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我们的收入“被增长”了吗 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docx
下载文档

ID:1369337

大小:19.33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我们的收入“被增长”了吗 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2023 我们 收入 增长 财政收入 实际
我们的收入“被增长〞了吗? 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一面是两位数增长的平均工资,一面却是居民10年来最低的收人感,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从更深层来讲,已经涉及到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大格局。   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由此推算,上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税前工资约为2500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各行业月平均工资都有不同程度上涨。金融业成为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平均工资为3060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分别为9885元、10349元和11661元,分别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5%、70.7%和79.7%。   不过,与今年4月份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时一样,不少人对工资统计数据再次提出质疑。      “我的工资被增长了〞      统计局发布的工资统计数据屡遭坊间质疑,原因之一就是实际感受与数据不符。   在发布数据的同时,统计局声明: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统计范围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住,尚未包括城镇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并且,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人社部劳开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狄煌说,城乡职工总共4.1亿,而纳入上述统计范围的职工只有1.1亿。不仅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也没有统计在内。“这种统计方法已经不能反映真正的社会平均工资。〞   “原来我是未纳入统计的那3/4,我终于明白工资‘增长’的原因了。〞一位私企工作人员感慨道。   今年上半年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行业差距继续扩大为3.1:1。狄煌认为,工资差距一直没有有效的措施来稳定。有的行业在资源和政策上具有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必然传导到工资上。“不能简单地看成工资差距,这是工资背后的资源占有、准入制度和行业结构的问题。〞      疑问一:居民感受为什么与数据有差距   背景:虽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收入和工资数据都显示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但央行调查统计司公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却显示,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8.6%,比一季度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_   国家统计局: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此外,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统计范围目前尚未包括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上述口径,平均工资与每个人自己拿到的工资或工资单上的工资是有差异的。   专业人士:居民感受相对于实际数据而言,其精准性显然要大打折扣。收入与工资也是不同概念,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是在岗职工税前工资,而居民收入的范畴包括投资收入、转移支付等多方面。此外,国家统计局的在岗职工薪酬数据并不包括私营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但恰是这些群体收入下降更明显。      疑问二:工资增速为何与个税增速不符   背景:财政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0.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26.5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似乎与城镇居民工资增速差异明显。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表示,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却大幅下降,这两者相互矛盾。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个人所得税范围很广,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在内大约有11项内容,所以个人所得税增速不能直接与工资增速挂钩。此外,个人所得税有很大一局部来源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这局部经济体并没有纳入到国家统计局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统计范围之内,如果加上这一局部。职工工资增幅将有所下降。   专业人士:如果不考虑征收范围,个人所得税增幅放缓从数据上来说总体上有两方面的诱导因素,一是纳税人收入营减少,二是纳税人数量减少。既然从工资上来看,纳税人的收入没有下降,那么显然是纳税人数量减少了。从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许多企业为了减少本钱而裁员,失业人数有所增加,纳税人由此减少也符合现实。      解读一:职工薪酬受危机影响明显   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在上半年经济增长同比放缓的情况下,在岗职工的平均税前工资收入仍取得近13%的增长,说明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工资收入的份额有所提升。在物价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这会增加购置力,从而拉动消费。   专业人士:薪酬作为一个刚性指标,一般而言是只涨不跌,所以很多企业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裁员方式来替代降薪。但是,同比增速回落5.1个百分点,幅度并不小,说明整体在岗职工薪酬确实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解读二:金融机构受危机冲击不大   专业人士:金融业属于相对高端的行业,其总体薪酬一直处于各行业前列。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国外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较大,相比而言,我国金融业表现较好。受到冲击较大的多为实体经济或出口产业、制造业等。因此,从我国金融业的薪酬尤其是平均薪酬来看,并不能看出经济危机对其的影响。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除了金融机构受危机冲击小的原因之外,我国金融业还普遍存在收入分化的现象,高管薪酬较高,而普通员工薪酬其实也很一般。在经济危机背景下,虽然一些金融机构宣布高管降薪,但对于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在裁员中被留下的员工,还是进行了加薪奖励,因此整体平均下来变化不大。   (深圳商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