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工业
信息化
十二
发展规划
新编
XX省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开展规划
“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开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攻坚时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是我省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开展根底和面临环境
“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开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开展根底。
1、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2322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9554亿元,是2023年的1.8倍,年均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到达13781家,完成增加值8182.8亿元,是2023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3%;实现利税2860.5亿元,是2023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1%。钢铁、装备制造、石化、食品、纺织服装、建材、医药等7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18.1%、22.0%、8.1%、13.7%、16.2%、13.9%和12.6%。钢材产量到达16757.2万吨,持续2023年保持全国产量第一;水泥产量到达12594.3万吨,比2023年增长42.4%;维生素b
12、维生素c、咖啡因、青霉素工业盐等原料药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焦炭、纯碱等根底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万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8%,年均增长28.2%,其中技术改造投资8823亿元,年均增长25.3%。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钢铁、装备制造、石化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23年的57.4%提高到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23年的8.3%提高到9.8%。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形成了河北钢铁、冀中能源、晶龙实业、天威保变、长城汽车、冀东开展等一批龙头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39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6.5%。具有聚集特征的工业园区204个,入区企业1.84万个,实现工业增加值240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0.4%。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钢材板带比到达57.8%,高档轿车板实现了零的突破,形成了大型输变电成套设备、风电设备、高速动车组、乘用车、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太阳能光伏和索具等一批高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效益产品。
3、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品牌示范工程,截至202322年底,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0家,其中国家级27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023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8家,其中国家级6家;突破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平坦化、药物缓释控释技术、半导体照明、高速列车、风光储输等一批重大技术,累计开发新技术1.5万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0项,申请专利4.8万件。蓝鸟家具、华日家具、安平丝网、梅花味精、长城干红、今麦郎方便面、老白干香型酒、露露饮料等产品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中国著名商标到达94个,中国名牌产品到达49项,省名牌产品到达814项。全省19.4%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科技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到达541家。
4、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双三十〞工程,加快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建设,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程,202322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2.733吨标准煤,比2023年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23年削减15%。累计淘汰炼铁3696万吨、炼钢1888万吨、玻璃5622万重量箱、水泥6139万吨、焦化796万吨、造纸205万吨、酒精15万吨、印染3亿米、制革650万标张等落后生产能力。全省钢铁连铸比连续多年保持20230%,居全国领先地位。优质产能比例快速提高,水泥新型干法工艺比重到达85%,玻璃浮法工艺比重到达78%,分别比2023年提高55个和45个百分点。
5、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截至202322年底,全省光缆总长度到达45.6万公里, 用户数到达5604.9万户, 普及率到达79.7%;全省有线电视用户到达700万户,网民到达2197万人,居全国第6位;全省互联网宽带用户到达667万户。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建立了整合12个涉农部门的农业信息网和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电子政务框架初步形成。实施了“112〞工程,构建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重点推进了12个跨部门应用系统和人口与人力资源等5大根底数据库。电子商务应用逐步扩大。“中国搜丝网〞、“中国大营皮毛网〞等一批县域经济特色网站成为我省电子商务应用的亮点。社会信息化快速推进。远程教育、社会保险、公共卫生、文化信息共享、城市社区信息化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提高了社会管理效率和效劳质量。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唐山暨曹妃甸列为8个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之一。河北钢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工程,近3.5万家中小企业应用了“信息魅力〞效劳平台。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与信息化开展取得较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偏重,缺乏投资回报率高、成长性好的优质工程,投资结构调整优化步伐缓慢;开展方式粗放,工业开展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过度依赖产品量的扩张和规模的扩大、过度依赖低本钱的生产要素;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专业人才短缺,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技术水平低、低端产品多、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大。
(三)面临环境。
从国际看,气候问题、资源问题已演变为经济竞争的焦点,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资源的战略性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局部;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迅速启动,兴旺国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在新能源、节能减排、生物、信息等领域正在酝酿新的技术突破,并提出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再工业化〞,意在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产业竞争模式呈现新变化,精益生产、精准化管理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开展方向,绿色壁垒成为新的贸易保护手段。
从国内看,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开展,市场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我国承诺,到2023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23年减少40%至45%,我省目前占比较高的“两高一资〞类产品将逐步失去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的意见,提出了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开展等战略部署,为我省加快开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从省内看,“四个一〞战略成为我省工业快速开展的引擎,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一圈、一带、一区、一批的“四个一〞开展战略,极大地促进集群经济、链状经济、园区经济、特色经济、集团经济的加快开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调控形成的倒逼压力,促使我省传统的以资源能源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内循环开展模式加快转变;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为我省工业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开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加快开展和加速转型为主要任务,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深化和拓展“对标行动〞,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着力促进产业聚集开展,着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节能减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产业战略布局,加快工业由过多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转变,由过分追求量的扩张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二)根本原那么。
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加速新型工业化开展,以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业现代化;加快完善城镇化功能,为经济开展提供产业聚集的平台,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加速农业现代化,通过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支撑工业化开展。
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开展;大力培育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促其做大做强。
坚持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结合。保持工业合理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扩大高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规模,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业规模;推进循环经济,处理好开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资源和环境等关系,推动可持续开展。
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壮大科研力量,建立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坚持沿海开发与内地开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我省沿海地区资源、港口优势,推进重化工业向沿海转移;依托冀中南和环首都原有工业根底和区位优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推进沿海与内陆地区互动协调开展。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继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开放性工业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分工,主动承接国内外特别是京津及沿海兴旺省份产业转移;鼓励我省优势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到省外投资办企业或兼并重组省外企业,充分利用省外资源,积极拓展市场空间。
(三)开展目标。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到达1.5万亿元以上。5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万亿元以上,其中技术改造投资2.7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重点企业到达3%以上,拥有科技机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到达40家、400家以上,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到达2023家、200家以上。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2%以上。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传统产业普遍得到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生产规模前2023位的钢铁企业产能占全省钢铁产能的75%以上。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到达25%和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到达20%。超百亿元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的比重提高到38%以上。
产业聚集开展能力明显加强。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园区)到达65个以上,其中超千亿元2023个以上,形成5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十二五〞末,工业聚集区完成工业增加值95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创立50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光纤网络覆盖到全部行政村和城市社区。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到达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到达70%以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普遍建立环境监测和污染监控信息系统。党政机关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到达70%以上,网上行政效劳覆盖率到达80%以上。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落后生产能力逐步淘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0%,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7%,工业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减少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