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康复
科三基
培训
总结
推荐
XX年康复科三基培训总结[小编推荐]
2023年我科实行每月进行一次三基知识的培训,并组织理论、操作考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加强了护理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在基论知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气氛也非常浓厚,并形成了相互学习的风气使护理人员在业务上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中考试成绩全部合格。但康复科专科性较强,在以后的三基培训上多加强对专科知识的根底培训及专业培训,以更好地让护理人员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更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三基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现将2023年总结如下:
1、为加强稳固护理人员医学根底知识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全年共参加科室业务及相关知识学习12次;护理根底知识培训12次,中医康复专科知识培训24次。
2、每月进行一次根底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12月份组织全员进行五项中医护理操作考核,通过中医专科护理理论及操作的培训,,使全科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在中医标准示范单位复审中得到中医护理专家的一致好评。
3、为强化各层次护理人员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培养应对各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的救护能力,有方案的组织进行全员应急预案的培训及演练4次,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12次,合格率20230%。
4、全年共选送1名护理骨干到XX省中医骨科医院进修,疼痛专科护士培训人3人次;护士长参加省级、市级康复年会各1
次。
通过对我科护理人员三基培训,建立了一支学习型的护理队伍,动并提高护理标准化管理的贯彻实施。大家在三基培训中比学赶帮,积极认真,充分展示了我科护理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和风采,使全科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根底知识及根底护理工程培训,标准及提高根本技术操作水平,通过培训,使各项操作更加标准化、流程化、标准化,到达护理操作质量的持续改良和提高加强急救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及急救水平,保证病人平安,为今后的急救工作打下坚实有效的根底。
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大家都利用休息及上下夜班时间进行练习,唯恐在考核中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表达了护理人员以工作为重,努力进取,勇于争先的精神。三基培训,强调的是根本知识及根本技能、根本理论的掌握,通过考核进行练兵,通过考核标准标准,通过考核使大家认识到各项技术操作的缺乏之处
三基培训,一方面强调医疗效劳的标准化,更强调护理效劳的人性化。要求在各操作环节中,真正表达对人的关心和保护,强调护患沟通及病人的舒适满意,操作中如何提高效劳意识及效劳艺术,从满意效劳到达感动效劳和卓越效劳,以到达在临床工作中的和谐护患。
通过三基培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1、全院业务学习不主动,参加培训学习不积极。
2、新入科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抓的不紧,对低年资护士指定的带教老师未能认真落实指导工作。
3、年轻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对适应医院的快速开展有明显差距,技术培训仍要长期进行,标准化的操作标准的实施更是一项人人参与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今后的培训学习中,将针对这些缺乏的方面学习和培训
第二篇:康复科三基(模版)康复科第一章根底理论
参考答案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根底、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标准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2.社区康复。指在社区层次上采取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利用和依靠社区资源,使残疾人能得到及时、合理和充分的康复效劳,改善和提高其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3.残疾。残疾是指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这些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4.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合称为一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的功能按全或无定律进行。同一块肌肉的运动单位越多,动作的精细程度越高。同样,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越少,动作的精细程度也越高。
5.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时,肌肉张力增加,长度不变,不引起关节运动。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性运动。
6.等张收缩。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运动时肌张力大致恒定,肌纤维缩短,引起明显关节运动。等张收缩分为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等张收缩又称为动力性运动。
7.等速收缩。肌肉收缩的速度保持恒定或产生匀角速度的关节活动。
8.最大耗氧量。运动时消耗的能量随运动强度加大而增加。随着运动强度的加大,摄氧量到达最大而不再能增加的值,称为最大摄氧量(vo2max)。
9.突触。突触是神经传导系统中最根本的单位。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一个突触小结。
2023.运动终板。是指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与肌肉接头部位形成的突触,它是将神经兴奋性传递到肌肉的重要部位。
11.反响。是中枢神经系统高位和低位中枢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促进、制约的方式。神经元之间的环路联系是反响作用的结构根底。反响活动有2种,即使原有活动加强和持久的正反响和使原有活动减弱或终止的负反响,起到促进活动出现、保持活动适度、防止活动过度的作用。
12.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其周围的肌梭受牵拉后将兴奋传人脊髓,引起受牵拉肌肉的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13.屈肌反射。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以引起关节屈肌收缩及伸肌松弛,称为屈肌反射。屈肌反射的作用是保护肢体,防止伤害性刺激对其损害。
14.对侧伸肌反射。当对皮肤的刺激到达一定程度时,那么在屈肌反射的根底上出现对侧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是姿势反射中的一种,在行走、跑步时有支撑体重的作用。
问答题
1.康复的根本内涵包括:
(1)综合协调地采用多种措施(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措施)。(2)以残疾者和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3)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4)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2.康复医学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指预防可能导致残疾的各种损伤或疾病,防止发生原发性残疾的过程。(2)二级预防:指疾病或损伤发生之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防止发生合并症及功能障碍或继发性残疾的过程。
(3)三级预防。指残疾已经发生,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防止残疾恶化的过程。主要措施包括通过积极的功能训练,改善或提高患者躯体和心理功能;通过适应、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提高患者生活自理和自立能力,恢复或增强娱乐、工作和学习能力;通过职业咨询和训练,促使残疾者重返家庭和社会。
3.康复治疗的根本途径:
(1)改善:通过训练和其他措施改善生理功能。(2)代偿:通过各种矫形器和辅助具,使减弱的功能得到放大或增强。
(3)替代。通过某些器具,替代丧失的生理功能。
4.康复治疗学的主要内容。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工程、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5.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
(1)肌肉横断面。肌肉横断面与肌力成正比。
(2)肌肉初长度:指收缩前的长度。当肌肉被牵拉至静息长度的1.2倍时,肌力最大。(3)运动单位募集:指运动时运动神经元发动及其所支配的肌肉纤维的兴奋和收缩过程。运动单位募集与肌力成正比。
(4)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5)杠杆效率。肌肉收缩力受运动节段杠杆效率的影响。
6.运动时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维持运动中血糖的稳定。
(2)有利于乳酸的利用,防止乳酸中毒。(3)促进脂肪氧化分解供能和氨基酸代谢。
7.肌糖原在运动中的生理意义。(1)是运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运动时在耗氧量等同的前提下,利用糖的氧化产生更多的能量。(3)耐力运动时由于肌糖原大量排空,可释放出结合水,对维持运动过程中水的代谢、满足体内某些生化过程进行和防止脱水有积极意义。
8.运动中脂肪酸氧化的生理意义:
(1)安静时的能量供应,大约50%的血浆ffa在流经肌肉的过程中被吸收利用。(2)长时间的运动中,血浆ffa在骨骼肌的供能中起着关键作用。
(3)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骨骼肌摄取血浆ffa有限,此时作为供能作用的意义不大。
9.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1)酮体是ffa的特殊运输形式。(2)参与脑和肌肉的能量代谢。(3)参与脂肪发动的调节。
(4)血、尿酮体是体内糖储藏状况的评定指标。
2023.突触的传导过程。神经元兴奋后产生的动作电位向神经末梢传递,使神经末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化学递质,这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邻近神经和肌细胞膜(突触后膜)的膜通透性和膜电位,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了足够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细胞去极化到达足以引发细胞动作电位的阈值时,一个电化学信号(动作电位)就由一个细胞传播到下一个细胞,导致了兴奋的传导和扩散。
11.浅感觉主要包括痛、温、触觉。浅感觉传导通路。头部以下躯体浅感觉一脊神经后根一脊髓后角换神经元一神经交叉到脊髓对侧一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及脊髓丘脑前束(轻触觉)一丘脑。
12.深感觉主要包括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是接受身体活动刺激的末梢感觉器,主要分布在骨骼肌(肌梭)、肌腱(高尔基腱器官)、关节、内耳迷路、上位颈椎及皮肤等处。深部感觉传导路径:肌肉本体感觉、深部压觉、区分觉一脊神经后根一脊髓同侧后索上行一延髓(薄束、楔束核)换神经元一神经交叉到对侧一内侧丘系一丘脑。
第二章根本知识
名词解释
1.联合反响。联合反响是指偏瘫时,即使受累侧完全不能产生随意收缩,但当非受累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涉及受累侧而引起受累侧肌肉的收缩。这种反响是与随意运动不同的异常反射活动,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意识控制,并伴随痉挛出现。
2.共同运动。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活动。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响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是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即屈肌共同运动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3.脑性瘫痪。4,jl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内,因损伤或病变而致大脑发育障碍,以非进展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4.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疾病和先天性因素,导致神经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局部或全部障碍,使患者丧失局部或全部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神经损伤,是康复治疗的主要对象之一。
5.四肢瘫。四肢瘫是指脊髓颈段损伤,导致四肢的运动与感觉功能的损害和丧失。四肢瘫涉及上肢、躯干、大腿及盆腔脏器的功能损害,但不包括臂丛病变或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6.骶段保存。脊髓损伤时最低的保存区域为会阴部的组织边缘,感觉由最低的骶段神经支配。因此,没有鞍区感觉和(或)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者均为完全性脊髓损伤。
7.脊髓休克。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脊髓功能完全消失。持续的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周,偶有数月之久。在脊髓休克期所有神经反射全部消失,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性损伤。在此期间无法对损害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估,必须等待脊髓休克解除后,才可真正评测神经损伤平面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