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实施
大战
促进
区域
协调发展
改革
动力
兰州
经济
社会
实施三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开展【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兰州经济和社会协调开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和谐,促进兰州经济和社会协调开展。要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加快对社会开展方面的投入;完善城乡根底设施;加快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经济和社会;协调开展;问题;意见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后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要“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实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等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统筹〞市场化改革的新要求,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开展、统筹区域开展、统筹经济社会开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根底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五统筹〞的改革要求是一种新的开展观,表达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改革、开展、稳定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新的改革思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1经济和社会协调开展的关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一是经济要繁荣开展,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就经济开展和社会开展的关系来说,第一,经济开展是社会开展的根底。因此,经济应该优先开展,是第一位的;第二,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开展。社会是一个整体,必然要求社会开展与之相配合;第三,社会开展是经济开展的目的。因为开展生产和一切经济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开展。
从兰州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看,经济开展和社会开展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经济开展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劳动产品少,只能初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满足人们的根本物质生活需求。二,经济开展和社会开展并重即协调开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温饱问题已经根本解决,社会剩余产品增多,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全面开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经济开展本身也对科技、教育、社会环境提出了要求。三,经济高速开展以后,社会开展的内容日益丰富,人对全面开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经济开展将服从于、效劳于社会开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2兰州经济和社会协调开展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XX市经济和社会开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到达56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54.56%,年均增长1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8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2713元,年均分别增长7.83%和6.24%。
由于认识和体制、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现在兰州的社会开展还没有取得应有的进步,经济开展很快,社会开展却滞后了,经济和社会开展并不协调。
第一,经济开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过来。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等。就以就业结构、城乡结构来说,2023年,XX市生产总值5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2年的5.29:46.85:47.86调整为2023年的3.90:44.2023:52.01。这说明,XX市已经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社会。但还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就业结构,占42%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城市化率仍处在较低水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关系严重失衡,许多社会问题由此产生。
第二,经济开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开展,社会事业开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开展。公共效劳开展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教育和卫生事业领域。教育领域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卫生领域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差距大,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农村乡镇与城市社区医疗设施缺乏,城乡居民“就医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基数低、增速慢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没有到达预期目标,而且均低于全国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第三,开展环境不够宽松,社会管理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开展的要求。目前,影响经济开展的人为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在行政管理等政务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部门分割、效劳承诺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效劳意识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根本建立,但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过来。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大多数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整个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规章制度僵化,投入不少,成果不多,运行本钱很高,效率低下,效劳质量差,老百姓很不满意。
3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开展的几点意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开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取决于开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开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开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根底。目前,我们最迫切要做的是:
第一,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抓紧出台城乡关系、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政策,加快城镇化步伐,以调整社会结构、城乡关系。目前还在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50年代为适应方案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粮食等工农业产品严重短缺的状况而逐步形成的,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极大地开展了,工农业产品绝大多数已经供大于求,这个户籍制度早已过时,早就应该改革了。XX市应积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社会开展领域投入的倾斜力度,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通过科教兴农和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效劳支出,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第二,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扩大对社会开展方面的投入,改革目前政府投资过度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对社会事业偏少的格局。一个市场化国家,根底设施等经济工程应该主要靠企业靠市场筹资、集资,政府的财力应该主要投资于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环境等社会开展和公共事业。政府各部门一定要转变观念,下决心,改变这种硬件投资过硬,软件投资过软的格局,全面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开展。坚持优先开展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开展,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城市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优化卫生医疗资源配置,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效劳,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医疗建设。
第三,要完善城乡根底设施。应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争取国家和省上更多的物力、财力和政策支持。继续在西部大开发确定的根底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教育事业开展和农村扶贫攻坚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把经济社会开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轨道,力争实现西部大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目标。逐步提XX县区、乡公共效劳水平。继续加快城乡根底设施建设,每年用于县城和重点城镇根底设施建设的资金不少于当年投入资金总量的2023%;继续实施农村“六小工程〞,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工程质量。建设和完善农村骨干输变电、供电网络,提高输配电水平和质量。加强农产品加工、贮运及信息效劳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实现乡村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第四,加快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运作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社会事业管理新体制。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改革、精简机构、优化结构〞的要求,科学划分和调整事业单位的结构,积极实行管理者聘任制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制度。对非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逐步退出事业性质,转变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明确为非盈利性质的市场中介组织;对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公益性效劳的事业单位,在精简机构、提高效能的根底上,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稳固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构建起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开展、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沟通、布局结构合理、协调开展的教育体系。适时推进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国有医院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使公立医院真正表达出“公益性〞,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参与社区卫生效劳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办社会事业,有些原来方案经济体制下设立的禁区要逐步向社会开放,改变目前政府独家包办的格局。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