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15/T 1649-2019蒙树1号杨和蒙树2号杨组培育苗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1366629

大小:732.78K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15T 1649-2019蒙树1号杨和蒙树2号杨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DB15 1649 2019 蒙树 号杨组 培育 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B 05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16492019 蒙树1号杨和蒙树2号杨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ique guideline for Populus mengshu-1 and mengshu-2 2019-05-20 发布 2019-08-2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649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环境及器具灭菌.1 5 培养基配制.2 6 外植体及其灭菌.3 7 初代培养.4 8 继代培养.4 9 生根培养.4 10 炼苗.5 11 大田移栽.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MS 培养基母液配制表.7 DB15/T 1649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内蒙古蒙树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本标准起草人:赵泉胜、田菊、康向阳、铁英。DB15/T 16492019 1 蒙树 1 号杨和蒙树 2 号杨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蒙树1号杨和蒙树2号杨环境及器具灭菌、培养基配制、外植体采集及灭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大田移栽等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蒙树1号杨和蒙树2号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882-2010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LY/T 1882-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蒙树 1 号杨 Populus mengshu-1 以毛新杨(Populus tomentosa P.bolleana)为母本,银灰杨(P.canescens)为父本杂交而得的雌株新品种。3.2 蒙树 2 号杨 Populus mengshu-2 以毛新杨为母本,银灰杨为父本杂交而得的雄株新品种。4 环境及器具灭菌 4.1 准备室消毒灭菌 经常用消毒液消毒,保持室内清洁。4.2 接种室消毒灭菌 保持室内清洁。接种前用紫外灯照射30 min40 min,关闭紫外灯20 min后方可进入。4.3 培养室消毒灭菌 经常用消毒液对地面、组培架等设施进行消毒。DB15/T 16492019 2 4.4 超净工作台消毒灭菌 接种前应用紫外灯照射30 min40 min,打开无菌风吹40 min以上;然后用70%酒精棉擦拭台面。定期清洗超净工作台的过滤膜,具体方法:摘下滤膜,使用流水冲洗干净,晾干,安装,紫外灯照射灭菌。4.5 器具消毒灭菌 4.5.1 接种器具消毒灭菌 接种前,将接种工具用滤纸包好,置于高压灭菌锅灭菌,要求温度121、时间30 min。使用前用酒精灯外焰灼烧20 s以上,或用接种工具灭菌器直接灭菌。4.5.2 污染瓶消毒灭菌 用高压灭菌锅消毒,然后再用自来水清洗培养瓶。5 培养基配制 5.1 基本培养基选择 选择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5.2 母液的配制和保存 5.2.1 母液的配制 MS培养基母液配制成几种化合物的混合母液,A液配制成20倍母液,B、C液配制成100倍母液,D液配制成200倍母液,E液配制成50倍母液,具体参数参见附录A。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配制浓度为0.5 mg/L。5.2.2 母液的保存 母液配制好后,标识清楚母液名称、倍数和配制日期,并置于4 环境下存放。注意每瓶试剂在使用前应目测无结晶、无异色时才能使用。5.3 培养基制备 5.3.1 准备工作 准备好蒸馏水、蔗糖、琼脂、各类母液和激素等试剂药品,同时准备好移液枪、量筒、量杯、天平、药匙、pH试纸等工具。5.3.2 蔗糖和琼脂准备 按30 g蔗糖/L培养基液和6 g琼脂/L培养基液的用量称取蔗糖和琼脂的重量,置于加热容器中备用。5.3.3 加母液 配制初代和继代培养基时,用量筒取A液母液、B液母液、C液母液、D液母液、E液母液分别为50 ml/L、10 ml/L、5 ml/L、5 ml/L、10 ml/L,混合均匀。DB15/T 16492019 3 配制生根培养基时,A液母液、B液母液、C液母液、D液母液、E液母液分别为25 ml/L、10 ml/L、5 ml/L、5 ml/L、10 ml/L,混合均匀。配制初代培养基时,蒙树1号杨和蒙树2号杨于混合液中均添加 6-BA 0.30 mg/L和 NAA 0.05 mg/L。配制继代培养基时,蒙树1号杨于混合液中添加 6-BA 0.30 mg/L和 IBA 0.20 mg/L,蒙树2号杨于混合液中添加 6-BA 0.50 mg/L和 IBA 0.2 mg/L。配制生根培养基时,蒙树1号杨于混合液中添加 IBA 0.30 mg/L和 NAA 0.20 mg/L,蒙树2号杨于混合液中添加 IBA 0.30 mg/L和 NAA 0.10 mg/L。5.3.4 母液定容 将量取好的母液定容至目标量。5.3.5 加热溶解 将定容好的母液以及称量好的蔗糖和琼脂混合在一起加热,待蔗糖和琼脂全溶解,且液体沸腾时停止加热。5.3.6 pH 值调节 充分搅拌后,用1 mol/L的HCl或1 mol/L的NaOH调节至pH 5.86.0。5.3.7 分装 使用350 ml规格的培养瓶定量分装,每瓶分装约50 ml。5.3.8 封口 利用培养瓶配套瓶盖封口,拧紧瓶盖。5.3.9 标记 封口后,在瓶盖上标注培养基名称、配制人、配制日期。5.3.10 灭菌 8个小时内用高压灭菌锅灭菌,温度121,时间20 min。5.3.11 冷却 灭菌后的培养基在凝固前取出,置于架上冷却凝固,2 d3 d观察无染菌情况后使用。5.3.12 贮存 灭菌后的培养基在室温条件下储存时,要在7 d内使用完毕。4 存储时,要在15 d内使用完毕。6 外植体及其灭菌 6.1 外植体采集 13月采集健壮、无病虫害的木质化枝条,进行切枝水培,选用新抽出的5 cm10 cm带腋芽嫩茎段为外植体。DB15/T 16492019 4 6.2 外植体灭菌 去掉嫩茎的叶片和叶柄,在20%洗洁精或洗衣粉水中浸泡15 min后用毛笔将茎段刷洗干净,之后流水冲洗30 min,置于无菌培养瓶中转移到超净工作台。用75%的酒精浸泡10 s,倒出酒精后立即用0.1%升汞溶液浸泡5 min,无菌水漂洗5次去除残余消毒液。7 初代培养 7.1 初代培养基 选择5.3.3中激素配比的初代培养基。7.2 初代接种 超净工作台中,在无菌滤纸上将灭菌后的嫩茎切成长度约1 cm左右带腋芽的小段,每瓶培养基接种1个小段,腋芽朝上斜插于培养基中,露芽,拧紧瓶盖,注明编号。7.3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25 2,光照强度为2000 lx,光照周期为14 h光/10 h暗。8 继代培养 8.1 继代培养基 选择5.3.3中激素配比的继代培养基。8.2 继代转接 无菌外植体萌发的腋芽长到3 cm4 cm高时,进行继代转接。在超净工作台内,将初代培养的无根瓶苗切成长度2 cm左右的小段,每个小段上12个芽。每瓶培养基均接种67个小段。小段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内,露芽,盖紧瓶盖,注明编号。8.3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25 2,光照强度为2000 lx,光照周期为12 h光/12 h暗。8.4 培养期 继代培养期为20 d30 d。9 生根培养 9.1 生根培养基 选择5.3.3中激素配比的生根培养基。DB15/T 16492019 5 9.2 生根转接 继代苗木长到3 cm4 cm高时,进行生根转接。在超净工作台内,将继代培养的无根瓶苗切成长度2 cm左右的小段,每个小段上含12个芽,每瓶培养基接种810个小段。小段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内,插入深度为3 mm5 mm,露芽,保持直立,盖紧瓶盖,注明编号。9.3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25 2,光照强度为1500 lx,光照周期为12 h光/12 h暗。9.4 培养期 生根培养期为25 d30 d。10 炼苗 10.1 瓶苗炼苗 将高度为3 cm4 cm的瓶苗从组培室转移到温室苗床上进行过渡炼苗,控制环境温度20 30,光照强度1500 lx2000 lx。一周后拧松瓶盖炼苗1天。10.2 温室穴盘炼苗 10.2.1 炼苗床搭建 在温室苗床上铺设防寒布进行防风、透气,搭建拱棚,拱棚高约60 cm70 cm,长度根据苗床尺寸定。拱棚外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10.2.2 穴盘 选用上孔径48 mm,底部23 mm,深度40 mm的穴盘。10.2.3 基质 选用小于6 mm粗草炭土:1 mm2 mm 粗蛭石:3 mm6 mm 粗珍珠岩=3:2:1的混合物作为基质。10.2.4 填装基质 将基质填充至穴盘中,并用竹块或木棍将穴盘中多余基质刮掉,喷淋透水后待用。10.2.5 瓶苗清洗 将组培苗取出,用30 35 的温水轻轻洗去培养基,避免损根伤苗。置于0.5 mg/L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溶液中浸泡3 min。10.2.6 穴盘栽植 移栽时,根要舒展且完全埋在基质中,并压实幼苗周边基质,生长一致的苗木移栽至同一片穴盘中。将栽满组培苗的穴盘整齐平放在炼苗床内,对塑料薄膜内侧和组培苗喷雾,封实塑料薄膜。10.2.7 炼苗操作 炼苗期间温度控制在20 30,湿度控制在60%70%,炼苗期14 d。DB15/T 16492019 6 也可在温室内搭建小拱棚炼苗,前7天不揭开塑料薄膜,湿度控制在60%70%。第8天,将塑料薄膜四周松散开,使苗木接触拱棚外空气。第9天,将拱棚两侧的半圆面塑料薄膜松开,自然垂在苗床外侧。第11天,揭开一侧半圆面的塑料薄膜。第12天,揭开另一侧半圆面塑料薄膜。第14天时,全部去掉塑料薄膜,并浇透水。10.2.8 养护管理 揭膜后,3 d喷雾一次,15 d左右喷施一次MS营养液。10.2.9 炼苗期 温室穴盘炼苗所需时间约45 d。当苗木半木质化且高度在15 cm以上时,可移植至大田。11 大田移栽 11.1 整地 对苗圃土地进行翻耕,深度约30 cm。11.2 灌溉方式 采用75 mm微喷带灌溉。11.3 苗木栽植 将完成炼苗的穴盘苗转移至大田,切勿损伤苗木。取完整根系的穴盘苗,按照30 cm50 cm株行距栽植,深度以根颈以上2 cm3 cm为宜。栽植后立即浇透水。11.4 大田管理 每3 d4 d浇水1次,适时除草、松土。成活2个月后,培土埋住苗木基部以上5 cm位置,促进苗木生长更多根系。第2年春季平茬。MS 培养基液配制 DB15/T 16492019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MS 培养基母液配制表 表A.1 MS 培养基母液配制表 母液名称 编号 化试名称 浓度 mg/L 扩大倍数 扩大后称量 mg 母液定容体积 mL 配制培养基吸取量 mL/L 大量元素 A NH4NO3 1650 20 33000 1000 50 KNO3 1900 20 38000 CaCl22H2O 440 20 8800 MgSO47H2O 370 20 7400 KH2PO4 170 20 3400 铁盐 B FeSO47H2O 27.8 100 2780 1000 10 Na2EDTA2H2O 37.3 100 3730 微量元素 C MnSO44H2O 22.3 100 2230 500 5 ZnSO47H2O 8.6 100 860 H3BO3 6.2 100 620 KI 0.83 100 83 Na2MoO42H2O 0.25 100 25 CuSO45H2O 0.025 100 2.5 CoCl26H2O 0.025 100 2.5 有机成分 D 甘氨酸 2 200 400 1000 5 盐酸硫胺素 B1 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