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数学试题
精编
34
数列
综合
应用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列
四 数列综合应用
【考点阐述】
数列综合应用
【考试要求】
〔4〕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求和知识解决数列综合问题。
【考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2题〕
1.〔湖北卷文7〕等比数列{}中,各项都是正数,且,成等差数列,那么
A. B. C. D
【答案】C
2.〔江西卷理5〕等比数列中,,=4,函数,那么〔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考查多项式函数的导数公式,重点考查学生创新意识,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考虑到求导中,含有x项均取0,那么只与函数的一次项有关;得:。
〔二〕填空题〔共1题〕
1.〔辽宁卷理16〕数列满足那么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4题〕
1.〔安徽卷文21〕设是坐标平面上的一列圆,它们的圆心都在轴的正半轴上,且都与直线相切,对每一个正整数,圆都与圆相互外切,以表示的半径,为递增数列.
(Ⅰ)证明:为等比数列;
〔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等比列的根本知识,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等根本方法,考察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解题指导】〔1〕求直线倾斜角的正弦,设的圆心为,得,同理得,结合两圆相切得圆心距与半径间的关系,得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即中与的关系,证明为等比数列;〔2〕利用〔1〕的结论求的通项公式,代入数列,然后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方法技巧】对于数列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问题,通常利用几何知识,并结合图形,得出关于数列相邻项与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个递推关系,结合所求内容变形,得出通项公式或其他所求结论.对于数列求和问题,假设数列的通项公式由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积构成的数列时,通常是利用前n项和乘以公比,然后错位相减解决.
2.〔福建卷文17〕数列{} 中=,前n项和满足-= 〔n〕.
( I )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
〔II〕假设S1, t ( S1+S2 ), 3( S2+S3 ) 成等差数列,求实数t的值。
3.〔湖北卷文19〕某地今年年初拥有居民住房的总面积为a〔单位:m2〕,其中有局部旧住房需要撤除。当地有关部门决定每年以当年年初住房面积的10%建设新住房,同事也撤除面积为b〔单位:m2〕的旧住房。
〔Ⅰ〕分别写出第一年末和第二年末的实际住房面积的表达式:
〔Ⅱ〕如果第五年末该地的住房面积正好比今年年初的住房面积增加了30%,那么每年撤除的旧住房面积b是多少?〔计算时取1.15=1.6〕
4.〔湖南卷文20〕给出下面的数表序列:
其中表n〔n=1,2,3 〕有n行,第1行的n个数是1,3,5,2n-1,从第2行起,每行中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
〔I〕写出表4,验证表4各行中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等比数列,并将结论推广到表n〔n≥3〕〔不要求证明〕;
〔II〕每个数列中最后一行都只有一个数,它们构成数列1,4,12,记此数列为 求和:
5.〔江苏卷19〕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用表示〕;
〔2〕设为实数,对满足的任意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求证:的最大值为。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求和以及根本不等式等有关知识,考查探索、分析及论证的能力。总分值16分。
〔1〕由题意知:,
,
化简,得:
,
当时,,适合情形。
故所求
〔2〕〔方法一〕
, 恒成立。
又,,
故,即的最大值为。
〔方法二〕由及,得,。
于是,对满足题设的,,有
。
所以的最大值。
另一方面,任取实数。设为偶数,令,那么符合条件,且。
于是,只要,即当时,。
所以满足条件的,从而。
因此的最大值为。
6.〔江西卷理22〕证明以下命题:
对任一正整a,都存在整数b,c(b<c),使得成等差数列。
存在无穷多个互不相似的三角形△,其边长为正整数且成等差数列。
【解析】作为压轴题,考查数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1〕考虑到结构要证,;类似勾股数进行拼凑。
证明:考虑到结构特征,取特值满足等差数列,只需取b=5a,c=7a,对一切正整数a均能成立。
结合第一问的特征,将等差数列分解,通过一个可做多种结构分解的因式说明构成三角形,再证明互不相似,且无穷。
证明:当成等差数列,那么,
分解得:
选取关于n的一个多项式,做两种途径的分解
比照目标式,构造,由第一问结论得,等差数列成立,
考察三角形边长关系,可构成三角形的三边。
下证互不相似。
任取正整数m,n,假设△m,△相似:那么三边对应成比例,
由比例的性质得:,与约定不同的值矛盾,故互不相似。
7.〔江西卷文22〕正实数数列中,,且成等差数列.
(1) 证明数列中有无穷多项为无理数;
(2)当为何值时,为整数,并求出使的所有整数项的和.
证明:〔1〕由有:,从而,
方法一:取,那么〔〕
用反证法证明这些都是无理数.
假设为有理数,那么必为正整数,且,
故.,与矛盾,
所以〔〕都是无理数,即数列中有无穷多项为无理数;
方法二:因为,当的末位数字是时,的末位数字是和,它不是整数的平方,也不是既约分数的平方,故此时不是有理数,因这种有无穷多,故这种无理项也有无穷多.
(2) 要使为整数,由可知:
同为偶数,且其中一个必为3的倍数,所以有或
当时,有〔〕
又必为偶数,所以〔〕满足
即〔〕时,为整数;
同理有〔〕
也满足,即〔〕时,为整数;
显然和〔〕是数列中的不同项;
所以当〔〕和〔〕时,为整数;
由〔〕有,
由〔〕有.
设中满足的所有整数项的和为,那么
8.〔全国Ⅰ新卷理17〕设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
解:
〔Ⅰ〕由,当n≥1时,
。
而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由知
①
从而
②
①-②得
。
即
9. 〔上海卷理20〕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求出n为何值时,取得最小值,并说明理由。
解析:(1) 当n=1时,a1=-14;当n≥2时,an=Sn-Sn-1=-5an+5an-1+1,所以,
又a1-1=-15≠0,所以数列{an-1}是等比数列;
(2) 由(1)知:,得,从而(nÎNx);解不等式Sn<Sn+1,得,,当n≥15时,数列{Sn}单调递增;
同理可得,当n≤15时,数列{Sn}单调递减;故当n=15时,Sn取得最小值.
10. 〔上海卷文21〕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求出使得成立的最小正整数.
解析:(1) 当n=1时,a1=-14;当n≥2时,an=Sn-Sn-1=-5an+5an-1+1,所以,
又a1-1=-15≠0,所以数列{an-1}是等比数列;
(2) 由(1)知:,得,从而(nÎNx);
由Sn+1>Sn,得,,最小正整数n=15.
11. 〔四川卷理21〕数列{an}满足a1=0,a2=2,且对任意m、n∈Nx都有a2m-1+a2n-1=2am+n-1+2(m-n)2
〔Ⅰ〕求a3,a5;
〔Ⅱ〕设bn=a2n+1-a2n-1(n∈Nx),证明:{bn}是等差数列;
〔Ⅲ〕设cn=(an+1-an)qn-1(q≠0,n∈Nx),求数列{cn}的前n项和Sn.
12. 〔天津卷理22〕在数列中,,且对任意,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
(Ⅰ)假设=2k,证明成等比数列〔〕;
(Ⅱ)假设对任意,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
〔i〕设1.证明是等差数列;
(ii)假设,证明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定义、数列求和等根底知识,考查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解析】〔Ⅰ〕证明:由题设,可得。
所以
=
=2k(k+1)
由=0,得
于是。
所以成等比数列。
〔Ⅱ〕证法一:〔i〕证明:由成等差数列,及成等比数列,得
当≠1时,可知≠1,k
从而
所以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
〔Ⅱ〕证明:,,可得,从而=1.由〔Ⅰ〕有
所以
因此,
以下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当n为偶数时,设n=2m()
假设m=1,那么.
假设m≥2,那么
+
所以
(2)当n为奇数时,设n=2m+1〔〕
所以从而···
综合〔1〕〔2〕可知,对任意,,有
证法二:〔i〕证明:由题设,可得
所以
由可知。可得,
所以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
〔ii〕证明:因为所以。
所以,从而,。于是,由〔i〕可知所以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故。
从而。
所以,由,可得
。
于是,由〔i〕可知
以下同证法一。
13. 〔天津卷文22〕在数列中,=0,且对任意k,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2k.
〔Ⅰ〕证明成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记,证明.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定义、数列求和等根底知识,考查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解析】〔I〕证明:由题设可知,,,,,
。
从而,所以,,成等比数列。
〔II〕解:由题设可得
所以
.
由,得 ,从而.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或写为,。
〔III〕证明:由〔II〕可知,,
以下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当n为偶数时,设n=2m
假设,那么,
假设,那么
.
所以,从而
当n为奇数时,设。
所以,从而
综合〔1〕和〔2〕可知,对任意有
14. 〔上海春卷23〕首项为的数列满足〔为常数〕。
〔1〕假设对于任意的,有对于任意的都成立,求的值;
〔2〕当时,假设,数列是递增数列还是递减数列?请说明理由;
〔3〕当确定后,数列由其首项确定,当时,通过对数列的探究,写出“是有穷数列〞的一个真命题〔不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