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吉林省
吉林市
联考
2023
学年
化学
下期
统考
试题
解析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的电离过程为,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则下列关于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
C.25℃时水的电离程度大于35℃时水的电离程度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2、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化学式均为 C8H14
B.甲、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的二氯代物共有 6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丙的名称为乙苯,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3、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不能透过滤纸 ⑤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4、下列反应过程中不能引入醇羟基的是
A.醛的氧化反应
B.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C.烯烃的加成反应
D.酯的水解反应
5、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
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
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A.A B.B C.C D.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石油裂化、煤的液化、油脂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C.蛋白质、纤维素、油脂、核酸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可用作水果催熟剂,乙酸可用作调味剂,乙醇可用于杀菌消毒
7、常温下,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或结论正确的是:
A.将0.1 mol/L 氨水与0. 1 mol/L稀盐酸等体积混合 c(Cl-)>c(NH4+)>c(H+)>c(OH-)
B.将pH= 2的稀盐酸与pH =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C.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Na+等离子能够大量共存
D.用惰性电极电解稀硫酸时,实质上就是电解水,所以溶液的pH不变
8、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CH3CH(CH3)2 B.CH3CH2OH
C.CH3CH(OH)CH2CH3 D.CH3CHO
9、已知酸性:>H2CO3>,将转变为 的方法是 (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SO2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C.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10、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碱性溶液中:CO32﹣、K+、S2﹣、Na+
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Mg2+、Na+、SO42﹣
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NH4+、AlO2﹣、C1﹣、K+
D.在酸性溶液中:K+、C1﹣、Fe2+、 NO3﹣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1 L 0.1 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
C.0.1 mol KI与0.1 mol 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0.1 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NA
12、根据相应的图像,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①中,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a+b=c)或使用催化剂
B.图②是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关系,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p2>p1
C.图③是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温度T关系,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D.图④是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A、B、C、D一定均为气体
1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既能杀菌、消毒,又能絮凝净水的水处理剂。工业制备高铁酸钾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ClO-+OH-FeO42- +Cl-+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上述反应可知,Fe(OH)3的氧化性强于FeO42-
B.高铁酸钾中铁显+6价
C.上述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而且生成的Fe3+水解形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1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⑥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全部正确 B.①②⑤⑦ C.②③⑥ D.④⑥
15、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 B.氨气 C.氯水 D.铜
16、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可行的是( )
编号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淀粉溶液(NaCl)
水
过滤
C
甲苯(乙酸)
NaOH溶液
分液
D
甲烷(乙烯)
KMnO4酸性溶液
洗气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的溶液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易溶于水,取A的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2.3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mol CO2和2.7g水。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Ⅰ)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Ⅱ)所示图谱,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有机物A的实验式是________。
(3)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4)推测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A中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19、为证明C2H5X(X=Cl、Br或 I)中存在溴原子,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Ⅰ.向C2H5X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
Ⅱ.向C2H5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
Ⅲ.取Ⅱ中……。
(1)Ⅰ为对照实验,目的是_______。
(2)写出Ⅱ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补全Ⅲ中的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说明C2H5X中含溴原子。
20、某些资料认为NO不能与Na2O2反应。有同学提出质疑,他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容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a.2NO+Na2O2=2NaNO2
b.6NaNO2+3H2SO4(稀)=3Na2SO4+2HNO3+4NO↑+2H2O
c.酸性条件下,NO能被MnO4-氧化成NO3-
该同学利用如图中装置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装置可重复使用)。
(1)装置连接的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A中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是否生成了NaNO2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短周期p区元素多为非金属元素
(1)基态磷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前三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BF3、NF3、PCl3、SCl2四种分子中,属于平面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sp3的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O的沸点比H2O2低58℃但比H2S高160℃,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铝的晶胞结构如图,若晶胞参数r pm,则单质的密度为(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____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答案解析】
A.K(25℃)=1.0×10-14<K(35℃)=2.1×10-14,所以c(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
B.升高温度,促进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始终相等,故B错误;
C.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故35℃时水的电离程度大于25℃时水的电离程度,故C错误;
D. K(25℃)=1.0×10-14<K(35℃)=2.1×10-14,说明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故D正确;
答案选D。
【答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水的电离程度与温度的关系,因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升温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增大,但溶液依然是呈中性的。
2、C
【答案解析】
A. 根据甲、乙的结构简式,甲、乙的化学式均为 C8H14,故A正确;
B. 甲含有碳碳双键、丙是苯的同系物,所以甲、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
C. 的二氯代物,2个氯原子位置分别在①①、①②、①③、①④、①⑤、①⑥、③⑤共有 7 种,故C错误;
D. 丙的名称为乙苯,单键可以旋转,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3、B
【答案解析】
由于分散质离子的直径介于1nm和100nm之间,所以形成的分散性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分散性,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4、A
【答案解析】
A.醛的氧化反应引入的是羧基,故A符合题意;
B.卤代烃取代反应能够引入羟基官能团,如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情况下,水解得到乙醇,故B不符合题意;
C.烯烃的加成反应能够引入羟基,如烯烃和水加成生成乙醇,引入了羟基,故C不符合题意;
D.酯的水解反应能够引入羟基,如乙酸乙酯水解,能生成乙醇和乙酸,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答案点睛】
根据官能团的性质和各种反应类型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5、C
【答案解析】
分析:A.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能通过分液操作分离;B.硫酸铜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C.乙醇易挥发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碳酸钠能与醋酸反应但不能与硼酸反应。
详解:A.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能通过分液操作分离,选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