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XX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省委 省政府 关于 积极 推进 城乡 统筹 发展 加快 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 若干意见
XX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开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假设干意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开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市作为全省重工业城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是当前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建设新农村,重在实践,贵在创新,关键在人,应从市情出发,因地制宜,扎实稳妥地搞好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进。规划要统筹考虑产业开展、村庄建设、根底设施和公益事业等,体现特色,注重实效。要防止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防止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防止脱离实际,盲目攀比。要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具体讲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将全市农村分成好、中、差三类,分步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要走过去村镇建设一哄而起,采取行政命令,统一规划,难以实施,劳命丧财的老路。更不要将全市新农村建设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千篇一律,象火柴盒的堆积物,失去本地特色。建设新农村因地制宜地搞一些窑洞式建筑也未偿不可。 二、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己说话,从而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在的自信、决心和创造性、主动性。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根底。“繁荣〞的前提是“放活〞。“放活〞就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破除束缚农民自主创业的各种思想的、体制的障碍,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气氛,从而激活农民的创业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开展获得不竭动力。新农村建设根底设施的改造、村居环境的改善等,都应当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不能按照城市小区的模式去套。新农村建设干什么,不干什么应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村民自治中“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制度来决定,让农民成为各项农村建设事业的主体。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并不是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在推进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指导作用,加大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效劳力度,从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要统筹城乡开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农业开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开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进步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谋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的本质是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享受现代化成果;统筹的重点是统筹各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包括财力分配、信贷投放、资源利用、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市场开发等;统筹的关键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此,应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重大调整,较大幅度地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更多地滋润农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让公共财政的支出更多地惠及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开展的带动机制。城市带动农村开展,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时机,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去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各种公共效劳不能仅考虑城市户籍人口的需要,应该有效效劳于全社会。应把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进城农民视同常住人口对待,应把外来人口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四、要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要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关键应建立五大机制。一是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投资渠道包括政府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和各种渠道的金融资金;二是要建立党政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开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要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长效鼓励机制;四是要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参与机制;五是要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长效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投入和农民投入相结合。新农村建设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政府财政投入的增长,是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的重要内容。由于目前我们还处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初始阶段,政府财政的投入还不大,而且从功能上看,主要用于公共产品的提供,私人产品主要靠农民自己投入。即使在公共产品领域,在现有条件下,也得把财政投入为主同社会资金的筹措、农民自愿的投工投劳结合起来。因此,只有以政府为主导,几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大业。 五、要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总体上看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开展不够。因为开展不够,所以缺钱。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开展的工程,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靠正确思想来指导,要靠科学规划来引导,要靠生产开展来主导,要靠科学文化来教导,要靠坚强班子来领导,还要靠严格监管来督导。其任务十分重大,工作十分艰巨,既要高度重视,积极工作,又要脚踏实地,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要抓好典型示范,用典型带动和促进全市的新农村建设。要集中财力、整合资源、抓点带面,重点选择公路沿线、城镇四周、根底条件好的村先行示范,分期分批逐步推进,把工作重点放在各类典型的培养推广上,通过点上的示范建设和面上的广泛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六、要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广阔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进入21世纪,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要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主线,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不断提高广阔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十一五〞时期,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到达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同时要着力培养和建立新农村的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农民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和能工巧匠队伍“五支〞队伍,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着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开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在此根底上,教育引导广阔农民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中阔步前进。 七、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阔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底,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干部和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一要把班子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选优配强党组织一把手,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坚持以开展论英雄,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和用人导向,大胆把那些带头致富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和公正正派的党员、群众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引导和鼓励广阔农村干部在各自岗位上积极进取,努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要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锻炼,不断提高广阔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要在农村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二要教育引导广阔党员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开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广阔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抓推进;要科学合理制定可操作的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督查,重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内容的考核,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从而不断加快建设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