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docx
下载文档

ID:1377320

大小:21.20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立 完善 分级 诊疗 制度 实施 意见
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做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23)70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23)55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坚持保根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根本原那么,以提供系统性、连续性医疗效劳为目标,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为突破口,创新效劳模式,提升效劳能力,坚持群众自愿原那么,综合运用医疗、医保、医药、价格等手段,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约束鼓励,建立转诊通道,构建协作机制,稳步推进试点,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2023年,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全市县域内就诊率到达90%。2023年,根本建成分级诊疗效劳体系和体制机制,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到达70%以上,县域内住院诊疗病种参考目录中的疾病全部实现县域内住院诊疗。2023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 二、明确诊疗机构定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效劳机构、村卫生室,下同)负责疾病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规程制定个性化、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根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向上转诊。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患者的救治,按照疾病诊疗规程制定个性化、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实施双向转诊,特别是负责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向下转诊,并组织专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巡诊坐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创新诊疗效劳模式 (一)实行签约效劳。按照属地管理原那么,根据效劳半径和效劳人口,明确签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效劳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可根据居住地、病情等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就近方便的原那么,自主选择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效劳协议,纳入分级诊疗管理效劳网络。签订效劳协议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对签约患者进行病史信息采集、病情评估,并安排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按照协议约定的内容,提供日常管理、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家庭随访等效劳。探索提供差异性效劳、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效劳形式,满足群众多层次效劳需求。 (二)畅通转诊渠道。以畅通向下转诊为重点,中心XX县区社区卫生效劳中心、镇卫生院根据自身情况和地理位置至少与2家以上的二级及以上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其他县区以建设各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为主,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紧密衔接的双向转诊渠道。双向转诊协议中要明确双方效劳功能、转诊程序以及双方责任、义务等内容。自2023年起,由 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2023%以上。 (三)标准转诊管理。转诊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充分尊重其自主选择权,严格落实转诊制度,履行转诊程序。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应建立双向转诊沟通机制,做好患者转诊期间的无缝对接工作。上级转出医院要充分运用远程医疗、跟踪回访等形式,指导做好下转患者的后续治疗、康复工作。上级转入医院要为上转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捷效劳。鼓励上级医院出具药物治疗方案,在下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疗。 四、提升医疗效劳能力 (一)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劳能力。以标准医疗行为和提升效劳能力为根本,以全科医疗效劳为目标,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改善设施设备,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根据基层医疗业务增长和区域内常住人口数量变动情况,优先保障基层医护人员编制需要。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定期出诊、巡诊,提高基层效劳能力。推行全科医师基层首诊制。制定落实全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着力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鼓励机制,完善全科医师培养培训、收入分配改革等制度。组建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师效劳团队,通过签约效劳、预约诊疗、巡回医疗等方式,构建新型医患契约关系,建立方便快捷、连续性诊疗效劳网络。2023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达标,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师,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师,城市全科医师签约效劳率不低于30%。加快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培养三年方案,探XX县区管乡用、县乡一体化等基层卫生人才管理模式。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完善对口支援政策措施,突出帮扶重点,优化人员使用,强化考核评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效劳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到2023年,提供中医药效劳的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效劳站、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之比分别到达20230%、20230%、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 (二)提升县级以上医院综合效劳能力。根据效劳人口、疾病谱、诊疗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县级医院数量和规模。加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儿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效劳能力。重点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肿瘤等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薄弱专科建设,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效劳能力。提升三级医院对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疗能力,逐步减少普通门诊和常见病一般诊疗效劳。 (三)提高区域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鼓励、支持局部二级医院转型为慢性病医疗机构或开展养老、康复效劳,提供接续性医疗效劳。推进建立区域性病理诊断、影像检查、医学检验机构,向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集中化检查检验效劳。二级以上医院现有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开放。进一步扩大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程和机构范围,推进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整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四)推进医疗效劳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域医疗协同开展,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效劳体系,将远程医疗效劳体系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为远程医疗效劳提供适宜的效劳收费、费用报销等政策支持。提升远程医疗效劳能力,鼓励上级医院向基层医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远程预约等效劳,提高基层辅助检查设备的使用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到2023年,远程医疗效劳覆盖全部县级公立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 五、强化政策保障 (一)强化医保政策杠杆作用。调整完善住院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和门诊统筹支付方式,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5%。实行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度拉开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XX县区级及以上医院的支付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差距,对参保人员在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报销比例原那么上相差不低于2023%;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参保对象可连续计算起付线,对未经转诊的可适当降低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强化医保支付对大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动控制患者流量的作用,结算时向基层倾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患者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建立基于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机制的打包支付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医疗联合体内部的双向转诊。 (二)实行差异化医疗效劳价格。在完善补偿机制的根底上,继续对全市医疗效劳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逐步提高诊疗、手术、护理等表达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工程价格,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价格,进一步拉开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效劳价格梯度,引导患者分流就诊,就近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 (三)保障分级诊疗用药需求。稳固完善国家根本药物制度,标准根本药物采购机制,及时调整市级药品增补目录,完善根本药物配备使用,做好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重点保障慢性病治疗所需药品。 (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政策。探索全额预算、差额管理方法,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和重点岗位倾斜,表达“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那么,逐步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医护人员绩效考核方法,标准考核程序,考核过程民主公开,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五)强化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按照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为主,急危重症、疑难疾病患者在医院诊疗,康复期患者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的总体原那么,参照县域内住院诊疗病种参考目录,引导群众分级就诊。完善签约效劳保障和引导机制,签约效劳费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付费、根本公共卫生效劳经费等渠道解决,坐诊补助费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付。调整完善院常年度目标考核方法,将预约转诊占全部门诊量的比例纳入三级医院考核指标,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量。到202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不低于65%。 六、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政策设计,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完成改革任务。各县区政府要制定分级诊疗实施意见,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分级诊疗工作顺利推进。开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整体推进落实。开展改革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财政部门要做好资金支持保障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会同卫生计生部门做好医疗卫生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规划、设置、审批和医疗效劳行为的监管,落实双向转诊制度,优化转诊流程,牵头制定常见疾病入、出院和双向转诊标准等。物价部门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医疗效劳价格政策。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贯彻落实。 (二)严格督导落实。将推进分级诊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当前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建立督导机制。市开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工作监测和研判评估,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三)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政策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主动回应群众关切,重点解读敏感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广阔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广泛宣传疾病防治科普知识,引导群众按照疾病就诊规律进行科学有序就诊。加强培训教育和绩效考核,让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分级诊疗意识,积极参与和支持诊疗制度改革,做好患者引导等各项工作。 附件:县域内住院诊疗病种参考目录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5月6日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