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提高认识
抓住机遇
真抓实干
全力
推进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xx在x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在新春伊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xx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讲得很全面、很系统,符合x市实际,我完全赞同,希望认真落实。下面,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开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后,中央和省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就建设新农村进行了专题部署,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建设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明确了统筹城乡开展的根本方略,做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开展阶段的根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根本方针,规划了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任务。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规律、开展阶段和开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开展,充分说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开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题中之义。科学开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如果脱离农民愿望,无视农民利益,开展就没有表达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开展滞后,农业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开展就谈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建设新农村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计。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如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不高,农村购置力偏低,全国大市场就很难翻开,扩大内需方针就难以奏效。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为经济更快更好开展注入持久动力。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生产开展,生活宽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才能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建成和谐社会。
要清醒认识建设新农村的艰巨性。改革开放以来,x市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开展,近几年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对而言农村却变化不大,生态性矛盾和历史积淀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开展。农业根底脆弱。全市森林覆被率12.5,比全省低30多个百分点,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草原“三化〞面积452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71.3。“三化〞草场大多地表裸露、植被稀疏、覆盖度低、优质可饲牧草逐年减少。耕地水土流失面积244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2.6。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建国初期的8—2023下降到现在的4左右,每年跑水16—20亿吨,跑土7800万吨,跑肥120—150万吨,耕地越来越瘠薄。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尽管到达78.8,农机总动力到达375万千瓦,但结构不合理,状态也不尽如人意。全市拖拉机保有量20.6万台,其中50马力以上拖拉机仅有432023台,占2.1,
32.8大马力拖拉机超期服役。按每台套大型农机具承担5000亩作业量计算,还缺1350台套,加上超期服役需要更新局部,共缺2770台套。南方兴旺地区通乡通村公路根本硬化,而x市通乡公路硬化率为53,通村公路硬化率为15。自然灾害频发。建国以来共发生旱灾35次,洪涝灾害12次,1998年境内x江x河发生历史罕见洪水,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之后的7年间有6年受灾,其中4年重灾,2023年因特大干旱仅为三成半年,直接经济损失46.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较低。2023年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较高的,也只有2455.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6.7,全国平均水平的75.6,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村仅为28。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那么更低,仅为城镇的33.9。贫困面较大。9县(市)有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均财政收入不过亿元,是典型的吃饭财政;有贫困村714个,占村总数的56;有贫困人口8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2.2,脱贫任务还很重。村集体经济薄弱。全市村级债务总额31.62亿元,村均250万元,资产大于负债的仅为50左右,大局部为“空壳村〞,债务化解难,集体“统〞的功能严重弱化。对这些问题必须有清醒认识,通过主观努力和上级支持,争取尽快解决,否那么,难以与全省同步建成新农村。
要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的可行性。尽管x市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压力较大,但也有一定根底。探索出了符合实际的开展思路。市委确定的“xxxxx、xxxxx、xxxxx、xxxxx〞的开展方向和“xxxx〞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2页
的推进措施,得到广阔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农业产业化粗具规模。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22户,市级龙头企业12023户,形成了乳、肉、糖、麻、粮、豆、薯、葵花等十几条产业链,xx、xx、xx、xx、xx等龙头企业带动养殖业、种植业向优质、高效、规模经营开展。特色、绿色产业开展势头强劲。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12023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2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标识,成功举办了五届xx会,中国xxxx之都影响越来越大。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被誉为“xx第一村〞的xxx村、“一村两制〞的xx县xx村、xx区查xx村、xx区xx村等一批先进典型,鼓励广阔农村干部群众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了典范。农民观念发生变化。传统农业、“土里刨食〞小农经济思想淡化,应用科学技术,开展多种经营,走出打工创业观念增强,时代感、开展意识在青壮年农民中逐渐形成。全市已有80.2万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带来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五条标准,即“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理解这五句话是一个统一体,生产开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乡风文明是关键,村容整洁是标志,管理民主是保障。虽然只有20个字,但内涵丰富。不仅有村镇建设问题,而且有村民开展问题;不仅包括经济问题,而且包括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问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十一五〞第一年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一)加快“xxxx〞步伐,大力开展农村经济。大力开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标准的第一位要求,是中央提出的五条建设原那么之首。大力开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既定的“四化〞开展方向,坚决不移地推进“xxxx〞。这个思路上符合中央和省里精神,下符合市情实际,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选择和科学的决策。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赋予了“xxxx〞新的高度和丰富内涵。从加快开展农村经济角度讲,建设新农村是目的,“xxxx〞是途径,“xxxx〞不实现,农村生产力解放不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不了,现代农业建设不了,农民生活富裕不了,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不了。各级干部要切实克服疑心动摇、畏难怕险、小进即满和急功近利思想,进一步坚决推进“xxxx〞的决心和信心。在产业换位上,要突出主导产业、强化骨干企业,大力培育立县、立区企业,推动种养加、贸工农和产供销一体化,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崛起。在主辅换位上,在大力开展绿色、特色种植业的同时,要突出开展畜牧业,扩大养殖规模,大上加工龙头企业,促进牧业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所有制换位上,要加快一般性竞争企业国有资本退出步伐,采取综合措施开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在劳动力布局换位上,要打破城乡之间和产业、行业之间壁垒,逐步实行城乡平等、产业行业平等就业制度,使更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城镇务工,从事二、三产业,进而带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加强根底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根底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广阔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着力实施好“十项工程〞,即农田水利工程,坚持以抗旱除涝为重点,突出抓好西部地区节水灌溉和东部地区水资源开发,搞好xx水库消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沃土工程,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推广秸杆根茬还田,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搞好土地耕暄;科技兴农工程,加快种养业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推进农业标准化,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工程,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加强荒漠化治理和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加强耕地、草原和湿地保护,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生产环境;扶贫开发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打捆使用,确保扶持效果;畅通工程,以县为责任主体,加快通乡通村公路网络建设,提高路况等级,解决行路难问题;饮水平安工程,加强农村供水、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自来水普及率,确保农民饮水平安,解决牲畜饮水困难;康居工程,加强农村宅基地规划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农民加快旧房改造,建设节地节能节材住宅,提高砖瓦化率;能源工程,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在适宜地区推广沼气、秸秆气化技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整治村容村貌,突出解决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畜禽乱跑“五乱〞问题,做到柴草粪便出村、厕所干净、人畜别离、畜禽圈养、庭院整洁、道路平整,开展村屯绿化,栽植花草树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繁荣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繁荣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局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开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要大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开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不断扩大覆盖面。实行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构建农村助学长效机制。推行“一费制〞管理,从源头上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开展。要大力开展卫生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根底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效劳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加快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效劳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继续推行农村局部方案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要大力开展农村文化事业。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开展多种形式、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抗腐朽落后文化。要大力开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贫困户救助和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农村特困户救助向低保转轨。探索与农村经济开展水平相适应、与其它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深化农村改革,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是解决城乡要素分配不均、农村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依法、自愿、有偿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像xx县xx镇xx村那样,创新农村生产关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生产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