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良好的预设与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doc
下载文档

ID:1405833

大小:11.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良好 预设 生成 数学 课堂 精彩
良好的预设与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良好的预设与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王轶坤 因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面对同样的问题将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势必要站在多个角度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但教师的思考永远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在我们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非教师预设的场景,此时,教师应该怎样面对这样的生成?笔者试结合几个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一、顺水推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当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对某个问题突然“奇思妙想”,或者有某些“顿悟”,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价值取向,合理的整合原有的教材,调整自己设计的预案,顺水推舟,推波助澜,使学生的探索、研究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苏教版教材第三册 P84 有这样的一个题目:1+3=1+3+5=1+3+5+7=22=33=44=当学生填好后,突然有一个学生喊了起来,说:“教师,我觉得后面如果还有一组算式,应该是 1+3+5+7+9=和 55=这两个算式,而且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是相等的.”显然学生是按照前几个算式的推理得到的,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学生的“灵感”,仍停留在直觉思维,对其中隐含的规律仍处于“半清晰”状态,而其他学生则处于“模糊”状态.为了让所有学生能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我采用了顺水推舟的教学策略.我问:“如果后面再写一组算式,会怎样写呢?”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了思考,多数学生找到了正确的算式,这时,教师再抛出“你有什么发现?”的问题,学生很快就能将得到的规律说了出来,此时,教师再问:“如果用这个规律,我们还能接着写出什么算式?”从表面上看,在找出规律的前后,都有让学生写算式的过程,但是学生在写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前面写算式,教师是让学生去猜的过程,这样的猜伴随着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而后面的写算式带着检验、验证规律的过程.作为二年级的课堂,我们还不必要对其讲什么是猜想和验证,但我们可以通过活动,将猜想、验证的活动隐含在教学过程之中.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学生的“喊”,有了教师的顺水推舟的处理艺术,使得学生经历了一个丰富的、有趣的发现过程.虽然说,教师在此处多花了一些时间,但对于学生的发展是积极的.二、欲擒故纵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学生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将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创造”出来的结果也可能不一样.由于负迁移的影响,有很多结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或是不正确的.此时,教师只顾结果,以一个学术渊博的身份来评价谁是谁非,谁对谁错.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来说,要求其被动的修正自己的思考答案,被动的接受教师强加给他的方法,且不是强人所难?那些有主见的学生将会依旧我行我素,抱着自己的错误不放.其实,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可将分析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其充裕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讨论、交流、辩论,寻求最后的共识.如,在教学“分数的除法”,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后,出现这样一道题:18.但是在校对答案时,却有两种意见:18=18=60;18=.显然,的算法受 18 的影响,造成算法错误,这可是我未料到的.此时,我没有直接评价,而是问:“谁来评价一下这两种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讨论,进行全班交流.生 1:“我觉得这两种算法都是对的.”生 2:“我不赞成生 1 的意见,我认为第种解法是错的.因为除法可以用除数商=被除数来进行验算,乘的结果不是 18.”生 3:“我认为第种解法是正确的,我运用商不变规律这样得出的:18=(18)()=601=60.”生 4:“我认为错在没有按照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应该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而它却用除数乘被除数的倒数.”此时,学生已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剖析,已不需教师再做补充.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互相启发与争辩中共同提高.三、乘胜追击 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下,我们要善于利用追问的艺术,乘胜追击,将课堂的探究活动不断的引向纵深,使得课堂更具有活力.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认识三角形”,当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究得出“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后,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用 2 厘米、4 厘米、7 厘米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有一个学生说:4 厘米与 7 厘米的和,大于 2 厘米,所以可以围成三角形.面对这样的分析,说明这个学生对“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理解还不够透彻,其实这里的“两条边”是“任意两条边”.因而我们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是要看任意两边的长度的和是否都大于第三边.因为最长的边与任意一条边的长度的和都大于另外一条边,所以我们主要看两条短边的和是否大于最长的那条边的长度.面对这个学生的回答,我一边拿出 2 厘米、4 厘米、7 厘米的小棒,一边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位学生的回答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在交流与活动中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到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从看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到主要看两条短的线段的长度的和是否大于最长的线段的长度.这样的探索活动,使得学生对三角形的三条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可见,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时机,通过追问,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梁港小学(2240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