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省政府
年度工作
计划
省政府年度工作方案
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今年省政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坚持好字优先、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为今后五年的开展开好局、起好步。为此,省政府确定了14个方面、40项重点工作,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牵头负责领导、责任单位和协同配合单位(安排分解表附后)。具体如下: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开展
1.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年度目标。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高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到达30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2023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2023户,其中超500亿元的1户,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行业达3个。
主要措施。一是开展钢铁、水泥、家电、食品、石化等产业开展战略研究,完善和实施铜及铜材加工、煤化工等产业开展规划。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大力推进能源原材料行业的改组改造,加大2023亿元以上重大技术改造工程实施力度,推进支柱产业规模提升。引导关联产业加快集聚步伐,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二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壮大工程机械、船舶制造、输变电设备、节能环保和矿山设备等装备制造业,扩张和提升汽车产业,加快汽车产业大省建设步伐。三是实施高新技术跨越科技行动,落实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的政策,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展。鼓励和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研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加快开展现代效劳业。
年度目标。以生产效劳业为重点的现代效劳业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
主要措施。研究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开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信息咨询等生产效劳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物流园区。引导和标准住宅业开展。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开展汽车效劳、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生活效劳业,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落实促进效劳业开展的政策,对鼓励类效劳产业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根本同价。
3.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
年度目标。力争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2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亿美元,国内游客86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到达660亿元。
主要措施。加快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工程建设,认真研究北京奥运会和实施新休假制度带来的旅游商机,加强措施跟进,举办假设干旅游营销推介活动和第二届安徽旅游节。加快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旅游胜地和合肥、芜湖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大别山、巢湖、天柱山和亳州等旅游区域联动开展。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和接待效劳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产品研发力度,推出一批旅游文化精品。扩大与国旅总社、中旅总社等大旅行社和长三角地区旅游龙头企业的合作,拓展入境客源市场。
4.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年度目标。深入推进“质量兴省〞活动,稳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平安专项整治成果,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平安监管长效机制。
主要措施。实施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做好品牌培育根底性工作,坚持整治与扶持、监管与建设相结合,初步建立重要日用消费品、食品等生产企业全过程的监管链条,建立起产品质量和食品平安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平安监管网络。进一步整顿和标准市场经济秩序,深化药品市场整顿标准工作,强化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企业的动态监管和现场检查,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管长效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药品监督网络。
5.保持价格总水平根本稳定。
年度目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力争控制在20xx年实际涨幅以内。
主要措施。落实促进生产、加强流通、保障供应的各项措施,保障粮食、蔬菜、肉类和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完善重要商品储藏制度和价风格节基金政策。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完善价格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控制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调整。加强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完善和落实因根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方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年度目标。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更多的创新要素在安徽集聚,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安徽转化。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全省专利申请量增幅力争到达25%以上。
主要措施。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启动第二批创新型企业试点,重点支持50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加强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二是加快重点领域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突破。重点实施11个重大科技专项,抓好与国家联动的重大工程实施。三是培育自主创新品牌。重点围绕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等战略性产业,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产学研联盟。四是加强创新效劳体系建设。在现有根底上,在合肥谋划组建科技效劳和成果交易平台,努力使国际国内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我省交易和转化。筹建两院院士(安徽)工作办公室。落实国家和省已出台的支持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的政策措施。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探索建立科技金融合作新机制。推进与XX市共建创新创业综合效劳中心,构建全省创新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创新的经验交流和推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健全促进官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机制,力争在创新能力建设上实现更大作为。
7.推进以合肥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年度目标。以合肥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取得重要进展。
主要措施。深化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突破行政区划局限,把试点市建设与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整合创新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谋划和争取建设以合肥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召开第五次省部会商会议,争取召开第二次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会议。指导“芜马铜〞和“两淮一蚌〞实施区域科技开展规划,继续实施“富民强县科技工程〞和“一把手科技工程〞。
三、加强农业根底建设
8.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年度目标。粮食总产2800万吨,与上年持平。油料总产260万吨,增长16.8%。肉蛋奶总产570万吨,增长3.6%,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主要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将粮食生产与淮河治理统筹考虑,加快推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重点抓好600万亩小麦和120230万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建设。促进油料生产开展,引导棉花生产布局调整,启动玉米振兴方案和新一轮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认真落实生猪和奶牛生产扶持政策,组织实施生猪产业开展“462〞方案,力争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和根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9.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
年度目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5%,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50元以上。
主要措施。完善农业主导产业开展规划,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创立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个。出台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力度,打造资金支持平台,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2023.完善农村社会化效劳体系。
年度目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2300个,完成全国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工作。
主要措施。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开展农产品收储运和农资配送效劳。积极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加强良种、市场信息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重点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四、推进区域协调与合作开展
11.加快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建设。
年度目标。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协作进一步加强,根底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
主要措施。建立城市群建设协调机制。编制实施省会经济圈规划,推进合肥区域性中心城市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支持和促进合肥与淮南、六安、巢湖等周边地区一体化开展。以沿江联动、跨江开展为取向,推动皖江城市带和产业带开展,加快根底设施共建共享,促进芜湖与马鞍山同城化开展。以资源深度开发、产业联动开展和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大力培育沿淮城市群,推进皖北地区加快开展。
12.支持县域经济开展。
年度目标。县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主要措施。研究制定县域经济分类考核方法,总结完善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促进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市、区)用好政策,继续实行县级税收增长和财政强县奖励政策,增强县域经济开展活力。加大对老区、库区、山区、江淮分水岭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的扶持力度。筹备召开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开展会议。
13.根本完成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年度目标。按照国家规定的进度要求,年内根本完成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
主要措施。开展根底研究,完成38个子课题研究,制定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大纲,确定各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开展方向、政策框架等。积极开展财政、投资、产业等配套政策研究。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五、加强重大产业和根底设施工程建设
14.强化重大产业工程建设。
年度目标。产业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全年“861〞行动方案制造业投资达730亿元,制造业投资占总投资的30%以上,新增工程储藏规模2022亿元以上。
主要措施。开工建设奇瑞量子合资汽车、江汽轿车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12条大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淮化60万吨甲醇等工程,力争开工建设马钢300万吨板卷工程,加快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安庆林纸一体化、罗河600万吨铁矿建设等工程,建成马钢硅钢生产线、丁集煤矿、华电芜湖电厂等工程。抓紧谋划储藏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重大工程,充实提升“861〞行动方案工程库,加强工程前期工作,着力解决工程用地、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新开工工程管理联动机制。
15.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年度目标。加快以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内河航道为重点的综合运输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等级。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99亿元,力争新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里程400公里;完成水运根底设施投资15亿元,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主要措施。全线建成合淮阜、沿江、安庆至景德镇、黄塔桃高速公路和合武铁路安徽段,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宜城际客运专线、合肥新桥机场、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和泗许高速公路安徽段、芜申运河等工程,做好望江至东至长江公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