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改革开放扶贫工作实践及路径优化.docx
下载文档

ID:1431891

大小:23.68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改革开放 扶贫 工作 实践 路径 优化
改革开放扶贫工作实践及路径优化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推进扶贫工作,实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是当下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湘西州是XX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其贫困程度之深、扶贫任务之重,使得如何做好当前扶贫工作,力争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湘西州的重大民生工程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非常重视该地区的扶贫工作,从1984年将武陵山定为全国贫困片区之一,予以重点扶持;到2023年将湘西州划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重点扶持,湘西州在国家的重视和关心下,其扶贫方式经历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取得一定扶贫成效。但由于历史、地域、民族等多种复杂因素,湘西州在实际推进扶贫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局部地方“年年扶年年穷〞的局面。因此,认真剖析湘西州扶贫工作实践产生问题的原因,深入探索湘西州扶贫工作路径,对加快湘西州脱贫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州扶贫工作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州一直将扶贫视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认真贯策落实国家和XX省的各项扶贫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湘西州扶贫方式的转变,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无视的。 1.1湘西州扶贫方式在实践中转变。湘西州的扶贫方式随着国家扶贫战略的实施,也在不断发生转变,总体而言,经历了三个开展阶段,形成了三个模式为主的扶贫实践方式。一是救济式扶贫。它是指政府向贫困对象输送根本生活物资,满足生活根本需求,其特征是缺啥送啥。这种方式虽然暂时缓解贫困群众眼前的困难,但不是长久之计。二是开发式扶贫。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经济开展层面展开了全国性反贫困行动,并制定和实施了大量扶贫政策,湘西州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经历了三个重要开展阶段。第一是全面启动扶贫开发工作(1984-1993年)。1984年,湘西州贫困人口为156万,面对严峻的扶贫形势,湘西州把扶贫作为中心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向贫困宣战。第二阶段是实施扶贫攻坚(1994-2022年)。1994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方案〞,省委、省政府将湘西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第三阶段是推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2022-202322年)。扶贫开发逐步形成了以点带面开展、由外向内深入的开展思路。三是精准式扶贫(2023-2023)。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湘西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此后该思想向全国辐射。在精准扶贫科学思想的指导下,湘西州治穷脱贫的希望正在逐步实现。 1.2湘西州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湘西州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湘西重要指示精神,突出产业扶贫助增收、教育扶贫拔穷根、根底建设补短板,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致富路,取得良好成效。三年来,全州共减少贫困人口43.2023万,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30.2023万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48元,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为12%,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1]。人民收入不断增加、教育条件逐渐改善,根底设施逐步完善。一是狠抓产业助增收。通过开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让支柱产业覆盖所有贫困村;积极培育产业链,不断拓宽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渠道;开展乡村生态文化游,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二是狠抓教育斩穷根。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湘西州把教育扶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实施15年免费教育,不让贫困户子女因贫困失学,从根源上打破“代际传递〞;实施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教育“四大工程〞,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三是根底设施逐步完善。针对根底设施不完善问题,实施“六到农家〞,着力改造农村道路、水电、网络、住房、环境,并投入整合资金18.8亿元,用于完善农村根本公共效劳建设。 1.3湘西州扶贫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湘西州扶贫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省委的高度重视,为其制定了大量的扶贫政策强支撑,投入了大量的扶贫资金强振兴。但在扶贫工作实践中,湘西州扶贫工作面临扶贫资源均衡化、扶贫策略漫灌式、扶贫模式输血式、扶贫成效人均化的障碍,严重制约了湘西州脱贫工作的推进。(1)扶贫资源强调“普惠分配〞湘西州以往的扶贫方式较为粗放,在长期扶贫中,扶贫本钱高、质量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扶贫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优势部门有资源,弱势部门就要四处跑工程。主要领导的联系点,钱多到不知道怎么花,而有的村却连几万块的小工程都要不到;另一方面扶贫资金使用“天女散花〞,导致年年扶年年贫;某些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占用浪费国家扶贫资源;贫困对象摸底不清,关系扶贫、人情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不公现象,甚至滋生腐败,使得扶贫效果十分有限。(2)扶贫策略采取“大水漫灌〞湘西州传统的扶贫策略采取漫灌式的扶贫思路,简单的来说就是依靠政府把扶贫资源传递给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如给资金、给工程,资金和工程粗放、漫灌,导致扶贫针对性不强、质量低、效果差、不公平问题。这种漫灌式的扶贫方式没有从实际出发、不对接市场、不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注重精细化管理,容易因信息、措施不精准而导致扶贫工作效果不佳,贫困人口返贫现象严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3)扶贫模式偏重“输血〞湘西州传统的扶贫模式偏重“输血〞,不少地方依然年年扶年年贫,把扶贫当成简单的给资金、送物资,认为扶贫就是单纯的救助和救济,虽然暂时缓解“肚子的一时饥饿〞,其结果往往是“被脱贫〞“数字脱贫〞养懒汉,滋深“等靠要〞惰性思想,效果甚微。这种直接把扶贫资金投放到贫困户手上的“撒胡椒面〞式的扶贫,从外表上看,贫困群众暂时是受益了,但这只能解决一时之需,根本不是治本之策,它无视了贫困群众的主动性的发挥。实践证明,这种扶贫模式是不可行的。(4)扶贫成效注重“人均〞湘西州的扶贫成效看重的是人均值,往往只看到数字外表上的东西,而实际效果怎么样、好不好,那么无法知晓,富人还是富人、穷人依然为穷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贫困户是否到达了脱贫目标,并不是数字说了算,而是要深入群众当中多倾听百姓心声,多问困难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及困难群众对扶贫干部、扶贫工作措施的客观评价,多举措落实扶贫成效。 2湘西州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湘西州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某一方面的体制、政策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偏低,自身对贫困问题认识的局限性,扶贫政策的僵化,开展缺少产业带动是其主要原因。 2.1生产方式落后,自我开展能力弱。激发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湘西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长期贫困、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大局部村民固守传统农耕方式小农意识强,仅仅满足于解决温饱,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扶贫攻坚中,国家的推动是外因,贫困户的自我开展是内因,是实现脱贫的重要依据。就目前来看,湘西州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自我开展能力普遍缺乏,主要表现为贫困户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技能不强,产业开发层次低,产业结构调整意愿不强,参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不高,缺少开展生产的资金保障,导致自我开展能力弱。 2.2文化素质偏低,等靠要思想根深。提高人口素质,破除“等靠要〞思想牢笼,是湘西州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湘西州农村人口比重大,是湘西州人口素质偏低的直接原因,2023年底,湘西州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6.94%,高于全省所占比重。由于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此外,传统“多子多福〞观念、教育水平滞后、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医疗卫生条件差也是造成文人素质偏低的重要因素。在贫困农村不少人甘于贫困,争当贫困户,长期等靠要。在调研中,了解到不少村民依赖思想严重,自我开展意识不强;有一些村民对村里的开展持冷漠的态度,认为与他无关;有的村民直接说:“你们来了解农村情况向上面反映,还不如带点米、带点油、带点肉来得实在。〞2.3资金融入过少,缺少产业开展带动。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开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开展产业是当下湘西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但近年来,由于投入资金与开展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凸显,湘西州财政投入与中央财政投入极不协调,中央财政投入缺乏,湘西州地方财政投入乏力,制约当地产业开展。特别是湘西州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严重,贫困户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安于现状,缺乏开展产业意识。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湘西州的产业得到了初步开展,但依然存在集中度不高、规模化缺乏、市场化不明、模式化不强的问题,未能形成产业扶贫联动机制,产业带动能力弱。 2.4创新动力缺乏,扶贫政策过于僵化创新是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支撑点。当前湘西州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动力缺乏,主要表现为一些扶贫政策设计太过详细、规定得过死、限制了地方发挥创新的空间。在扶贫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不敢进行调整,只能得过且过,有些政策明显“水土不服〞,仍然“呆板〞执行,地方纠偏能力得不到合理发挥。湘西州扶贫政策过于僵化,主要表现为扶贫工程审批程序复杂,工程分块实施,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使工程实施的进程与效率大打折扣;具有针对性、可落实的政策较少,资金分块使用,工程跟进不及时;由于在政府资金支持方面享有优惠,贫困县退出机制不畅。 3优化湘西州扶贫工作的路径 目前,湘西州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湘西州作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其脱贫任务之重、时间之紧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为此,需要着重把握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切入点、着力点、关键点、落脚点,进一步优化湘西州扶贫工作路径。 3.1找准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不忘初心,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要贯彻落实十四项根本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州考察时指出:“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2]做好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就是要从贫困群众自身出发,以贫困群众的忧虑为念,以贫困群众的利益为重,真正关心贫困群众贫苦,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湘西州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要时刻把贫困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困。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当前湘西州扶贫工作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广阔群众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精准脱贫工作。 3.2把握切入点:强化队伍建设,发挥“两个作用〞抓党建促脱贫,强化队伍建设是关键。基层党组织是做好农村工作的“主心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具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俗话说:“根底不牢,地动山摇。〞湘西州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中始终离不开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对扶贫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当前,湘西州的脱贫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愈发凸显。基层党组织是否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效。为此,首先,要把加强基层建设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完善村组织建设,以村支部为核心开展农村各项工作。其次,强化基层队伍建设,要把想干事、敢干事、愿意为群众效劳的大学生、退伍军人、年轻干局部配到农村工作,筑牢脱贫战斗堡垒。再次,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只有基层党员干部心里装着群众、想着群众、念着群众,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干实事,使群众真正受益。 3.3抓住着力点。依靠“工程+市场〞,开展特色产业开展特色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是实现贫困户脱贫的长效机制。在产业扶贫中,贫困户根本上处于产业开展的弱势地位,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因此在开展产业过程中,参与度较低。针对此种情况,要改革产业扶贫开展思路,大胆采用在推进产业扶贫中省里面确定的“资金跟着穷人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