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延安文艺座谈会鲁迅的态度忧思与期望――北京语言大学“鲁迅座谈会”侧记.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延安 文艺 座谈会 鲁迅 态度 忧思 期望 北京 语言 大学 侧记
延安文艺座谈会鲁迅的态度【忧思与期望――北京语言大学“鲁迅座谈会〞侧记】    10月21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比拟文学研究所主办的“鲁迅座谈会〞在该校举行。座谈会由高旭东主持,他说:鲁迅研究界是中国所有文学研究领域中最泥沙俱下的一个,其中精英与糟粕共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似乎谁都可以对鲁迅说三道四,甚至鄙视鲁迅以显示自己的高超。但这并不能遮掩鲁迅文学天才与思想巨人的光辉。他感到研究鲁迅就像开矿,越是挖掘就越感到矿藏的丰富。譬如最近有人谈鲁迅与城市文化,这个题目有点空洞,但是具体到鲁迅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关系,就大有可研究的。鲁迅说,上海近商,北京近官,其实直到现在仍然如此,北京的出租汽车司机一旦翻开话匣子就可以给你讲半天的“天下大势〞,而上海的文人不谈股票房地产的就不多。孙玉石认为“鲁迅与北京〞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题目,但是过去的研究仅仅局限于鲁迅与北京的某个单位的实证考据,缺乏对于鲁迅与北京的深层文化关系的研究,譬如陈方竞教授从浙江望族文化的角度探讨鲁迅的著作,就很有学术价值。甚至作家群的生成,都跟地域的文化积淀有关系。在这个根底上再来谈鲁迅和北京,从鲁迅的创作高潮、起伏和他文体的转变这个角度进入他和北京、上海的关系,就能更为深入。张恩和认为,急躁的时代衍生了急躁的批评。他甚至认为,中国人可以不读孔子,但不可不读鲁迅。因为鲁迅是属于现代的,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中国的现代之路,探讨建立中国人的现代性,呼吁中国人成为张扬个性的现代人,而不是传统重压下的奴性不脱的人。现在的中国也许有先进的科技,但却没有鲁迅一直提倡的现代人文精神,我们身上的奴性的东西还是太多。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文化巨人,我们不能轻易地糟蹋他。张教授的话引起了鲁迅博物馆王世家研究员的共鸣,他说我们对鲁迅的珍爱甚至还不如日本人和韩国人。他们以为我们国家出了一个鲁迅是我们的荣耀,而我们中的有些人却还在诋毁他,实在是可悲的事。阎焕东谈了“复原鲁迅〞的问题,首先他认为“复原鲁迅〞是个不可能成立的命题。因为历史无法复原,活生生的鲁迅只存在于历史当中,而历史又不可能倒退。其次,他坚持认为鲁迅的革命性、意识形态性是他本身就具有的,不是研究者强加的。把鲁迅平凡化、日常生活化只会把鲁迅简单化,不仅无益于对他更深刻的理解,反而抹杀了他的伟大之处。孙玉石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认为应该把做学者的角色和做社会批判者的角色分开,不赞成通过学术来做社会发言,也不赞成把鲁迅用作社会批判的工具。他把这种做法叫做实用主义的研究。还有一种就是过度阐释,虽然不用鲁迅来批判社会,可是却超越了鲁迅文本的界限,把自己主观的东西加进去。他批评一本把野草说成是关于鲁迅爱情的书,认为书的作者太主观、阐释超越文本太远。他希望与会的比拟文学博士与硕士们做一些拓荒性的工作。鲁迅的译文与其创作的数量相当,曾经有一个版本的鲁迅全集收有10卷创作、10卷翻译。对于比拟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鲁迅的译文正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作为懂外语的新一代年轻人,如果研究他在翻译的过程中怎么思考、怎么吸收、怎么选择一些具体的文本,他的创作和西方的关系等等,就可能使之前的鲁迅研究更加深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