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全文
2023
年长
经济
创新
驱动
产业
转型
升级
方案
全文
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全文
(一)根底条件3
(二)提升空间4二、方案取向5
(一)战略定位5
(二)实施目标6三、重点任务8
(一)增强创新能力8
(二)打造工业新优势10
(三)壮大现代效劳业16
(四)促进农业现代化18
(五)优化产业布局21四、保障支撑23
(一)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开展合力23
(二)推动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24
(三)完善市场环境,营造创新气氛25
(四)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多元投入25
(五)优化人才环境,加强智力建设26五、组织实施26推动长江经济带开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和绿色开展的重要任务。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开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23)39号),加快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特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现状
(一)根底条件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地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经济总量超过全国40%,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是全球重要的内河经济带,在我国开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产业优势突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工业走廊和现代效劳业聚集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水稻、油菜籽、淡水产品等重点农产品产量占比超过50%。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均超过50%,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汽车、电子商务、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已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金融保险、航运、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效劳业特色优势突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对外开放程度高,创新资源丰富,集中了全国1/3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全国一半左右的两院院士和科技人员,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500家,涌现了高性能计算机、量子保密通信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研发投入成效显著,研发经费支出、有效创造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3.9%、44.3%、50%,形成了一批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显著的城市群。
(二)提升空间长江经济带具备良好开展根底,区域互动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开展空间巨大。但区域开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低端产业比重过高等问题较为突出。根据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境容量和主体功能定位,引导沿江各省市坚持创新驱动、协同开展,加快提升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围绕战略规划布局,发挥上中下游比较优势,推动资源要素合理利用、产业布局更趋完善。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效劳化、高端化、智能化、知识化、低碳化开展。围绕优势产业集聚,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重点产业领域规模化、体系化、高端化开展。围绕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使创新成为经济开展的动力源泉。围绕政策改革创新,完善区域内资源共建共享和利益平衡机制,促进跨区域开展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二、方案取向
(一)战略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加快长江经济带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增强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以优化为主线,调整产业存量、做优产业增量,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依托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构建全方位创新开展体系。坚持以融合为导向,推进科技、产业、教育、金融深度融合开展,建立要素资源联动机制。坚持以协同为抓手,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形成全面合作的开展机制。创新驱动的引领带。发挥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健全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创新要素合作,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扩大创新成果影响,探索区域综合集成创新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创新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开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产业融合的先行带。依托完善的产业门类和体系,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作用和贯穿作用,构建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经济模式,推动物质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的紧密结合,加速产业联动和企业跨界,实现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开展。区域协同的示范带。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各地区比较优势,建立区域联动合作机制,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引导产业合理分工和有序转移,推进区域优势产业集聚开展,形成区域间产业良性互动,实现长江经济带整体开展和各区域特色开展协同共进。开放合作的共赢带。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自贸区示范作用,与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战略互动推进,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开展的成熟经验,统筹海陆双向开放,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合作的新格局。
(二)实施目标到2023年,长江经济带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经济开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根本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研发投入不断加强,专利布局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继续保持领先水平,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兴旺国家差距大幅缩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一批重要技术专利,创新成果显著增加。形成假设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生产要素实现区域内自由、合理流动,下游地区高端产业、科技资源、人才要素优势更为突出,中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进一步扩大,东中西协同开展的格局根本形成。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效果明显,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开展水平显著提升,现代效劳业和高技术效劳业比重持续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整体地位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快速开展。对全国经济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稳步上升,对全国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进一步显现。消费在全国经济开展中作用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外向型经济快速开展,出口产品规模持续扩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提升。注:数据测算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2023),全国总量为各省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加总,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gdp数据。到2030年,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和经济格局全面建成,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区域协同合作一体化开展成效显著,成为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支撑全国统筹开展的重要引擎。
三、重点任务
(一)增强创新能力1、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动区域创新资源引进和整合,促进创新资源流动和创新成果交流。加强上中下游合作,统筹协调各区域的技术创新主体,建立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创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资源集聚区,系统推进上海、安徽(合芜蚌)、武汉、四川(成德绵)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研究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创新型省份,进一步发挥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集聚与引领作用。推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长三角地区对长江经济带创新开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打造国内资源富集地科学开发利用示范区。
2、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布局一批面向长远、技术先进的国家创新平台。完善和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优先布局一批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研究建立长江经济带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完善一批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效劳平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继续培育和认定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试点,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提升骨干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国家重大科技根底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实现跨机构、跨地区开放运行和共享。
3、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试验平台,面向产业需求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在产业根底较好的地区,探索建立长江经济带技术交易网络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选择有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试点建设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人才队伍,促进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完善创新成果转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联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区域创新创业。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试点,制定知识产权布局导向目录,引导产业创新方向和专利战略布局。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为创新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构建群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气氛,培育开放式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促进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及资本的有效对接。加快实施互联网+创业创新行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模式,降低全社会创新创业门槛和本钱,推动将互联网创新创业纳入国家创新和就业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研究探索创业券、创新券等公共效劳新模式,为创业者和创新企业提供培训、咨询、管理、设计等效劳。开展创业咖啡、创新工场、星创天地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为小微创新提供低本钱、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综合效劳平台。完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股权鼓励机制,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方案,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因地制宜开展创业。
(二)打造工业新优势1、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瞄准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开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现代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开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提升关键系统及装备研制能力,推动高端装备产品应用推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开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软件,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平安、泛在的信息网络根底设施,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示范。在节能环保领域,重点开展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先进环保装备,加大先进节能技术创新和示范,加强节能标准宣贯与实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开展节能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装备。在现代生物领域,重点开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和现代中药,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创新水平,完善生物技术效劳体系,开展生物医药国际合作,打造生物示范产业链。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开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前沿新材料,大力开展区域特色新材料,加快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在新能源领域,依托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重点开展核能、风电、智能电网、页岩气、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提升新能源汽车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在沿江地区的应用示范。
2、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纺织等领域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开展互联网+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效劳型制造,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在钢铁领域,推动沿江钢铁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推动钢铁制造向高端方向开展,以数控技术为依托,提升钢铁制造柔性生产装备研发制造能力,重点实现产业优化、关键技术突破、智能化能力提升。在有色金属领域,适度控制资源开发强度,积极利用低温低压电解、强化熔炼、生物冶金等先进适用技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