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检测十七选修部分第十七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民版22.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新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质量 检测 十七 选修 部分 第十七 20 世纪 战争与和平 人民 22
单元质量检测(十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为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的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国家 年代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其他 1870年 32% 10% 23% 13% 22% 1913年 14% 6% 38% 16% 26%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先后决定工业排名次序 B.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C.美国在一战前已经确立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选B。据材料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变化的对比可知,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B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美国在二战后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故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故D项错误。 2.阅读下表:英国的对外贸易表(单位:百万英镑),该表直接反映出(  ) 年份 进口 出口 贸易额 差额 1913年 768.7 525.3 1 294.0 -243.4 1914年 696.6 430.7 1 127.3 -265.9 1915年 851.9 384.9 1 236.8 -467.0 1916年 948.5 506.3 1 454.8 -442.2 1917年 1 064.2 527.1 1 591.3 -537.1 1918年 1 316.2 501.1 1 817.6 -814.8 A.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效果显著 B.英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C.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贸易 D.英国重视发挥世界市场的作用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贸易表格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忙于一战,但英国的对外出口量却处于不断攀升的情况,贸易顺差也在不断扩大,这正是英国充分重视发挥市场作用的表现,故选D项。 3.中国山东问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外交的重要议题。下列各项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和约》决定将中国山东交由协约国共同管理 B.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试图联合德国瓜分中国山东 C.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置导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D.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上将其在山东的全部权利归还中国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故C项正确;《凡尔赛和约》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日本而非由协约国共同管理,A项错误;在巴黎和会上,德国是处于战败国和被人宰割的地位而非日本的联合对象,故B项错误;中国山东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是在华盛顿会议之外而非会议之上, D项错误。 4.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旗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联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以颜其额。”此图赠予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 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 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解析:选A。解题紧扣时间“1940年12月23日”判断此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据此理解赠予美方《百鸽图》深层用意,故选A项。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12月,排除B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时间是1942年1月,排除C项;开罗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3年,排除D项。 5.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美国外交的“理念”和目标,也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因此,二战后出现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大格局,从根源上说应起始于(  )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雅尔塔会议 D.“北约”成立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据题干可知,强调了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紧扣“二战后出现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抗的两极格局,从根源上”,由此可判断是源于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此有了与资本主义制度意识形态的对抗。故选B项。 6.1961年,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了某一重要国际会议的筹备会,规定了参加该国际会议的标准。(如下表) …… 第二,它应当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第三,它不应当是任何会使它卷入大国冲突的集体军事联盟的成员国 第四,它不应当是同某个大国缔结的双边联盟的参加国 …… 据此可知,这次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  ) A.引发了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浪潮 B.冲击了超级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 C.达成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 D.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基本形成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多极趋势的发展。据题干材料信息,可判断为不结盟运动,新兴独立国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格局,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冲击了超级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中规定,联邦政府有权管制工资与工时,但该法于1935年被联邦最高法院宣布违宪。国会遂于1938年制定《公平劳动标准法》。目的是消除“对维持工人健康、效率和福利所必需的最低生活水平有害的劳动条件”。该法规定第一年的最高工时为每周44小时;第二年为42小时,以后为40小时;第一年的最低工资为每小时25美分,第二年为30美分,以后六年为40美分。 材料二 1943年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授意他人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的权力运行机制及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平劳动标准法》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产生这一法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43年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重大变化及其在各大战场的主要表现,并指出美国“世界蓝图”的政治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第(1)问第一小问权力运行机制及原则,依据材料一并结合联邦共和体制角度归纳;第二小问核心内容,据材料一信息归纳工人工作时间和报酬;第三小问原因,据材料一“1933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中规定,联邦政府有权管制工资与工时”和罗斯福新政的知识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重大变化,据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得出;第二小问表现,据所学每个战场的转折情况归纳;第三小问政治产物,据材料二“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并结合所学雅尔塔体系的知识归纳。 答案:(1)机制及原则:三权分立机制、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 内容:规定工人的最高工时与最低工资。 原因:工人运动的发展、经济危机导致劳资矛盾激化,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答出两点即可) (2)变化:1943年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反攻。 表现:斯大林格勒战役使苏德战场发生根本转折、瓜岛战役使美军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北非“火炬”登陆,加速北非战场胜利结束。 产物:成立雅尔塔体系。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到19世纪末、世界逐渐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即“西方秩序”,它排斥了占人类多数的非西方国家。20世纪“西方秩序”受到多种因素冲击并逐步被“一超多强”趋势取代。 21世纪,奉为天条的“西方秩序”价值理念越来越成为问题。相互牵绊的政治制度存在缺陷,使西方国家政府机构掣肘重重,行政效率低下。“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秀,使立法机构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斗兽场”,美国奥巴马政府因“医改方案”未获通过,导致政府在2013年出现了两个多星期的“停摆关门”。“倾听大多数人声音”的全民公决缺乏对民意的有效整合,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玩了一把独立“公投”,而西班牙则身陷“加泰罗尼亚问题”引发的长期动荡。二战以来欧美国家坚持的经济政策,成为它们当今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源。 ——摘编自黄仁伟、傅勇《从西方秩序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秩序”得以确立的原因,并指出20世纪冲击“西方秩序”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西方秩序”在制度运行层面存在的缺陷。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经济、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两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第三世界兴起等方面回答。第(2)问从行政效率、政党政治、福利制度等方面回答。 答案:(1)确立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在西方的确立、发展;西方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发展及影响,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冲击因素: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的胜利;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增强等。 (2)缺陷:民主制度下的权力分立与制衡使行政效率低下;议会中不同党派争权夺利,政党轮流执政使国家决策缺乏长远规划;全民公决缺乏对民意的有效整合;高福利政策导致财政赤字严重。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述该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解析:(1)第一小问内涵,由材料一“‘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归纳。第二小问评述观点,对于该观点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若赞同可从英国崛起过程中相继挑战并击败过西班牙、荷兰与法国,从而成就霸业及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中期,德国两度崛起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进行论证。若反对,则可以从19世纪末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战争和冲突及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美苏激烈对抗,但始终没有爆发战争进行论证。 (2)第一小问方式,由材料二“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可知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方式有殖民战争、经济侵略与政治控制。第二小问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答案:(1)内涵:崛起大国与原有霸主必然冲突,并引发战争。 该观点符合史实。英国崛起过程中相继挑战并击败过西班牙、荷兰与法国,从而成就霸业;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中期,德国两度崛起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 该观点不符合史实。19世纪末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战争和冲突;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美苏激烈对抗,但始终没有爆发战争。 (2)方式: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制。 史实:通过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