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地方政府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doc
下载文档

ID:1402935

大小:50.50KB

页数:42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地方政府 加快 推动 经济 转型 升级 对策 思考
地方政府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3月7日-12日,‘贯彻‘十二五’规划与加快经济转型开展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党校举办,三县二区分管领导以及全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本期研讨班。学员们听取了‘十二五’与浙江经济转型开展、XX市‘十二五’规划解读等5场专题报告,赴昆山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并与XX县区发改委、经信委主要领导进行互动交流,邀请了张天任、周志江、凌兰芳3位董事长参加‘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企业家论坛,并与学员开展互动交流。在此根底上,又围绕我市‘十二五'时期湖州经济转型开展这个主题进行了两个半天的认真研讨。通过理论学习与问题研究,学员们普遍反映受益颇多,启发很大。下面就研讨班学员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为转型升级强引力 学员普遍认为。虽然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主体力量,但实现经济转型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应通过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来发挥。一是探索分类引导机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开展环境、开展阶段都不尽相同,其转型路径、主攻方向等也会千差万别,因此,对企业转型要进行分类引导。对重点骨干企业要引导其充分发挥整合资源的能力,鼓励其整合本地资源,更要整合外地资源,为本地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做出更大的奉献;对大量中小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定期 培训宣传、上门指导等,让其尽早了解世界产业开展的方向、国内产业政策导向以及适合产业内升级或产业间升级的不同选择路径。二是优化集中投向机制。坚持长时间集中精力、财力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符合我市主导产业培育方向的大企业、大工程。很多学员认为:政府在社会领域应该实行公平公正,但在经济领域应该扶优抚强,向优强企业倾斜。只有这样湖州才能培育真正的大企业。另一方面,政府的精力财力都是有限的,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就不能像撒胡椒粉一样的让所有企业受惠。各县区应在清理原有普惠政策的根底上,建立起‘导向明确、受惠集中、促进转型'的政策引导机制,把政策、金融、土地等有限资源都配臵到大企业、大工程中,力争每个县区在‘十二五'时期内培育成功1-2家大企业。当然扶持哪些企业应该有所选择,只有做精做强了的企业才能获得扶持倾斜的资格;而对那些主业都难以确定,一味追求‘东方不亮西方亮'、实行所谓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就没有必要扶持。三是建立转型倒逼机制。很多学员讨论时也谈到: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动力。因为对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终极目标。企业转型或不转型,都是为了追求利润。只要市场上有利可图,政府调控又不那么有力,企业转型就缺乏动力。因此,对那些乐意投资民生领域、积极实行节能减排、坚持技改创新的企业,就要给以适当的财税优惠;而对那些‘三高一低'的企业,就要严格征收资源环境税。只有建立了严格的转型升级倒逼机制,才能引导企业从不愿转型到乐意转型,才能让企业心甘情愿的把精力财力留在制造业,留在创新环节,而不是投向虚拟市场。 二、突破“四大〞建设瓶颈制约,为转型升级增实力‘四大'〔即大平台、大工程、大企业、大产业〕建设是政府抓好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关于如何抓好‘四大'建设,学员们在讨论中纷纷建言献策:一是强化既定规划的贯彻执行。大平台建设是引进大工程、培育大企业、形成大产业的根底,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大平台规划中已经确定的产业开展定位、空间布局、根底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效劳平台建设等,否那么就会事倍功半。但是现实中,区域规划不清晰、产业定位不明朗、工程准入不严格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各县区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地理相邻、产业相近的乡镇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布局整合构建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实行优势互补和联动开展。明确各大平台开发模式和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工程准入制度,甚至把规划的执行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进行严格考核。二是标准重大工程引进和推进机制。全市要统一建立并完善重大工程引进评估决策机制、工程推进效劳机制、工程落地有序机制、问题工程退出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实现工程引进中科学评估、有效对接、协调效劳和全面推进,杜绝高污染工程、高能耗工程的落地和问题工程的产生,使工程引进和建设逐步实现标准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提高工程引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力推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建设。学员们去昆山考察学习后,深感湖州与昆山之间的差距,关键在于产业竞争力的差距。昆山2023年电子信息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产值达43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6.7%。而我市去年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共完成产值仅1001.7亿元,占比仅37.4%。因此,要突出金属管道与不锈钢、 特色纺织品、木地板三大特色优势产业,致力于聚集开展、高端开展,加快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及其衍生,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全力争创新的竞争优势。 三、深化调整干部考核机制,为转型升级添动力 转型升级需要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保驾护航。在‘您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阻力主要来自什么'的答复中,有3/4的学员选择了‘非科学的政绩观和干部考核机制'。很多学员讨论时也谈到: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考核这个指挥棒仍然是影响各地干部行为的关键。如果到年底时,考核仍然以量的增长为主,如规模以上产值增幅、gdp增幅、财政收入增幅等,那么已经制定的规划就有可能难以执行、严格的工程准入也可能形同虚设,转型升级就不可能取得明显成效。温总理今年在答记者提问时也讲到了‘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更要看经济与社会开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市干部考核机制创新曾获得过第五届〔2023-2023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提名奖,因此,‘十二五'时期更应该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开展。一是调整县区综合考核指标设置。我市目前对县区考核指标的设臵还包含了大量数量型指标,转型升级的重点还不够突出。应按照‘转什么,考什么'的原那么,调整县区考核指标设臵中‘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一级指标'的内容设臵,突出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以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绩分析等质量型指标分值。尤其要强化招商 引资过程中‘缺什么、招什么、考什么'的原那么,对不符合‘大平台、大产业、大工程、大企业'建设要求、不符合‘建链、补链、延链'要求的工程,坚持不予工程准入,不予计入考核分值。二是探索设置“政绩本钱〞指标。学员普遍认为,现实中某些领导干部确实还没有摆脱‘非科学政绩观'的影响,追求短期效应,喜欢做外表文章,不计本钱和代价,一味追求短期政绩。因此,考核指标中应探索设臵政绩本钱,纠正某些领导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所谓政绩本钱就是指干部为取得某项政绩所付出的代价,包括经济本钱、环境本钱、政治本钱、时机本钱等。如果一项政绩中过多的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造成环境恶化,损害社会利益,那么,考核时就要以零分甚至负分来评定。三是完善干部考核奖惩机制。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是干部考核工作的必然延伸,是干部考核的根本目的。只有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才能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但是要运用好考核结果,关键是建立以考核结果为根底的奖惩机制。经考核确实对经济转型升级做出显著奉献的,应委以重任;而经考核确实认定绩效一般的,应予以教育引导,属于知识欠缺的可以安排培训学习,属于经验缺乏的可以安排轮岗锻炼;经考核认定绩效较差且确属力不胜任、德才平庸的,应予以调整。 四、加快完善中心城市功能,为转型升级聚合力 很多学员在发言时提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各类要素的集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保障。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获得相 匹配的城市功能的支持。特别是对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人才的集聚和稳定,与城市功能的水平直接相关。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层级越高,集聚高端要素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我市目前中心城市的首位度相对较低,难以集聚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端要素。因此,学员们建议:一是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离不开产业的开展。只有不断提升壮大城市产业,城市的面积和人口才可能随之增加,城市规模也才会扩大。同时,只有当推动城市成长的主导产业或主导经济部门的规模和集聚度到达一定数量级以后,它才会对城市以外地区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所以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重视产业的集聚开展。二是优化中心城市制度环境。中心城市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破除束缚生产力开展的体制性障碍,打破城乡别离的人为樊篱,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择时对现行生育政策等加大微调力度,保持劳动力增长源泉,以缓解我市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所带来的劳动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的态势。积极探索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才引进的竞争力。三是改良政府的引导和管理职能。加强各部门间政策的协调,减少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在城镇布局规划、跨县区重大根底设施建设、城镇功能分工等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规划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加强和稳固城市规划执行力,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第二篇: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假设干思考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假设干思考 []。旅游是桂林特有和最大的优势,漓江更是世界旅游的黄金水道。广XX县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关于“要充分发挥桂林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龙头辐射带动作用〞的战略决策,为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而坚特文化立市、旅游兴市,着眼于科学保护漓江、做强高新产业,立足于发挥桂林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的优势,通过进一步开掘、整合配置文化、旅游资源来提升桂林城市形象和品位,通过调整旅游产品、旅游消费结构和培育产业集群来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对经济的拉动和、对财政的奉献率,促进节能减排,强化生态环保,是桂林旅游实现可持续开展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桂林旅游产业 转型升级 结构调整 产业集群 可持续开展 桂林是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桂林因“山水甲天下〞而成为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桂林的旅游业也因对外开放而得到长足开展。1998年桂林地市合并后,桂林的旅游业也因大桂林旅游资源的不断整合而得到快速开展。2022年桂林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5.87亿元。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XX市的支柱产业来抓,尤其是本届市委、市政府站在推动桂林经济社会跨越式开展的高度,提出了“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开展战略,桂林旅游业又迎来了一个快速开展的春天。2023年桂林接待游客突破16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桂林的旅游产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旅游产业在桂林第三产业中龙头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大。 当前,桂林的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开展期、产业转型升级期和矛盾凸显期。桂林旅游要实现科学开展、加快开展和跨越开展,必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自治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关于“要充分发挥桂林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龙头辐射带动作用〞的战略决策,为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而市委和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培育品牌、打造精品,完善管理、优化效劳,着力推进旅游方式转型,提升壮大旅游业,加快旅游兴市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步伐〞的桂林旅游开展思路和目标,不仅为桂林旅游开展描绘了新蓝图、找准了新路径、确立了新模式,而且也抓住了桂林旅游开展史上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同时,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兴市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步伐的实践活动,就是适应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结合XX市的市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的具体探索,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使 1桂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