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增加
农民收入
对策
思考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对策的思考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乡镇干部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结合县委组织的这次调研活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研讨,并提出了一些增加农民收入的初步意见。
一、现阶段农民收入的根本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镇农民近几年的收入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二是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种植业收入仍然是主体。农民从事其它行业创收的只占30%,纯靠种植业为生的占50%,从事种植业与其它行业兼营的仅占20%。三是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不大。在走访的农户中,除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外,正常年景农民的现金收入仅占家庭经营收入的30%左右。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在宏观经济环境、客观条件及农民自身等方面,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还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思想观念制约着农民增收。思想观念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一是小富即安。有的贫困户经过多年奋斗,摆脱了贫困,家中略有节余,就自认为日子过得很舒心,表现出一种满足感。二是求稳怕变。存在不思进取的思想,缺乏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三是得过且过。有的农民坐井观天,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也不愿意多了解,对如何加快致富步伐根本不去考虑。
2、自身素质制约着农民增收。自身素质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内因之一。目前有四个方面的素质在影响农民增收:一是文化素质差。有的农民看不懂农药、化肥以及其它生产、生活工具的使用说明书,蛮干瞎干。有的农户不仅自己文化素质低,还不支持子女求学,导致文化素质低下的状况长期难以解决,快速致富更难。二是心理素质差。很多农户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点小问题都会导致他们想不开,看不到开展的希望。三是科技素质差。很多贫困户对科技知识一概不懂,也不重视。四是村级干部素质差。许多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习惯用土方法、老经验解决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利于工作开展。特别是有的干部带着群众发家致富的思路不清、点子不多、措施不当,缺乏以帮助农户迅速致富。
3、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制约着农民增收。目前,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比较突出。不仅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结构不尽合理,各业内部产品种类和品质档次也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在农业开展上,缺少对农产品市场的超前预测,一哄而上,导致了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生产等问题,增大了市场风险,却未能到达通过调整增效增收的目的。
4、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制约着农民增收。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农业产业化建设虽然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离产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社会化效劳体系不健全,缺少“龙头〞,以及现有“龙头〞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方面。由于缺乏产业化“龙头〞的带动,农产品销售根本处于一种自然开展的状态,主要靠零散的运销户分销,没有形成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更谈不上以契约为根底的紧密产业体系。农户几乎承担着全部的市场风险,却无法分享加工、运销过程中产生的丰厚利润。当市场风险增大时,农民的利益往往受损。
5、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制约着农民增收。长期以来受财力限制,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重缺乏,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绝大多数农民靠天吃饭,一遇旱涝灾害就会减产减收,甚至血本无归。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结构的调整是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及其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提高的过程,核心问题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应在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供应充足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具体要做到“四个优化〞和“四个提高〞。一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在保证粮食生产平安的根底上,大力开展“两高一优〞农业,同时大力开展特色产品,向特色要效益。依据地域差异、季节差异和市场差异,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不断增加特色产品的内在价值和附加值,力求特色、特质和特价。农技部门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农村普及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建设一批能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推广的农业示范园区,真正起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作用。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比重。畜牧业是产业关联度高、比较效益大的优势产业。大力开展畜牧业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农业综合效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应重点抓龙头企业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落实三个关键环节,按照“基地化建设、科学化饲养、规模化经营、主业化开展〞的思路,采取龙头牵动、政策促动、帮扶拉动、典型带动等措施,推进畜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开展,实现总量增长和规模经营的“双突破〞,真正把畜牧业开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三是优化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农产品加工业是经久不衰的“朝阳〞产业,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环节。从市场角度和开展眼光来看,破除一般农产品的“资源性、趋向性、低度化〞的劣势,必须大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应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组建一批产品档次高、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能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真正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优化区域结构,提高产业化比重。当前,有些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也有些闪光点,而农民增收却不明显,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种养。农业结构调整(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要提升层次,农业生产必须上规模,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千家万户小生产固有的缺乏,还能提高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2、加快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为此,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搞好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由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收农民进城转变,推动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把农村充裕劳动力有序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来,努力减少农村充裕劳动力和相关人口。一是加快开展,努力拓宽农村充裕劳动力就业领域和空间。首先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大力开展林牧渔业的同时,重点加快开展以农林牧副渔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并尽量延长产业链条进行深度开发。这不仅可以带动农业本身开展,而且可以实现产业互动,带动相关的建筑、餐饮等行业开展,提高农业自身对充裕劳动力的消化能力。尤其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据资源条件,科学调整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按照“重组、转移、改造、提高〞的要求,深化改革增强实力,把乡镇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吸纳农村充裕劳动力的能力。我镇现已有相当一局部人从土地中脱离出来,这局部人都搞起了“副业〞。其中,木材加工、搞特色养殖等,这局部人取得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二是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地转移农村充裕劳动力。经过多年实践,创造了一些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的形式,如政府组织、中介组织、亲朋帮助等,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充分运用这些有效途径。三是搞好效劳,为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农村充裕劳动力有序流动,必须建立健全效劳体系,实现劳动效劳社会化、市场化。要健全组织体系,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组织机构。在现有的根底上进一步完善镇村劳务输出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场所。要提供就业信息效劳。各地都要掌握城市就业供求信息,建立起农村充裕劳动力信息储藏库、劳务需求信息库、劳务中介组织和经济人及各类致富能人资料库等。同时搭建信息平台,通过政府网络、播送、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印发传单广告等途径和方式,向外界传播本地劳动力资源开发信息,主动寻求劳动力供求对接,拓宽劳动就业市场;向农民快捷准确地发布和传播外界劳动力需求信息,引导农民有序流动就业,防止盲目转移。要提供职业培训效劳。根据实际情况,依托政府劳务培训机构、农广校或通过开展科技之冬,开展各类培训。具体要做到“五个结合〞(即坚持县级与乡级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技术工种培训与熟练工种培训,进厂培训与引厂入县培训,专业培训与务工常识、法律常识培训相结合),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四是完善保障体系,推动劳务经济的战略升级。出台扶持政策,对外出务工人员减免各种税费,免收困难外出务工者的培训费,为其购置车票,解决输出后子女上学困难,以及地没人种、羊没人放等问题。在稳定原有基地、保证常规输出的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定期研究劳务市场,做到快反响、快决策、快部署、快输出的“快速反响〞机制。建立法律维权保障机制。聘请当地有关法律部门为务工者提供法律效劳,解决外出务工过程中的劳动争议。
3、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实践证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转,可以使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集中,可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本钱,有利于构筑农产品价格和竞争优势,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要着重把握稳定、标准、维权、开展的原那么。一是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那么。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土地流转的前提。要坚持家庭承包的根本经营制度不变,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引导转接双方本着实事求是、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原那么,合理确定转让金。二是引导鼓励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只要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长期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的土地流转形式,都要提倡和支持。三是完善和标准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土地流转要在村集体组织备案,明确权利、义务;要签订合同,明确土地用途、流转形式、年限等事宜;要进行合同认证,经过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鉴证,通过公证机关进行公证;要加强合同档案管理,乡镇经管部门和村集体组织对流转合同要立卷归档,使土地流转走上标准化管理轨道。
4、统筹镇村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在当前时期,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必须统筹镇村经济社会开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那么,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农民的浓厚气氛,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是把农民增收摆上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稳固和加强农业的根底地位,在制定开展规划、确定投资方向时,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优先位置,真正把上级关于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强化为农效劳职能。提供优质高效效劳,是农民的迫切要求。目前,主要应从技术、信息、培训及营销等四个方面搞好效劳。三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投入是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既要靠农民自身努力,也要依靠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支撑。四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开展。农村社会事业开展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要把加快开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列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步提高支出比重,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健康水平,全面增强农民增收的能力。
5、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有利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一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农业税全部免征政策,加快推进配套改革。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实现减人、减支、减事的目标。加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推进力度,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综合治理税外各种不合理负担,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和监督运行机制,认真做好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工作。二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按照中央的精神,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