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发展
现代农业
推进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若干意见
开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中发(x)1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把握全局,充分认识开展现代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1.开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开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客观要求。x年,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明显加强。但是,必须看到农业根底设施薄弱、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根本状况并没有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根本局面并没有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失衡、差距拉大的根本态势并没有改变,农业农村开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因此,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继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开展水平,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科学开展的新局面。
2.开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根底。建设新农村,首先必须抓好生产开展。生产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才有雄厚的物质根底。无论是提高农民种粮效益,还是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无论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都必须加快开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开展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开展理念引领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逐步走上经济高效、产品平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开展道路,从而提高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3.开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有利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根底,也有利于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导到生产开展上来。突出开展现代农业这个重点,并不是无视和放松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工作,而是要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开展新产业、形成新机制、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气、培育新农民、创立好班子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农业特色化、农民知识化、经营产业化、村镇生态化、管理社区化,努力提升基层班子战斗力、提升乡镇综合开展能力、提升农村文明和谐程度,全面加强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
二、加大统筹力度,建立“三农〞投入保障机制
4.大幅度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要按照“四个倾斜〞,即新增财力继续重点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的要求,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切实做到“三个明显高于〞,即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两个重点转向〞,即根底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开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两个主要用于〞,即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一个加大〞,即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
5.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逐步增加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的奖励补助,增加农田水利、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增加对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用于直接补贴的资金到达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建立化肥淡季储藏制度,平抑市场价格,维护农民利益,保证市场充足供应。继续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6.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民在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增加生产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平。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法,政府对“一事一议〞建设公益性设施实行奖补制度。对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各级财政可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支持。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方法,吸引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对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7.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农机平安生产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开展农业保险,采取财政资助等方式,探索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对农户参保给予保费补贴。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三、积极开展现代农业,壮大农业产业体系省委、省政府文件
8.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要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经营产业化带动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投入科技化。实施农业产业化“十百千工程〞,培育2023个销售收入超2023亿元的龙头企业,20230个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202300个“一村一品〞示范点。加大农业开放度、招商选资力度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开展。要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投入渠道,争取更多的扶持工程。各级财政要安排扶持农产品加工补助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标准“公司+农户〞生产组织形式,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9.开展特色农业。各地要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开展各种物质、非物质产业,加强规模相对集中、市场相对统一的块状或带状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把优势农产品、地方特色产品和乡村旅游业等培育成为区域主导产业。重视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集中力量抓好4个国家级、57个省级名牌农产品和24个县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一村一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方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乡(镇)村。
2023.开展健康养殖业。大力开展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场户,加快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步伐,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实行养殖小区补贴,扩大畜牧良种补贴规模和品种范围。加大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力度,健全重大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水产养殖业要积极推进可养水面资源合理利用,推广优良品种和生态养殖,加强水产养殖品种病害防治,提高健康养殖水平。
11.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继续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的要求,切实加强农田根本建设,加大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确保耕地面积和根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建设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高产稳产的标准化农田,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粮食稳定开展。鼓励农民多施农家肥,着力提高土壤肥力等耕地内在质量。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种子、植保和粮食丰产科技等工程,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提高农民种粮效益。
12.推动生物质产业开展。制定有利于生物质产业开展的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农林生物质产业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荒山、荒地、气候等资源,开展生物质原料林基地和原料作物种植。实施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大力推广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推进生物质能源、有机肥、秸秆养畜和食用菌产业开展。
13.加强农业可持续开展的支撑体系建设。围绕到202223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到达63%的目标,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大力开展平原和高速公路沿线的植树造林,切实抓好退耕还林、长防林、血防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扩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继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流域治理,切实加强鄱阳湖湿地及“五河〞源头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积极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增加集约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的投入,扩大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实施范围,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小水电代燃料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4.加强农田水利灌排体系建设。切实抓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根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中小灌区工程建设,搞好末级渠系改造,启动对全省1—5万亩圩堤的整治加固。加强丘陵山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滨湖地区的排灌设施改造,抓好小微型水源工程、田间灌排设施和机耕道建设。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有效方法。
15.加强农业物质装备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提高农机跨区域作业水平。制定有利于新型农用工业开展的支持政策,积极开展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化农药、生物降解农膜及多功能农业机械等新型农业投入品。优化肥料结构,加快开展适合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特点的专用肥、缓释肥。加大新农药创制工程支持力度,推进农药品种更新换代。加快运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大力实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和“千村百镇〞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工程,办好x新农村建设网,构建延伸到县乡的农业信息效劳网络。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建立农业气象灾害警报信息效劳网络。积极发挥气象信息、“信息田园〞农村综合信息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效劳的作用。
16.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效劳体系建设。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开展。加快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交易标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和标准木竹交易市场和林权流转市场。加快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农村商务信息效劳〞和“万村千乡市场〞等工程。构建以农副产品流通、农资连锁经营、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经营效劳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现代流通效劳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积极支持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确保为农民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等信息效劳,改善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的市场环境。进一步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搞好对农产品出口的信贷、保险和检验检疫效劳,加快农产品出口的通关速度。大力开展农村各类流通效劳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支持粮食、供销、商贸、邮政、通讯、医药、文化等企业积极开拓农村市场。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平安法,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平安标准体系。继续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和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平安监管力度,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平安的市场效劳。
17.加强农业科技效劳体系建设。充实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形成以农技推广人员为纽带、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着力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对农民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术指导和效劳,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继续发挥好农科院、林科院、农业大学以及有关院所的作用,加强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鼓励科研人员直接参与重点技术的推广普及,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启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18.加强农村实用人才体系建设。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快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每县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