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新中国头十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docx
下载文档

ID:1413809

大小:26.78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中国 十年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构建
新中国头十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观念,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慎重稳步地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平定叛乱,稳固新疆、西藏边防,为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奠定了坚实根底。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民族区域自治 [作者简介]郭溪土(1961-),男,福建龙海人,中共漳州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统一战线。 [中图分类号] [C9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4-0020-04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开展。简而言之,中国境内的各民族群众都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认同中国是自己的祖国,各民族构成了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这种身份意识和民族观,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根本内涵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共同开展,维护国家统一。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59年的10年间,中国共产党多方面地论述了其根本内涵,进行了根底性工作。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民族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辛亥革命前后出现了中华民族观念,但由于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帝国主义的干预,整个民国时期民族关系紧张,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盛行,各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着隔膜,时常发生民族之间的冲突争斗,边疆出现各种少数民族割据势力,特别严重的是中央政府长期未能有效管辖新疆和西藏,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别离出中华民族大家庭、脱离中国的危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共建国家等一系列主张,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民族区域自治试点。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国民党剩余势力、本地割据势力、外国干预势力。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约6%,居住区域达全国面积一半以上,有近3000万人口的地区保持封建制度,约400万人口的地区保持封建农奴制度,100多万人口的地区保持奴隶制度,60万人口的地区残存原始社会公社制度。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开展落后,生产力极其低下,广阔人民群众生活极端困难。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如何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膜,确立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观念;第二,如何分步骤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区域自治和其他社会改革;第三,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开展经济文化事业。总的任务是如何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二、確立“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观念 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新中国成立之初更是以“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等提法反复强调这一意识,并且把它写进了国家根本大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压迫、分裂,团结互助,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等一系列民族政策。周恩来指出:“其根本精神是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①10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民族“自决权〞问题给二野前委的指示:今天不应强调各少数民族的“自决权〞,新中国已经诞生,应强调“中华各民族的友爱合作和互相团结。〞②11月23日,毛泽东在给班禅额尔德尼的电报中指出,西藏人民“愿意成为统一的富强的各民族平等合作的新中国大家庭的一分子。〞③1950年3月21日,李维汉在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作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报告,指出:解决各种民族矛盾需要一个相当长时期,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消除民族间的仇恨、隔膜、猜忌、歧视和不信任心理,“使各民族人民确能在平等互助的根底上互相团结起来,为各民族共同的幸福和开展而奋斗,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为各民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大家庭〞④为此,必须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帮助各少数民族提高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各少数民族内部制度改革。7月21日,邓小平在欢迎赴西南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膜的根底上,经过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⑤1954年的宪法继承了共同纲领上述有关民族政策,指出中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 周恩来说明了构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道理。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政协全国第二届委员会讨论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座谈会上,系统地分析了少数民族的历史特点,指出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搞好民族团结,“只有合起来组成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抵抗帝国主义的威胁和侵略。〞⑥8月4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历史上就是多民族国家,但不是一直完全统一的,曾屡次发生过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侵犯,这对各民族都不利。新中国成立后,“在平等友爱的民族大家庭中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祖国,这是大家的共同目的。〞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保证永远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只有我们五十多个民族,大家合作起来,共同开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⑦ 构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其根本逻辑是:通过确立各民族平等权利,创立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共同开展的新型关系;通过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更好地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通过社会改革和经济文化建设,改善广阔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状况,从而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维护国家统一。这一思想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是构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两个关键。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政治根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首要原那么,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问题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表达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制度。 1949年人民政协筹建新中国期间,毛泽东询问李维汉是否可以实行联邦制。李维汉认为:按照马列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原理,在统一的国家内应实行地方自治和民族区域自治,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实行联邦制。中国与苏联国情不同,苏联建立之初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47%,一些少数民族已经自立了国家,需要采取联邦制作为国家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而中国少数民族只占全国人口6%,中国一直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不宜实行联邦制。这一主张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周恩来于9月7日在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报告中指出:为了防止帝国主义利用民族问题在西藏、新疆等地区挑拨离间中国的统一,“我们的国家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力。〞⑧1950年9月16日,毛泽东在给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李维汉的关于区域自治的批语中提出: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甘肃、西康、云南、广西、贵州、海南、湘西等地,涉及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成立内蒙古那样的大区域自治政府,有的成立包括几个县的小区域自治政府,有的成立一个县或一个区的自治政府,必须统筹区域划分、人员配备、政策指导等工作。1951年4月24日,政务院公布关于人民政权建设工作的指示,要求少数民族聚居区,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认真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自治机构。到1951年12月,全国各地成立了100多个乡级以上建制的自治区,成立民族自治政府,并在多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联合政府。1952年2月22日,政务院第125次政务会议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了落实共同纲领民族政策的重要原那么和措施。到1959年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僮改为壮)、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65年正式成立自治区),以及29個自治州、54个自治县,根本完成了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方案。 四、慎重稳步地推行社会改革,开展经济文化事业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两个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各民族的不同特点和农业、畜牧业状况,采取和平协商的方法,慎重稳步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东北、内蒙解放较早,少数民族地区落实民族政策走在全国前列,1949年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考察两地后,称赞内蒙:“汉、蒙二族合作得很好,犹如兄弟一样。〞⑨在新解放的西北、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共中央指示要慎重稳步地推行社会改革,不可操之过急。1950年4月28日,政务院第30次政务会议提出:要有方案有步骤地帮助少数民族开展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切工作必须采取慎重缓进的方针,反对急进的作法。〞⑩6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指出:必须慎重对待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不能急躁;条件不成熟,不能改革;一个条件成熟了,其他条件不成熟,也不要进行重大改革;风俗习惯改革,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解决;没有群众条件,没有人民武装和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就不要进行群众性的改革工作。“我们一定要帮助少数民族训练他们自己的干部,团结少数民族的广阔群众。〞6月10日,中共中央转发乌兰夫、刘格平对新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意见,指出:在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未得到相当开展,“在少数民族广阔群众的觉悟提高前,不要轻言改革。〞6月26日,周恩来在政务院第37次政务会议作关于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的总结报告,指出:土地改革可以推迟三五年再进行,“慢一点搞,比闯出乱子来要好得多。〞要尊重伊斯兰教、喇嘛教,假设少数民族中的积极分子主动提出宗教改革,应好言劝告他们不要着急。“这个问题现在还不能提,慢些改比快些改要妥当得多。〞又提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不仅要平等互利,还要对其多一些补贴,“让少数民族同胞多得一些利益〞,“汉族同志应该抱着这样的精神和少数民族通商。〞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放牧,创办干部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邓小平根据西南地区民族工作的经验,指出:不能由外部力量去发动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斗争等改革,不能患急性病。有工作根底,与少数民族建立了良好关系,有少数民族的干部,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早在1947年5月就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到1952年底全部实现了土地改革和牧区的民主改革,新疆于1953年完成了土地改革。1955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指示,要求充分注意各民族特点和社会状况,用更多时间,慎重稳步地推进互助合作社运动,反对一些地区曾出现过的“硬赶汉区〞的急躁冒进做法。1956年7月25日,中共中央批复新疆自治区党委关于新疆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报告,指示:首先要贯彻不斗不分、不划阶级成分、牧工牧主两利和保护牧主经济在内的畜牧业政策,然后再对牧主经济逐步实行和平改造。9月4日中共中央宣布西藏民主改革“6年不改〞的方针,随后又提出6年后是否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再作决定。 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问题,将其作为民族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1949年9月,彭德怀提出对西藏工作意见,准备在兰州办一个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将有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著作翻译成藏文,并吸收藏族青年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1月14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和西北局的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电报中指出:要大量吸收能与共产党合作的少数民族人士参加各级政权,“在这种合作中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西北各省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11月23日,毛泽东在关于解放西藏问题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强调:“训练藏民干部极为重要〞,“西北局现在即应于藏民干部准备问题及其他现在即应注意之问题作出方案。〞1950年1月2日,毛泽东在给中央以及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的关于由西南局筹划进军及经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