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提高
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力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引言:
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的状态,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哲人贤达都对社会和谐的美好理想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一、对“和谐社会〞的古今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就连古代的商铺为取桔祥之意也多与“和〞相关,如永和号、泰和号、义和号、天和号等。医院也有协和医院、广和医院等,并一直延续至今。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蕴含和谐之意。代表中国传统特色并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中国结〞寓意相合、和合,和谐。202322年国庆节庆祝建国60周年的的光立方上就显现了中国结图案,以此来象征中国的国家和谐。和谐也是202322年奥运会、202322年全运会的宗旨和成功标志。可以说,“和谐〞思想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局部。而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憧憬,古往今来也是见仁见智。
早在2022多年前,中国的思想家孔子、墨子、孟子就从不同角度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孔子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的观点。墨子勾画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美好社会蓝图,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1500多年前,文学家陶渊明在其名作桃花源记中更是描绘了一幅美好社会的图景:“林
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把“大同〞作为中国理想的社会模式。洪秀全提出了“务使天下共享〞的“小天堂〞设想,以及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明确提出“天下大同〞之说,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大同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政治、教育、经济、娱乐等领域,可说是有史以来对未来大同世界最详尽而完美的一种描绘。孙中山的社会和谐理想是建立在三民主义学说的基点上的,其所欲建成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众人"共有、共治、共享",社会所有资源均平而协调的大同世界。也就是说,孙中山所追求和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层面都到达和谐的社会。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西方,2022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写出了理想国。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描述空想社会主义的作品对话体梦想小说乌托邦。法国的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描绘了衣服比桃花源记更为详实的“穴居人〞生活。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书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指出它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他们认为,在自然体系内存在和谐的秩序,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有和谐的秩序。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根底上,建立起社会各阶级的融合。上述思想都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千百年来广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马克思又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而马克思所设想的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未来和谐社会模式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和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开展理论的继承和开展。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开展系统理论的思想,把社会开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他把社会开展作为物质运动形式来考察,把社会开展当成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过程来对待,在此过程中,注重社会开展的结构控制。毛泽东将他的社会开展系统理论思想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构建的中国社会开展模式的理论,不仅涉及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而且涵盖了政治体制和科学文化领域。虽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没有最终摆脱苏联模式,但是毛泽东把社会开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的社会开展系统论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全面协调开展思想。邓小平的社会协调全面开展思想主要包括:一是经济与政治协调开展;二是经济与文化协调开展;三是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开展。邓小平还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泼的因素。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开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科学地说明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协调开展,是对毛泽东社会开展系统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全面协调开展思想不仅正确,而且可行。
202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
重要目标。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开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22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23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2023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用了专门一个章节来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政策措施〞。202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又部署了今后5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应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成为广阔干部群众的共识,而且正日益转化为大家的行动。2023年2023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中国需要和谐社会,全球需要和谐世界,和平与开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因此中国领导人不仅在国内推行构建和谐社会,在世界上又推行构建和谐世界。2023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在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时刻,向全世界郑重提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同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4
张。这说明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认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社会。
2.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1.什么是和谐社会。
分开来解释。先看“和谐〞。谷物称禾,禾在口边,丰衣足食,天地人和;“谐〞字左边是“言〞右边是“皆〞,含人人有发言权之意。“和谐〞简单的说就是和睦相处,谐平共生。“和谐〞就是指社会不同领域的开展是与其整体的综合开展进程的一致和谐调有序。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国家相对应的是狭义的社会,指的是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相区别的,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广泛领域。社会是一个有机总体,社会的开展不是某一个特定领域的孤军奋进,而是社会在整体上的协调开展。和谐社会包括两个方面:从大社会讲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共同进步。从小社会讲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主要是调节人与人关系。大社会与小社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学术界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局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观点二。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开展的社会。这种观点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来的。
观点三。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其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开展。其根底层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
观点四。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
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开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开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和谐社会是狭义上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一般定义
和谐社会通常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局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协调运行和开展的状态,是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及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保持着一种协调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等等的协调。
2.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界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少有两层涵义。其一,社会是和谐的,它区别于秩序混乱或动乱不安的社会;其二,这种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它区别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和谐社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界定。
观点一。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和谐社会局部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观点二。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来看,它应该是一个表达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开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
2.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内涵与根本原那么
2023年2月19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全社会互帮互助、老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