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工伤保险》之宜春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docx
下载文档

ID:1423756

大小:19.08KB

页数:1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工伤保险 2023 宜春市 实施办法
宜春市工伤保险实施方法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宜春市工伤保险实施方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2023年6月18日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修改宜春市工伤保险实施方法(宜府发[2023]39号)。现将修改内容通知如下:   一、删除宜春市工伤保险实施方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即删除该条关于“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的规定先予赔偿。交通事故赔偿已经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供养亲属抚恤金、误工工资的,用人单位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待遇。交通事故赔偿缺乏因工待遇的局部,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交通事故当事人双方不通过交通事故处理部门私下了结赔偿事宜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任何工伤保险待遇。其他具有民事侵权伤害引发的工伤,应按照有关规定先取得民事伤害赔偿。民事伤害赔偿缺乏的局部,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的规定。   二、本次修改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OO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宜春市工伤保险实施方法 第一章 总 那么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第375号令)和江西省实施假设干规定(省政府第132号令),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方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职工均有依照本方法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 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根本养老保险、根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时间、缴费情况和享受工伤保险范围等有关情况,在参保缴费后30天内及参保缴费情况变更后15天内在本单位公示。 职工有权采取各种合法方式催促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及公示参保情况。用人单位工会组织有义务催促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及公示参保情况。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平安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平安生产的规定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五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以下工程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延迟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滞纳金; (四)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它资金。 第六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个人不缴费的原那么征集。具体费率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联合下发的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不同行业的工伤保险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0.5%至2%左右按月缴纳,并按企业平安生产状况实行浮动费率,每年调整一次。具体方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市卫生部门、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报市政府批准以后执行。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险基金财政帐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用于支付以下工程: (一)工伤职工的工伤医疗费、康复性治疗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至四级伤残人员伤残津贴及生活不能自理人员的生活护理费; (二)因工死亡职工的抢救医疗费、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三)劳动能力鉴定费; (四)工伤预防费; (五)工伤认定调查费; (六)职业康复费; (七)法律、法规规定用于工伤保险的其它费用。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经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第八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市级统筹,统一管理,调剂使用。各县(市、区)应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储藏金制度(以下简称储藏金)。市级工伤保险储藏金按年基金节余收入的20%提取,逐年积累,到达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总额的50%时,不再提取。 县(市、区)储藏金提取后,50%留在本县(市、区),用于本县(市、区)内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其余50%于次年元月份上交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建立全市工伤储藏金,用于调剂本市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参保用人单位发生重大事故,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超过当地工伤保险基金累计节余金额50%时,超出局部由本级储藏金支付;仍不敷使用时,可向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调剂,对由储藏金支付的局部,经办机构应当编制支付明细表,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储藏金缺乏支付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垫付,所垫付资金由今后提取的储藏金逐步归还。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九条 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和不得认定为工伤的范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之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县(市、区)及以下企业工伤认定由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市及市以上企业工伤认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按属地参保原那么委托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遇有特殊情况,经书面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30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方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等有关费用,全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予支付。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县(市、区)及以下企业工伤认定由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市及市以上企业工伤认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按属地参保原那么委托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超过申请时限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其工伤待遇问题可以由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按照有关法律办理。 第十二条 申请人提出工伤(亡)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工伤(亡)认定申请表;受伤害人员或职业病患者的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和身份证;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属于以下情况的,还应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一)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提交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证明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属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应提交相关部门的证明; (二)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人民法院判决书或者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其他证明;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 (四)属于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民政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证明材料; (五)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证明或者其它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申请认定因工死亡的,应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六)属于因工、因战致残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协议医疗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 (七)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的,提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书、工伤认定证和协议医疗机构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 第十三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齐的材料。 第十四条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一)自伤害事故发生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超过1年的; (二)不能完整提供工伤认定必需材料的; (三)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的情形的。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结论,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职工或其亲属,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发给工伤认定证,工伤认定证由本人保管。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治愈或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县(市、区)不设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其所辖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致残的,按国家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评定伤残等级,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给职工因工残废证。 第十八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 (二)工伤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工伤职工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四)近期工伤治疗病历记录及医学检查结论; (五)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需要补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九条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第二十条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至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用人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一条 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三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四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的,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效劳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并由用人单位在24小时内报告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工伤职工伤情相对稳定后,应转入协议医疗机构继续治疗,拒不转入协议医疗机构治疗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支付医疗费用。 工伤职工需转院治疗或到外地就医的,由工伤医疗效劳机构出具证明,并经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批准,未经批准的其工伤医疗费用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予支付。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工程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效劳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住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