劣、配制的好坏和本钱的上下,直接影响到猪肉的品质和生态养猪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为生态养猪的健康开展提供平安、质优、价廉的饲料。四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猪群饲养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生态养猪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对猪群实施科学的的饲养管理,保证猪群发挥最大生长潜力,确保生态养猪取最好的经济效益。五是建立和完善严密、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卫生防疫工作的好坏是生态养猪成败的关键。因此,从事生态养猪,卫生防疫显得格外重要,必须建立和完善严密、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严格执行的卫生防疫制度,确保猪群健康、无病,确保生产出的猪肉到达或超过规定标准。六是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猪群的排泄物是猪场周边地区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周边地区环境的污染,对猪场直接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生态养猪首先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推进生态猪场建设,加强粪污处理和利用,从而实现生态养猪的良性循环,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贯彻污染防治原那么,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无论集约化或小规模养猪生产,由于粪污处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和本场猪群的生产力和健康,而且间接影响产品品质、生产本钱和效益,成为制约养猪生产可持续开展的关键。因此,必须认真贯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方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标准,落实污染防治的根本原那么: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减量化就是尽量减少养猪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合理选择猪场建设场址、合理规划和绿化场地,提倡干清粪工艺,加强卫生防疫、粪污和病死畜处理。 无害化就是对猪场固体粪污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干湿别离,发酵处理,生态还田的处理方案。 资源化就是将猪场粪便、污水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源进行科学处理和开发利用,必须根据资源化利用方向来选择处理工艺、设备和方法,争取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实现清洁生产,改善养猪环境,提高猪群生产力和健康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