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民
信息
素养
培训
效果
评估
系统
构建
公民信息素养培训效果评估系统构建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在1974年给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来的。他将信息素养的内涵定义为: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此后,对于信息素养的内涵随着技术开展与信息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并于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图书馆将信息素养概括为有效获取与评价信息的能力就是一种典型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信息素质概念的认识和研究更加深入,也更多元化。仅国内学者就有5~6种对信息素养的典型阐述[1-5]。综合各种阐述,信息素养可以简单定义为:在信息社会中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的总和。即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生存的根本能力[6]。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主要指对网络信息的认知、识别、获取、分析、利用等综合能力。随着农村信息根底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被提上重要日程,为数不少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都投身于提高农村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事业中。对农村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提升培训水平,保证信息素养教育持续健康开展。
1评估体系结构
1.1农村公民学习特点由于农村公民在工作习惯上与城市人群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他们不同于城市人群的学习特点。突出表现为他们的工作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在劳动季节他们会惜时如金,而在非劳动季节他们会很散漫。因此在面向农村公民的信息素质教育培训中,一名学员不能坚持完成一个学习周期的情况非常普遍。在笔者参与的青树基金会在甘肃农村开展的信息效劳实践中,第一期信息素养培训班的十个重点骨干学员中,不能坚持连续学习完一期培训内容的有两名。而在之后的大面积培训中,更多的学员出现了不能坚持完一个学习周期的情况。
1.2评估体系结构针对农村公民学习特点,评估分为两个局部,一局部为个体评估,一局部为整体评估。个体评估是对参加培训的个体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整体评估是对一个培训周期中的各工程进行记录、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评价,从而为培训时间、课程结构、授课方式等进行调整提供依据。以更符合农村公民学习的特点,保证培训的长期整体效果。
2个体评估
2.1体系结构针对个体的培训效果评估包括3个维度,11个二级指标,以及用来具体考核11个二级指标的一份问卷、一份试题、一个论坛。3个维度分别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考察学员碰到问题时是否有主动解决的意识、是否有使用先进的信息设备的愿望,同时将网络伦理道德也归入信息意识中,考察学员的网络道德意识。信息知识考察学员的一般文化素养及计算机素养。信息能力考察学员信息查询、信息互动交流、学习、信息评估、信息存储与组织以及问题解决等各项能力。3个维度下共包含11个二级指标。各二级指标及其考核要点详见附表。对二级指标考核的第一个组成局部是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假设干个问题组成,分别用来评估不同的二级指标。培训前学员只完成调查问卷局部题目,得分作为基准分数。调查问卷中不同的题目用来与二级指标对应。对二级指标考核的第二个组成局部是试题,只在培训后的评估中使用。主要用在2.2项及其后的除3.2项以外的各二级指标考核中。有试题考核时,原评估问卷各题目得分随之变化,但该指标总得分不变。论坛的使用是二级指标考核的第三个组织局部。主要用于对3.2项的考核。关于论坛使用的具体操作是在培训前,由培训方设立一个论坛网站,并在培训内容尚未开始前就向学员推荐或是不设立专门的论坛,只是向学员提前提及该内容,由学员先进行探索式使用。在培训内容涉及到该局部时,再详细讲解并布置相关要求,如发帖、回帖、评论等,但不明确做硬性要求。目的在于考核学员自觉状态下的信息互开工具使用情况,得到真实的培训效果反响。
2.2评分标准设计评估体系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3个维度权重分别为20%,30%和50%,合计20230分。每个维度下的二级指标分值各不相同,总和为20230分。各二级指标得分总和与它所在维度的权重值之积即为该二级指标在总评估表中的得分。牵涉到考察方法有试卷与论坛使用等的调查问卷局部题目中,同选项得分在培训前后略有变化,但总分保持不变。其中一个难点是论坛中的哪些数据可以转化为积分,需要较强的专业团队来完成。
2.3使用要求个体培训效果评估为比照评估,即在培训前与培训后对同一学员使用同一份评估问卷,分别得出g1与g2,通过g2与g1的差值来评估培训效果。参加评估的学员为方案评估时间内在场的所有学员,即第一次使用时对于来参加培训的所有学员,不管是否有根底,不管是否会(或能够)坚持学习下去,都要填写评估问卷;第二次在工程组设定的一期培训时间结束时使用评估体系时,要求对参加当堂培训课的在场学员,进行考试,考试完毕后,再次做调查问卷。同期培训中,如果学员学习情况为中间有间断,根据其听课记录卡记载,计算差值时将未听课内容分值减去,即不作为考察内容;如果学员情况为有始无终,其首次调查问卷成绩不作为培训评价依据;如果学习情况为是无始有终,其末次成绩可与同期学员相比,作为培训效果评价依据。如果学员有参加不同期培训的情况,将其首次使用调查问卷的成绩与最后一次的成绩差值作为评估依据。另外,考虑到农村公民文化水平的原因,如对问题理解能力差、书面表达有困难等,在问卷使用中,可以由学员口述,培训组织者代填写,并在问卷上注明“学员口述xx题答案,组织者协助填写〞字样,但不得由代填写者对其口述内容做引导、不得对其口述内容进行总结后填写,必须照录。
3整体评估
农村公民信息素养培训的整体评估一方面通过个体培训效果表达,另一方面,由于学员参加培训情况的特殊性,需要在培训过程中累积一些数据,以及通过培训结束后的专门问卷获取信息,对整体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整体培训效果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3.1听课卡分析培训期间听课卡由学员持有,记录其到课情况,培训结束收回。通过听课卡记录进行到课情况分析,找出学员不能坚持到课的原因是否与课程时间安排有关,是否与农村公民学习特点有关,是否与讲授同内容或讲课方法有关,为是否需要调整培训总体时间安排与每个课时长度、调整讲授内容与讲课方法等提供参考。
3.2相关因素一致性比对分析统计不同到课率学员的成绩,做出到课率与成绩折线图,并结合成绩、到课率与学员原有水平、文化水平等根底数据的一致性来判断培训效果。如果到课率与成绩的相关度较低,那么说明培训效果较差。
3.3问卷分析培训结束后,专门针对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时间及时长、授课方法、授课教师各方面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以选择项为主,同时每个问题另设一项“您的想法、建议〞,通过问卷统计分析,评价本期培训效果,并作为对后续培训的调整重要的参考依据。
4结语
面向农村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评估体系不仅是衡量培训效果的尺度,也对促进培训向更科学实用迈进起催化作用,它必定是信息素养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如何使评估体系结构更科学,评估效果更准确,既是评估体系不断改进与完善的动力,也是评估体系建设的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仍是农村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