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转变
农业
发展
模式
财税
政策
探究
转变农业开展模式的财税政策探究
近年来,XX省委省政府在转变农业开展方式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影响河北现代农业开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急需政府增加投入,发挥财政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河北现代农业开展。
一、XX省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取得的成效
202223年XX省财政支出继续向农业倾斜,在促进河北转变农业开展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2223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264.8亿元,增长74.3%。
(一)支持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全省财政整合资金7.3亿元,集中用于80个县农业节水设施改造建设;落实资金4.4亿元,支持农村水电、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二)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组织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省级投入4.54亿元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全省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到达80%。
(三)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开展。全省投入25.6亿元,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156.6万亩,完成生态综合治理12.4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199个,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落实资金2.3亿元,支持开展设施农业和现代果业,促进奶业产业升级。
(四)扩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的省级试点县到达34个,自主试点县到达40个,落实补助资金1.2亿,拉动社会投入11.7亿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XX县区域经济开展。
二、XX省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税政策的引导性未充分发挥。目前,河北对农民的四大补贴,只有农机具购置补贴在转变农业开展方式上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虽然政府动用了大量的财力,但是发放到农户手中的补贴还是比较少,无法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开展的其他补贴工程,补贴的力度和覆盖范围还不够大。例如: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工程在农村还未普及;温室大棚地基、墙体等的设施农业的土建局部还未列入补贴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覆盖面窄、手续比较繁琐,等等。
财政补贴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考虑不多。目前,还缺乏专门针对于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另外,财税对农膜、化肥和农药在税费上的减免,会鼓励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腐殖质和自然肥力越来越差,从而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的种类与残留量越来越多,对居民健康的损害越来越大;而农膜的大量使用那么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二)财政支农资金仍然存在管理部门多、投向零星分散问题。以XX县区为例,202223~202223年上级累计下到达县的财政支农资金总额到达28,570万元(不含国家设立的各项涉农补贴),年均9,500多万元,但工程管理涉及到农牧、林业、水务、农开、扶贫、财政六个部门,工程的类别在30个以上。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参与管理多、设立的工程类别多、各有各的使用范围,有些专项资金政策目标、扶持内容出现交叉重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开展进程。
(三)财政资金对农业科研投入缺乏。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很低,尤其是一局部乡镇等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收入要靠自己去创收,限制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基层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从农业推广支出结构看,人员经费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业务经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显示,农业推广机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的比例,县级平均为8∶2,乡级平均为9∶1,业务经费缺乏限制了农业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农业科研人员的教育投入也缺乏,导致基层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效劳水平与现代农业开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河北还缺乏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专门人才,国内的大专院校尚没有“有机生态循环农业〞这方面的专业。
从设施农业技术角度看。设施农业科研投入缺乏,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开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农产品的质量平安形势严峻,农药、化肥超标使用导致果蔬品质下降,动物养殖防疫、消毒设施落后,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四)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上的制约。转变农业开展方式,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但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上的短缺将成为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严重制约因素。一是村级债务严重,化解难;二是根底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限,资金缺口大;三是地方配套的压力大。由于县乡财力有限,局部支持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好政策,很多基层政府由于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不敢去争取,进而影响河北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进程。
配套资金的使用问题在“省直管县〞更加突出。由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弱化了地级市对县的财政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地级市的积极性,有可能减少其对所辖县(市)的支持和扶助力度,影响到其配套资金的到位;而省里又没有直补的政策,这样就给县(市)开展带来很大资金制约。
三、完善XX省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各级财政支农政策应大力向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倾斜。现代农业强调的是可持续开展,大力开展有机生态农业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开展力的有效途径。根据蒋高明从事的有机生态循环农业规模生产的实验数据说明:每头牛每年可消耗2.1吨秸秆,产生约150公斤净肉,相当于750公斤粮食的可食热量。扣除养殖过程中消耗的300公斤粮食,即1头牛可带来约450公斤粮食,相当于直接增产45%。另外,每头牛还产出了约5吨牛粪,这些牛粪施加到大田里,即使使用一半的化肥,还可带来2023~20%的粮食增产。在实验村使用沼气的130户,年产沼气9.2万立方米,相当于65.9吨标准煤,减少因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177.9吨;有机肥还田还将农作物固定的大量二氧化碳埋葬在耕地中。可以看出,开展有机生态循环农业,不但能够使粮食增产、土地肥力增强,还能够产生大量生物质能源,从而保证了农业可持续开展。各级财政支农政策应大力向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倾斜,减少用于化肥、农药、农膜补贴的经费,增加对有机肥、生态治虫等工程的扶持资金,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农民走有机生态循环农业道路,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开展力。
(二)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自2023年以来,XX省先后在20个县(市)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同时,还有22个县(市)自主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支持了试点县(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XX县区域经济开展。
为了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XX省应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一是以县为主抓支农资金整合,确定主导产业,明确支农资金投放重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要求,工程的实施由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财政部门负责协调和资金监督管理;二是以农业开展规划引领支农资金整合,要求试点地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十二五〞农业规划,制定年度性和阶段性工程规划,以规划定工程,以工程定资金;三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搭建平台促进支农资金整合,在试点过程中,主要是整合支持农业开展的各项支农资金,开展优势产业;四是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力度同步加大,要以存量带增量整合,也即是在预算安排时,对有关涉农部门支出存量已经安排的工程,维持不变,对到期的、过时的或效益不高的工程资金进行压减,对用途相近的进行合并、归类。
(三)财税政策要有选择地对农业科技研究予以支持。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经费和教育投入,但是支持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的内容要有选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事实证明,以美国农业为代表的“化学农业〞、“转基因农业〞对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动物与人类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开展(转基因)生物技术,并不能让农民受益,化学物质照样污染环境,地力照样得不到提高;配方施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肥问题,徒增加了种地的麻烦。因此,河北在转变农业开展方式、开展现代农业时,首先要确定要以世界什么样的农业作为“现代农业〞样板,财政政策应该支持开展什么农业技术。比方,应该以良种培育、绿色肥料研制为重点,下大力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对于在中草药根底上开发的“生态农药〞及以益虫治害虫“生态治理〞方式优先考虑、研究、试验与应用。
同时,河北财政资金应支持开展基层科技效劳,通过开展区域性(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五大措施强化农业科技效劳能力建设。通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吸引农业科技人才,增强农业开展后劲。
(四)财税政策要充分考虑县乡尤其是省直管县的财政现状。促进河北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财政政策出台时,应充分考虑到县乡的财政现状。目前,县乡财政减收增支严重。一是专项转移支付需要配套资金。如国家和省级财政对基层的投资,一般都要求当地财政按比例配套资金,工程争取得越多,配套的资金也越多,实际上剥夺了地方财政资金使用的自主权。而且越是困难的县乡,越难以保证配套资金,争取专项资金的难度也越大;二是农业税减免等政策的出台使县乡财政收入大大降低,支出却大幅增加。中央在把财力集中的同时,职能和支出责任却不断下放。目前,县乡政府需要承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根底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国防建设、行政管理等诸多责任,而且还要承担支持地方经济开展的责任,许多还是主要责任和“无限〞责任。而且下放的职能和责任通常是刚性强、支出大、管理严、责任重,对并不宽裕的县乡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从而严重限制了县乡财政在转变农业开展方式上的资金投放量。有鉴于此,省级财政对于转变农业开展方式方面的投资可以根据县乡财力的实际情况,给予区别的财税政策,对于贫困县可以要求其少配套、甚至不配套;对于省直管县也可以适当提高省级财政的支持力度。
(五)要根据经济开展阶段和区域的不同确定区别的财税政策。国际经验说明,在经济的不同开展阶段,财税补贴的重点是不同的。在经济开展的初期阶段,财税补贴的重点是促进农业生产开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随着经济开展水平的提高。财税补贴的目标逐步转向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河北的财政力量有限,加上农业根底比较薄弱,资源和生态环境制约突出。因此,现阶段应把促进农业生产开展、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产性专项补贴作为财税补贴的重点,随着河北财力的提高,再逐步提高收入性补贴标准。
另外,对于不同地区也应制定不同的财税政策。XX省地形地貌复杂,不同的自然条件导致各地在转变农业开展方式时的地位不同,如京山沿线和太行山山前平原是优质小麦集中种植区,燕山、太行山浅山丘陵区为优质苹果种植带,燕山中部是京东板栗集中种植带;而张家口、承德等地区是省内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地区等等。因此,应结合河北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农业产业布局,制定区别的财税支农政策,以更好地适应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需要。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