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教师
学习
贯彻
十三
规划
思路
心得体会
参考
范文
教师学习贯彻十三五规划思路心得体会参考范文
时间:2023年x月x日
在党的十六大、十九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底上,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向广阔人民群众描绘了一幅更加美好、幸福、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图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开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开展,才能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根底。“十三五〞规划建议依据十九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开展目标,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出发,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的目标要求,重申到202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在经济开展上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按既定目标坚决前行的战略定力和战略眼光。据测算,实现“两个翻一番〞目标,我国未来五年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6.5%以上,而从经济增长潜力看,未来五年实现平均7%左右的增长是可能的。因而,“中高速增长〞可以说不是一个绝对的平均数,而是一个增长的合理区间。
从“十三五〞规划建议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表达看,“两个翻一番〞绝不是单纯的数量概念,而是建立在“提高开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根底上〞和“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的翻一番。与十九大提出的目标要求相比,“包容性〞的提法替代了已有的“协调性〞,增加了“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这意味着,“两个翻一番〞的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了,体现了科学开展、协调开展的理念;意味着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开展,不是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开展,而是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成果的开展,是城乡区域协调、经济社会协调的开展,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开展。此外,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的经济增长目标新要求还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开展空间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开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开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效劳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三是消费对经济增长奉献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四是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这些新要求,从不同角度体现出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增长新趋势的科学把握和对经济开展规律的新认识。
为了实现新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着眼于破解经济开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真正把推动经济开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开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开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开展成果,“十三五〞规划建议不仅强调要实现十九大确定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目标,还鲜明提出要让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新的目标要求,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描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的主要标志是:就业比拟充分、公共效劳体系更加健全、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及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特别是“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富有新意的是:第一,首次把“公共效劳体系更加健全〞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把公共效劳体系的涵盖范围明确为“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同时对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的目标要求以“水平稳步提高〞作了新的表达。第二,关于教育现代化目标,从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新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第三,首次明确提出扶贫攻坚的三个具体目标,这意味着,到2023年现行标准下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将摆脱贫困。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开展史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目标高远,任务艰巨,正所谓“樱桃好吃树难栽〞。要在未来五年让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特别是要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必须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要应对出现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效劳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既要守住底线,健全以保障根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又要突出重点,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通过精准扶贫保证未来五年间每年14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脱贫;一方面要加快完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各项制度,另一方面要引导预期,使广阔人民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把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方向转化成人民群众自我奋斗的目标。
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的小康,更是精神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强盛为根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十九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根底上,提出“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新要求:第一,把“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提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的要求。第二,首次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风气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气更加浓厚〞作为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第三,在强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同时,首次把“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作为衡量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第四,在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提出了让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的新要求。
从现实看,要把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面临不少挑战。比方,一些领域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国家文化软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文化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稳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底。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对照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可以说“十三五〞规划建议把相关的目标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一,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要求。十六大报告的提法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十九大报告的提法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到“明显改善〞,再到“总体改善〞,说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新要求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未来五年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目标定位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第二,首次提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绿色开展水平上升〞,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开展〞确定为关系我国开展全局深刻变革,从而“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五个开展理念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强调绿色开展,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第三,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出了“大幅提高〞和“大幅减少〞的更高要求。我国是一个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和供应水平偏低的国家,把“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确定为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意义;面对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严峻形势,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作为目标,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意义。第四,首次把“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纳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体系,明确把碳排放“强度〞控制要求上升为碳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对于我国来说,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面对日趋加大的碳排放压力,加强碳排放控制已刻不容缓。把碳排放控制从“强度〞控制调整为“总量〞控制,难度加大,是一种自我加压,但“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将使全面小康更有质量,使全面小康社会的色彩更加亮丽。第五,首次提出“生态安全屏障根本形成〞新的目标要求。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开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适应可持续开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此,必须坚持绿色开展理念,走绿色开展之路,加快推进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以有力措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并单列出来,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一个突出亮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更加全面。
从一定意义上说,全面小康社会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的社会。早在2023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标准、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此根底上,“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具体化,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根底性制度体系根本形成〞这一新的目标任务,并从多个层面把“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一步描述为: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法治政府根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体现了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民主和法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根底性制度,民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主要标准是“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法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主要表现是“法治政府根本建成〞,而“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受到有效保护〞那么是全面小康社会根底性制度体系根本形成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本形成必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的目标要求,拓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的内涵,意义重大。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必将为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有力支撑。诚然,上述目标要求的实现,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甚至可以说改革深化到什么程度,各方面制度就完善到什么程度。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决战决胜,离不开目标指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就是展示前景、凝聚民心、激发斗志、催人奋进的旗帜。我们党带着全国人民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的新号角已经吹响。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不懈奋斗,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