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试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docx
下载文档

ID:1376826

大小:42.13KB

页数:3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试论 构建 资源 节约 社会
试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开展的有效途径;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科学开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内容。面对我国资源约束的突出矛盾,必须加速推进资源型社会的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限制和障碍。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表率作用,推进循环经济开展模式,切实解决盲目过度投资等突出问题,建立可行的体制、机制,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 关键词:构建;资源节约;科学开展观;循环经济; 绪论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开展最为根底的物质条件。相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有限的资源不能承载人口、经济的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解决日益破坏严重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与国家可持续开展的矛盾,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1]。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受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开展[2]。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开展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开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必然要求[3]。 本文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理论出发,分析我国的资源现状和管理状况,论述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对策。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理论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及其内涵 2023年2023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建议中关于我国今后经济社会中长期开展的根本思路和战略要求的一个重大亮点,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改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设计的一条科学的、持续的开展轨道。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社会开展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开展。 (二)、我国资源现状与管理状况 20纪90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速,资源消耗量也扶摇直上,加之不少地方和行业经济开展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资源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状况不断加剧,国民经济可持续开展受到严峻挑战。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人均拥有量却相当少,主要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铝土矿、铜矿、铁矿人均探明储量仅分别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8%、11%、17%、35%;其他如:人均水资源、人均森林面积、人均草地面积仅分别占世 界平均水平的25%、16.7%、50%。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在如此严峻的资源形势下,我国不少地方还一直走的是依靠过度消耗资源来推动经济粗放式增长的开展之路,“高投入、高肖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现象普遍,资源损失浪费极为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为世界消耗总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却只占世界总量的4%。2022年,我国近40%的石油、50%的铁矿、60%的铜矿石依靠进口。2023年,我国石油、铁矿的进口率分别到达45.5%、50.94%。据专家估计,到202322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将有34种依靠进口;到2023年将增加到36种;到2030年那么可能到达42至43种。尤其是关系国家经济平安的铁矿石、氧化铝等重要矿产资源将长期短缺[1]。 严峻的资源形势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开展的关键瓶颈因素。近年来,党和政府把节能降耗工作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实现经济粗放型增长的势头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温家宝总理曾强调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平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开展。可见,在资源与开展矛盾锋利的现今,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存在着其紧迫性和必然性,我们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一)、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由事物自身开展的规律性决定的 规律是指事物开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任何事物的开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自然界的开展也有自身的规律,人类要想更好的生存,不能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自然,要注意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并很好地利用规律来为人类谋福利。恩格斯早在17世纪70年代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警告过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但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局限,加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展开尚未充分,从而缺乏一种切肤之痛,人们长期以来并未意识到以全球性问题为代表的潜在危机,直到近几年来,人们在遇到资源缺乏的问题时,才感到人与自然和谐开展以及节约资源的重要性[4]。 (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根本国情决定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开展的必然要求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已经成为我国的根本国情之一。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由于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淡水资源、耕地紧缺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的开展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开展,自然界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如果人类一味以自我为中心去开展经济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枯竭,给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开展造成威胁。基于这种根本国情,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开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开展。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开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开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营造人民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平安的重要保障 在当代,环境与生态危机已不仅是一个狭义的经济或技术问题,而是广泛涉及国际政治、经 济、贸易和文化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过多地进口资源,不仅消耗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而要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因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平安有着重要的意义[4]。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对策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表率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先进意识是不能在群众中自发产生的,要进行灌输。所以,即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作为就是引导,这种价值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为重要[4]。国务院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履行职能,围绕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尽快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指导各地方、各方面节约资源工作。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作用,共同搞好资源节约活动。政府要带头节约资源,国务院各部门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走在全国前面,自觉做节约资源的表率。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带头做好节约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所有公务员都要率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引导广阔人民群众节约资源。 (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开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可持续开展的一种战略模式选择。其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响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5]。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根底上的经济开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根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开展之间的锋利冲突。 (三)、切实解决好热点行业盲目过度投资等突出问题 目前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根底设施、房地产业等方面的投资,拉动钢铁、水泥等热点行业的投资,这些热点行业的投资,又造成了煤电油运等重要生产资料供应紧张,进而又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投资。这是一种投资的内部循环,没有形成最终消费。因此这种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支撑根底是脆弱的,难以持续的,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市场需求缺乏,可能引发经济的大起大落。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和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坚决遏制钢铁、水泥等热点行业盲目过度投资,坚决防止和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把加快开展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统一起来,努力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四)、建立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 节约型机制是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协调运转的各种机能的总和。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节约型机制是一个大系统,它通过节约型管理系统来具体运作。此外,还应实行节约奖励政策。在核定能源、水等重要资源消耗的基数的根底上,国有事业单位可以将一定的拨款额度作为节约奖金发放。还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把节约的资金返还给实现节约的单位,由其自主使用,各类企业节约的资金也可按一定的比例抵扣地方税收,以示奖励。 四、结论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2023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 的长期战略任务,其根本目的是解决我国日益锋利的资源与开展矛盾,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实现可持续开展。 严峻的资源形势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开展的关键瓶颈因素,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存在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物自身开展的规律性、我国的根本国情决定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平安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本文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表率作用;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开展模式;切实解决好热点行业盲目过度投资等突出问题和建立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等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晓娟.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j].中共XX省委党校学报,202322,30(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