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型
薪酬
体系
设计
新型薪酬体系设计
曹凤云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 1145(2022)01- 139- 02
摘 要 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盈利,在各种职位薪酬、技能薪酬、能力薪酬等薪酬体系之间进行摸索选取,但是在拍板时,又会出现各种担忧:员工会不会出现温水煮青蛙一般不像当初一样卖力,会不会自己的评价体系不是很完备,会不会让员工感到升职加薪无望而选择跳槽,会不会比市场平均工资低就难以留住员工、比高于市场平均工资员工就肯定不会离开等等。而认领时薪酬体系将会消除这些企业家的顾虑。
关键词 薪酬 认领式薪酬体系 工作
现有薪酬体系在开展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之间寻求平衡,让双方都可以得到长远的开展,所有的薪酬体系设计几乎皆站在企业角度进行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来实现组织目标(老板的目标),但无论哪一种薪酬体系,正如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一样,都有其各自的弊端存在。
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盈利,在各种职位薪酬、技能薪酬、能力薪酬等薪酬体系之间进行摸索选取,但是在拍板时,又会出现员工会不会出现温水煮青蛙一般不像当初一样卖力、会不会自己的评价体系不是很完备、会不会让员工感到升职加薪无望而选择跳槽、会不会比市场平均工资低就难以留住员工、比高于市场平均工资员工就肯定不会离开、工资发的少员工会不会有意见、工资发的高员工会不会不卖力等等顾虑,而认领时薪酬体系将会消除这些企业家的顾虑。
所以本文想换个角度,尝试一种新的薪酬体系——认领式薪酬体系。
一、认领式薪酬体系概念
认领式薪酬体系,即由企业将工作划分并明码标价,由员工或團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认领,完成工作即可得到对应的薪酬,完不成将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不同于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方式更贴近于合作关系,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合作。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朱丽叶特·肖尔(Juliet schor)在写过度劳累的美国人一书时,曾做过调查发现,在1972年到1992年之间20年的时间里,美国人每人每年的平均工作时间增加了一个月之长,[1]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曾经设想过一种自由组合的社会形态:每人都以自由职业者的状态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从社会上获得自己所需。
另外,其实社会上不同人群对薪水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单亲家庭来说,个人所需比双职工家庭要多得多,年轻人和中年人以及老年人对于薪酬的需求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如果只按照岗位、能力、技能来评判薪酬水平的话,显然是不全面的。而且,不同的人对于工作时间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想要工作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为什么工作一直只能由雇佣者决定、以金钱作为回报呢?如果员工喜欢休息,为什么不能多给一些假期?假设将减少工作时间作为员工的一项权利,就可以打破每位员工只有一个雇主的长期管理,员工不应该被视为贴上标签的蛋糕,完全属于雇主一人。当员工不再是工作的机器,返回来去做工作的主人时,这一切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认领式薪酬体系的愿景
运用这种薪酬体系,企业与员工之间不再是固定的雇佣关系。企业领导对员工不再会产生失业的威胁性,员工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将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来赢得社会和他人的尊重。
现今,员工对工作岗位往往没有选择的权利,大局部人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谋得一份能做得来的工作,在企业中做一个的没有思想、没有自由的螺丝钉,即使身怀才能,如果遇不到伯乐,虽志在千里,也只能老骥伏枥。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一下对工作的态度。自人类出现,以打猎为生,人类学家理查德·李(Richard B.Lee)曾经花十五个月的时间调查喀拉哈里沙漠的布须曼人,他们是南部非洲和东非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一直过着狩猎和采集生活,他发现族内的成年人每周最多花两三天的时间需寻找食物,运气不好时,会放弃狩猎,然后和邻居聊天跳舞。[2]同时,也有很多证据说明,原始人类生活并不像之前所说的那么凄惨。经过几千年的开展,在当今文明社会,休闲娱乐已经成了奢侈品,人人为了工作放弃娱乐休息,甚至放弃与家人团聚,工作已经通过网络和 渗透到我们全部的生活之中。慢慢的,“工作〞正在慢慢失去他本来该有的意义,“生活〞成了人活着最大的梦想。我们对于“工作〞的认知是否已经失去的它原来本该有的意义?
通过自我认领工作的方式,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性减少,任何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包括对企业的选择以及对工作岗位的选择,员工可以通过认领多项工作来拿到更过的薪酬,也可以认领少量的工作,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可以选择上午的工作,也可以选择下午的工作或者是晚上的工作,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去赚取生活费,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工作,去休闲度假。人生的意义不该被设为在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更不该以赚取更多的财富作为成功的标志,作为世间的生灵,即使我们无法回到圣经中的伊甸园,也应该尝试着去感受世界所带的美好,没有人有权利去干预个人的事情,工作,应该作为每个人生活的一局部,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此后,员工的开展与企业开展解绑,不再受制于企业领导者。社会上的企业从一个个独立的企业变成一块块的业务开展领域,从横向开展变成纵向开展,每一个企业的道德水平与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开展,一些素质不高的企业会尽快被社会淘汰,留下秉承坚持道德底线的企业,使他们得以长久开展,这更加有利于国家经济开展,匠人精神重现,提供出更加优质的产品,良好的防止了个别企业在利益面前丧失道德的现象,这也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三、认领式薪酬体系具体实施过程
(一)由企业对企业目标进行分解,划分成为假设干不同的工作,根据实际标明将会支付的薪酬
此时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体系构成,有着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展目标,即我要做什么,需要分几个步骤来完成。以一家生产企业为例,生产企业主要讲原料加工为成品进行销售,原料进工厂以后,需要工人搬运卸货,经过初步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等屡次加工,然后灌装,打包,装车。可列出其中的生产时间表见表1。
(二)向社会或者企业内部人员公开竞标,企业根据对竞标者的调查了解以及所出的报酬标准选择适宜的人员
企业将上述内容发表在特定的网站上,这个特定的网站应该是在認领式薪酬体系建立之前在公共资源平台性质的一个公共网站,平台上的工作由社会各界以及企业内部人员竞相选择,假设有意向可在平台作为竞标人进行竞标,竞标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报酬来获得这份工作,也可以要求企业提高报酬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企业对竞标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可参考他们以往工作完成情况来预估他们的能力,选出自己满意的竞标者达成合作意向。
(三)中标者完成工作后,由企业验收合格并支付相应的报酬,双方给予对方实际评价
双方完成合作之后,给与对方总结性评价,双方都有权利解除合作关系,各自寻找下一个合作者,当然也可以继续合作。双方都要重视对方对自己的评价,这会直接影响到各自的信誉,影响到以后的开展。信誉过低的企业将面临淘汰,信誉过低的员工将面临工作自由选择度的降低以及薪资水平的降低。
四、认领式薪酬体系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一)工作无人认领,出现环节脱钩现象
这种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对症下药。一是由于企业所提供的薪酬过低,员工不愿意认领;
二是由于企业信誉过低,无人愿意认领;
三是由于企业对工作结构及报酬划分不合理,导致所有人都去争抢其他环节的工作。此时,企业应当从自身以及工作结构划分着手分析,适当调整工作结构或者是工作薪酬。假设是因为企业信誉过低,员工和群众对其失去信任,企业就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重新赢取信誉了。
(二)由于认领式薪酬结构的产生,企业无需花大价钱用于员工培训上,就可以选取到有经验的员工来进行合作,从而导致局部技术岗位人手缺乏,供不应求
此时,按照经济学原理,供不应求时,有相关技术员工的价值就会提高,薪酬也会提高,于是,便会吸引其他人来自己学习此类技术,使薪酬水平逐渐下降,直到供求相抵到达正常水平。所以,即使没有企业的培训,员工也会自觉去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
(三)自由职业者在当今社会,无法享受到一些社会福利
比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所以大局部人会选择依附于一家企业,而这样的话,也就使认领式薪酬体系无法到达它的最正确效果。有经济就会有市场,所以,当认领式薪酬体系实施,社会上会自然而然产生为这些自由职业者效劳的企业,暂且称之为任性企业,自由职业者可以选择一家企业,也可以选择任性企业,每月的薪酬只要到达任性企业所要求最低标准,同样可以享受到社会上的各种福利。
五、结语
笔者通过观察社会群体,以及身边的同事,发现“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又爱又恨的词语,我们不得不依赖他,去谋取生活所需,但它也让我们慢慢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休假时,我们不敢放下 ,与家人聚餐时,我们不敢放下 ,即使连睡觉,都要把 铃声调大, 那一头紧急的或者不紧急的情况总是时不时跳出来打断我们的生活。我们成就了工作,但工作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化为了工作的奴隶。所以,在清醒的时候,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工作的初心,活着不是为了成就工作,但工作是为了成就生活。希望通过认领式薪酬体系,让我们成为工作的主人,好好享受生命带来的美好,有时间去看看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朱丽叶特·肖尔(Juliet Schor).过度劳累的美国人(The Overworkd American),Basic Books.这种断言基于1969—1987年见的劳动力统计数据.1992.
[2]理查德·李(Richard B.Lee)与厄文·德·沃雷(Irven De Vore).喀拉哈里的猎采者:对昆桑部落及其邻居部落的研究[M].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