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县级
医院
医疗
服务
能力
提升
工程
指导
意见
关于县级医院医疗效劳能力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
XX省
根据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x)12号)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x)48号)及关于印发县医院医疗效劳能力根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x)12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x)35号)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明确县级医院功能定位,完善诊疗效劳体系,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满足县域居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开展和卫生事业开展实际,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开展之间的矛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效劳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关于印发县医院医疗效劳能力根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x)12号),以下简称通知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县级医院人才、技术、重点专科等核心竞争力建设,提升县级医院法制化、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方案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稳固改善医疗效劳的有效举措,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效劳能力,有效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到达90%左右,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到2023年,50家县级医院到达“三级医院〞效劳能力要求。74家县医院到达县级医院医疗效劳能力根本标准要求。县医院排名前20位新农合县域患者外转率每年下降不低于2023%。
三、主要内容
(一)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医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落实党的根本理论、根本路线、根本方略,贯彻落实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确保医院改革开展正确方向。医院党委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政领导班子其他党员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紧紧围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医院重大事项决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行风建设等方面切实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为医院诊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事业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1.强化依法执业。严格落实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实施细那么等法律法规,以及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方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等部门规章和标准性文件。建立和完善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等医院管理各项制度,并分解细化到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医疗质量平安核心制度要点(2023年版)要求。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县域质控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质控网络在推进县域医疗效劳能力标准化、标准化、同质化中的作用。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探索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大对异常、高额医疗费用的预警和分析。
3.加强医疗平安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患者平安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x)5号)要求,建立健全患者平安管理相关组织架构,严格落实患者平安管理规章制度,技术操作标准、行业标准及效劳指南,标准医疗效劳行为。建立临床科室医疗平安上报与反响、改进机制,严格落实医疗平安责任制,细化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及相关人员责任。加大对患者身份识别、用药平安、手术平安核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危急值报告、医疗器械平安使用、院内意外伤害防范、信息系统平安等重点工作的管理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患者平安不良事件的发生。
4.落实改善医疗效劳行动方案。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逐步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加快建立远程医疗制度,推动县域与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穿,促进医疗效劳更加公平可及。落实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将药学效劳、检查检验效劳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范畴,县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鼓励积极参与区域病理、影像、心电等诊断中心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在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前提下,开展县域医共体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逐步推进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为患者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支持效劳,加强医患合作,增强医患互信,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5.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标准,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标准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对产科、新生儿室、麻醉科、手术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室、消毒供应室等高风险科室和部门的管理。
6.加强护理管理。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效劳覆盖面,实现县医院优质护理效劳全覆盖。对住院患者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门急诊、手术室、内镜中心等非住院部门结合工作特点,优化效劳流程,开展优质效劳。强化落实护理核心制度,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制定完善护理平安管理措施,保障患者平安。积极为上级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术后康复患者、慢性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以及失能失智老年患者及残疾人等提供接续性护理效劳。
7.加强药事管理。完善各项药事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流程,实施药品采购、储存、调配、使用全程管理。加大对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抗凝药物、高警示药物、毒麻精放等重点药物类别的管理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县域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施药学查房和药师会诊,提供药品信息与用药咨询,不断提高药学效劳能力,促进药学效劳模式转变。
8.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医院法人代表为医院经济管理第一责任人,明确院领导班子成员、科主任、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等岗位的具体职责,细化管理目标和任务。全面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本钱核算与控制、国有资产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内控机制建设。制定医院本钱控制、节能降耗、药品和耗材占比、均次费用、人员支出等经济管理年度指标和中长期指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奖励和问责制度。重点公开医院收支情况、均次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诊次费用、床日费用、主要医疗效劳工程费用、主要病种费用等社会公众较为关心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提高医疗效劳能力。
1.完善诊疗科目设置。健全一级诊疗科目,逐步完善二级诊疗科目。独立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一级诊疗科目。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病学、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2.提升专科效劳能力。
(1)补齐薄弱专科。根据县域居民诊疗需求、近三年县域外转诊率排名等因素,综合确定县级医院薄弱专科和缺项。各县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重点加强儿科、产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传染性疾病科、老年科等学科建设,并纳入县级财政专项经费。通过改善硬件条件、引进专业人才、开展适宜技术、加强与医联体上级医院合作等措施,补齐薄弱专科能力短板。加强急诊科建设,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提升对急危患者抢救与转运能力。
(2)夯实专科平台。进一步加强临床及其支撑学科建设。重点加强病理科、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组)、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ct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超声诊断、心电诊断、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等专业组)等学科建设,提升疑难、危急重症疾病诊断、治疗能力。加强手术室建设,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根据XX省手术分级目录(试行)和手术医师的相应授权,开展适宜的手术操作技术工程,提升手术操作技术能力。
(3)强化核心专科。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一级诊疗科目为核心,重点提升对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地方病的诊疗能力。加强血液净化中心建设,提高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效劳能力,提升对终末期肾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长期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麻醉科建设,扩大麻醉医疗效劳领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设置麻醉科护理单元,加强对麻醉患者的护理效劳。积极推动围手术期急性疼痛治疗,加强术后监护与镇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在保障手术麻醉的根底上,积极开展手术室外的麻醉与镇痛,不断满足群众对舒适诊疗的新需求。进一步加强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建设,提升对呼吸、循环等重要生命系统的支持能力,为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提供有力支撑。
(4)打造优势专科。进一步加强建设现有实力较强的临床专科,根据区域内重点疑难疾病等,适当开展新技术、新工程,重点提升微创技术临床应用能力,逐步推广内镜、介入治疗等微创技术,不断提高微创技术临床使用比例。提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诊断治疗能力,不断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看病就医需求。
(5)加强“五大中心〞建设。整合医院多学科力量,成立“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脑卒中救治中心〞、“胸痛救治中心〞、“创伤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实现胸痛、脑卒中、新生儿、重症孕产妇、复杂创伤等重症抢救的无缝对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打造危重病抢救绿色通道。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