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目标
注意
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注意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注意问题 崔维仁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空间变得无界限,教育信息化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提供了机遇和条件。要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可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得大的变化,学习者已依赖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主动性学习、探学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数字化学习,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以研究知识、发现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即学会利用资源进行专题归纳探究的学习;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自主发现问题探究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重构知识、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的学习。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反馈性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景十分宽广,也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个关键切入点和突破口。但是信息技术只是一个因素,加之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方式、环境都是人操作的,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需要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及传统媒体的整合,需要课程各个因素的优化重组,计算机的使用不会自动促进学习,不同的人或学习任务需要不同的技术和方式方法。在整合过程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 教学中不能为运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手段。2.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特点、教法的变革要能准确把握,同时,要积极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应具有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等,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技能内化的过程,知识的内化是主体和客体双向作用的结果。我们应把一节课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或难以感知到的知识点,设法用信息技术来展示和体现,向学生表述,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新事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和优越性无可置疑。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经验,又要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重视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方式,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4.整合课中注重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作为既是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又是新课程标准评价对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应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与内容,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教育的人本性与教育的全面性。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转换、教学进度的推进等各方面注意学生情感系统的变化,注重小节的育人作用,切实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到应有的高度,采取多元渗透策略,大力加强情感培养。5.教学评价要多元化 教学评价对教学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随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评价也应多元化,适时、适度、全面、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综上可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牢牢把握整合目标和注意问题才能使整合收到良好效果,探索出以课程整合为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