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省遂宁市2023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ID:14389

大小:491KB

页数:1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四川省 遂宁市 2023 届高三 化学 下学 第三次 诊断 考试 试题 解析
四川省遂宁市2023学年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u-64 1.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 生物质能和氢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古代明矾除铜绿和现代焊接氯化铵除铁锈都利用了溶液显碱性的特性 D.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和汽车限行都为了减缓温室效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蚕丝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项错误; B. 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及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氢气氢能是一种完全清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B项正确; C. 铜绿为碱式碳酸铜,明矾在水溶液中因铝离子水解显酸性而溶解铜绿;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氯化铵水解显酸性可除去铁锈,C项错误; D.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汽车限行都是为了适当减少尾气排放,降低雾霾天气,D项错误; 答案选B。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10H14 B. 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 C. 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 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取代、 加成和氧化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双键为平面结构,甲基、亚甲基为四面体构型,结合烯烃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A.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10H16,A项错误; B. 结构不对称,含8种H,则一氯代物有8种,B项错误; C. 甲基、亚甲基及次甲基为四面体构型,则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C项错误; D. 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且甲基可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1mol月球背面的氦—3(3He)含有质子为2NA B. 标况下,22.4L甲烷和1molCl2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氯原子数小于2NA C. 2molSO2与1mol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D. 25℃时,1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3He的原子序数为2,质子数为2,则1mol氦—3(3He)含有质子数为2NA,A项正确; B.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氯原子的个数为2NA,B项错误; C. 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2molSO2与1mol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4NA,C项错误; D. Ba(OH)2溶液中,pH=13,依据c(OH-) = ==10-1=0.1mol/L,则25℃时,1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mol/L1LNA = 0.1NA,D项错误; 答案选A。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 论 A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Fe(OH)3]<Ksp[Al(OH)3] B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样品已部分或全部变质 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Br2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未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溶度积:Ksp[Fe(OH)3]<Ksp[Al(OH)3],A项正确; B. Fe2+在酸性条件下会被硝酸根离子氧化成Fe3+,故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无法判断原样品是否变质,B项错误; C. NH4HCO3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与水,其中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不能证明NH4HCO3是否显碱性,C项错误;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说明混合后的溶液中有I2分子,则原溶液可能含有I2、Fe3+或Br2等,D项错误; 答案选A。 5.X、Y、Z、W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Z与Y位于同一周期;Y2常用做保护气,一般由分馏液态空气得到;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W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X、Y、Z B. X、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两两发生反应 C. 氢化物沸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 D. 随着温度升高,Y2的化学活性增强,可能与W单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X、Y、Z、W为短周期元素,Y2常用做保护气,一般由分馏液态空气得到,则Y为N元素;Z与Y位于同一周期,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则Z为C元素,该单质为石墨;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则X的质子数为:7+6=13,即X为Al元素;因同周期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同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Na,即W为Na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结构和性质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Y、Z、W为Al、N、C和Na元素,则 A. 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简单离子半径越大,则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比较:N3-、Na+、Al3+、C4+,即Y、W、X和Z,A项错误; B. X、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铝、碳酸和氢氧化钠,其中碳酸为弱酸,氢氧化铝的碱性也很弱,两者不反应,B项错误; C. 因氨气分子间有氢键,氢化钠与氢化铝为离子晶体,熔、沸点较大,甲烷为分子晶体,熔沸点最低,C项错误; D. N2常温下性质稳定,但随着温度升高,其化学活性增强,可能与Na单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化钠,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需要注意C项是学生的易错点,氢氧化铝可以与强酸、强碱反应,但不能与弱酸如碳酸、弱碱如氨水反应。 6.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一种重要应用就是废水处理中实现碳氮联合转化为CO2和N2,如图所示,1、2为厌氧微生物电极,3为阳离子交换膜,4为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协同转化总方程式:4CH3COONH4+11O2=8CO2+2N2+14H2O B. 电极1的电势比电极2上的低 C. 温度越高,装置的转化效率越高 D. 正极的电极反应:2NO3-+10e-+12H+=N2+6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示分析可知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氢离子移向电极2,说明电极1为原电池的负极,根据图示电极2为NO3-得电子被还原成N2,其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CH3COO-在原电池负极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发生氧化反应,环境为酸性介质,则电极1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7H+,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NH4++2O2═NO3-+2H++H2O,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结合A、B极反应式可知,总反应为CH3COONH4被氧气氧化转化为CO2和N2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4CH3COONH4+11O2=8CO2+2N2+14H2O,A项正确; B.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氢离子移向电极2,说明电极1为原电池的负极,即电极1的电势比电极2 上的低,B项正确; C. 微生物存活需要最适温度,不是温度越高活性越好,C项错误; D. 电极2为正极,NO3-得电子被还原成N2,其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新型燃料电池一直是高考高频考点,学生要抓住原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分析电子转移方向、反应物与生成物,电极反应式的正确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7.常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mol/L的HX、HY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酸性:HX < HY B. pH=7时,c(Y-)=c(X-) C. a、b两点溶液混合后,c(HX)+c(HY)+c(H+)=c(OH-) D. 10.00mL时,有c(Na+)>c(HY)>c(Y-)>c(H+)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用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到20.00 mL 0.1mol/L的HX、HY溶液中,酸越弱,初始时刻pH值越大,根据图象可判断,酸性强弱为HY<HX;当NaOH反应了10.00 mL时,溶液中分别存在HX、NaX和HY、NaY,且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1;当NaOH反应了20.00 mL时,溶液中分别恰好存在NaX和NaY,二者均会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根据图象和溶液中的守恒关系解答。 【详解】A.对于HX和HY,酸性越弱,电离出的H+浓度越小,初始时刻根据图象,pH越小的酸酸性越强,电离程度就越大,因此酸性强弱为HY<HX,A项错误; B.pH=7时,溶液中c(H+)=c(OH-),根据电荷守恒,分别存在c(Na+)=c(X-),c(Na+)=c(Y-),但HX和HY此时消耗的NaOH的量不相同,前者消耗的多,因此c(X-)>c(Y-),B项错误; C.当V(NaOH)=20.00 mL时,HX恰好转化为NaX,HY恰好转化为NaY,二者均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HX)+c(HY)+c(H+)=c(OH-),C项正确; D.当V(NaOH)=10.00mL时,HY的溶液中存在HY和NaY,物质的量之比为1:1,此时溶液显酸性,可以判断是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对于HY、NaY的混合溶液来说,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Y-),由于溶液是酸性,因此c(H+)>c(OH-),则c(Na+)<c(Y-),无论是电离还是水解,都是微弱的过程,因此X-、HY浓度都大于H+的浓度,所以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Y-)>c(Na+)>c(HY)>c(H+)>c(OH-),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分析图像每个特殊点的溶质成分是解题的关键,D项是难点,学生要准确把握溶液的酸碱度、三大守恒及其溶质组成,分析电离与水解的相对强弱才能正确解题。 8.碘量法测定废水中的硫化物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移取足量的醋酸锌溶液于两支吸收管中,取100mL水样于反应瓶中,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移取10mL盐酸于反应瓶中,80℃加热,继续通入氮气。关闭氮气后,往两个吸收管中各加入0.010mol·L-1的碘标准溶液50mL(过量),再加入盐酸3mL,静置。加入淀粉指示液,用0.010mol·L-1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两支吸收管中的液体进行滴定,共消耗80mLNa2S2O3溶液()。 已知:废水中的硫化物酸性条件下易转化为剧毒硫化氢且醋酸锌可用于完全吸收硫化氢生成硫化锌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应器的名称是_____。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反应前_____,反应后_____。 (2)实验室采用块状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S,下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