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中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总体复习资料新人教版选修1.docx
下载文档

ID:1392917

大小:54.57KB

页数:2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总体 复习资料 新人 选修
历史上严重改革回眸 一、导 读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革命、改革、战争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不管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消费力的开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二、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革命(暴力) 1、历史上严重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法国大革命(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4)中国的辛亥革命 (5)新民主义革命 革命是由暴力打造的,是用鲜血铸就的,它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用暴力来夺取国家政权,同时往往伴随着国家政权的更替,从而产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的宏大变革。 2、严重革命的根本缘故:消费力和消费关系之间、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结果。 3、根本目的: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 4、领导力量和方式:由下层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三、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改革(和平) 1、历史上严重改革: (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 (10)中国的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 2、根本缘故:旧的消费关系(社会制度)阻碍消费力开展。 3、根本目的、本质:是在旧制度的根底上,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开展,从而维护本人的统治,解放和开展消费力。 4、领导力量和方式: 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四、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乱。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纳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3、根本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稳固本人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4、对消费力阻碍不同:改革由于采纳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良,因而,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消费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开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而革命必定对国家机器,对社会消费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定要对国家机器、消费力等进展重建,因而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历史上严重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1.改革的定义 改革指对旧有的消费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开展的强大动力。 因而,也能够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2.改革的分类 ①从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展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消费关系和上层建筑进展完全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看: 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③从性质看: 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交融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3)稳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3.改革的本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展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认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习惯不断变化的时代。 4.改革的缘故(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咨询题。当这些缺陷造成非常大社会阻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消费关系或上层建筑不习惯新的消费力或经济根底的开展的需要。 详细来讲,这些缘故大体能够表述为: ①旧的消费关系阻碍了社会消费力的开展; ②顺应历史开展潮流或社会开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风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开展; ⑤民族危机严峻 5.改革的过程 不否认过去那么改革无从开场,完全否认过去那么社会进入宏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乱,消费下降,因而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认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6.改革的结果 ①成功:特别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连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外表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能够维持非常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7.改革成败的缘故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开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缘故。 ②看力量比照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能够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定会损害局部人的利益,必定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真知灼见和坚决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留意:推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是改革是否到达了预期目的。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到达了预期目的,有利于国家开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么样,改革都能接着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8. 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开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定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深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真知灼见和坚决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方式,必须详细咨询题详细分析,走有本人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严重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历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开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9.评价改革的标准 关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 1、坚持社会开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4、注重历史开展必定性与偶尔性的关系; 5、留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6、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推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7.推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到达的目的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到达了预期目的。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严重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展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那么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习惯或者违犯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开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根本确实信或否认。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10.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由于: 王朝初期: ①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开展经济,局部调整消费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 ②统治者能汲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 ③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权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 ④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展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定会遭到旧制度和旧权力的坚韧抵抗。 11.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艰巨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权力剧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遭到猛烈冲击,旧权力的利益遭到阻碍,新旧权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化成生死比赛,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 多样性: 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依照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展改革。 三、严重改革简要回忆 强国之路的古代: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从革命到改革的现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新时期改革 从改革到革命的近代: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中国 社会 历程 20世纪两种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斯大林方式、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苏等国家的改革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走向民主政治的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世界 (一)奴隶社会的改革 1.梭伦改革 背景: ①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对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截了当缘故) 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根底)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中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 措施 内容 阻碍 公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将广阔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构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那么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照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场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阔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减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场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治理中来 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讯权的长期垄断 鼓舞开展农工商业,倡导节省,反对奢侈 大大推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开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根底 评价: 积极性:①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开展,为雅典经济开展制造了条件。②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根底(最重要),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局限性:他的中庸原那么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完全性①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剩余仍得以续存。②贵族凭借血缘门第,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③享有公民权的人在其人口中只占十分之一。因而,它的民主政治本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特点:“中庸〞(“折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