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麦肯锡-202010.pdf
下载文档

ID:1365553

大小:5.94MB

页数:5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金融 开放 机遇 麦肯锡 202010
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麦肯锡中国区金融研究中心2020 年10月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1摘要第一章 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空前第二章 中国金融体系结构性变革:孕育新的业务机遇和增长逻辑第三章 外资金融机构核心关注点:如何赢得市场份额并获得可持续的成功第四章 对外开放对中国金融体系转型升级具有重大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结语 5217293947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2 2过去二十多年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从业务规模和成长性来看,在全球市场中表现均十分亮眼。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市场迎来了首轮开放,第一轮开放主要以全资法人银行、保险及非银金融机构非控股合资为主线。有了前一轮开放的市场积淀,最新一轮开放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的热切关注,“进一步开放”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高频词汇。对外开放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包括金融牌照和业务准入的开放;第二类是金融资本项目的开放。本文将重点讨论金融牌照和业务准入的对外开放。自2018年央行行长易纲于博鳌亚洲论坛宣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起,新一轮对外开放措施加速释放。这一轮的金融对外开放不仅是持续完成中国对WTO的承诺,更是中国推动自身金融体系结构性改革的主动选择,将有望支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金融体系自身的转型升级。在规模和增长之外,中国金融行业的结构性变化也已然成为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供给侧改革、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金融业的关键议题,主要金融行业均开启了 力度空前的结构性改革,资管新规、IPO注册制改革等一系列代表性监管举措正逐步落地。外资机构也在密切关注这些结构性变化所蕴含的新机会,以及如何在这些结构性变化中赢得市场份额。在以改革促开放的思路指引下,新一轮开放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促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开放有以下四大洞察(图1):1.与2001年加入WTO后的开放相比,此轮始于2018年的金融对外开放,无论在金融牌照开放广度、业务资质开放深度、还是开放速度上都超过了上一轮。2.全球已就中国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增长前景达成共识,中国金融行业的结构性变化已经成为吸引全球领先金融机构的关键因素。3.如何在中国市场获得持久稳定的成功,是外资在新一轮金融开放中关注的重点。4.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对中国金融体系顶层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机构化能力建设均具有重大价值,未来可期。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3图1 麦肯锡对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四大洞察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新一轮对外开放广度扩大、深度加深、速度加快金融行业结构性变革孕育重大业务机遇,引起外资广泛关注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的核心关注层次正在转变对外开放对中国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具有重大价值 广度扩大:中国当前共有涵盖银行、证券、保险、支付、信评等30余种大类金融牌照此轮开放不仅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资管、信托等各类主要金融业务牌照,还涉及金融基础设施牌照,如支付、托管、评级等 深度加深:大部分主流金融牌照都允许外资独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更加灵活,可经营的业务资质更加丰富 速度加快:外资牌照及业务资质申请批复时间缩短,在某些领域(如银行理财子公司)主动加速推动外资的进入从全球来看,中国各金融行业的市场规模均十分可观并保持良好成长性,外资对中国金融行业在全球的市场地位及未来增长潜能已达成广泛共识外资更看重与本轮开放同步推动的金融体系结构性变革,比如资管新规、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等全球领先金融机构非常关注中国在金融科技业务模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希望通过在金融科技应用领域的合作和探索,获取新的能力,复制到全球市场上一轮开放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绩整体表现欠佳,本轮他们更为关注如何与本土领先机构差异化竞争,赢得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的成功新一轮开放力度空前,但中国市场今非昔比,外资在华运营如今面临全新的挑战清晰一致的战略方向和长期的战略投入、差异化的价值主张、兼顾全球矩阵管理和本地灵活授权的本土化体制机制、合作伙伴的精诚合作、拥抱金融科技创新是外资金融机构的五大制胜要素宏观上助力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 促进金融监管与法制体系健全发展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引入海外领先金融机构在业务、运营及管理模式上的先进经验,如风险管控、处置能力等 引入国际资金,尤其是成熟的海外机构资金微观上促进金融机构同业高质量发展 从规模导向的粗放式管理向价值导向的精细化管理转型,从以监管套利为主的金融创新向以客户导向的产品服务创新转型 对推动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增长,优化资源配置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加强人才融合,国内人才走向全球,国际人才进入中国1234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4 4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5 自2001年加入WTO后的金融业对外开放,在广度与深度上尚未全力推进。银行业开放力度最大,外资银行获得了独资准入的资格,然而在网点扩展、业务资质准入、具体业务展业方面仍然受到较大限制;寿险、证券、资管等其他重点金融牌照仅对外资开放了非控股合资准入,对合资企业具有话语权的外资机构也较少;而支付、信用评级、托管等金融基础设施领域限制严格,未开放外资准入,导致外资金融机构无法在中国形成集聚与协同效应。与之相比,自2018年起的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在金融牌照开放广度上全面扩大,在业务资质开放深度上进一步加强,同时开放速度也在加快。一、广度扩大近乎全牌照开放当前,中国共有30余类金融牌照,涵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支付行业等各金融行业。此轮开放涉及几乎所有金融牌照,不仅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资管、期货、信托、不良资产管理(AMC)等主要金融业务领域,还涉及支付、托管、信用评级等一系列金融基础设施牌照(图2、图3)。新一轮开放大潮下,对中国业务基于寄予厚望的外资金融机构正在加速入场,获得了心仪已久的牌照准入。例如,花旗银行新获托管牌照、美国运通获得银行卡清算业务牌照、橡树资本获得AMC牌照等。30余类金融牌照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6图2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中国各类主流金融牌照的外资持股比例正在全面放开(1/2)资料来源: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新闻检索行业保险资管/养老金管理公司财产险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寿险银行理财子/理财公司新一轮对外开放(2018-)上一轮对外开放(2001-08)此前2017 2018 202018年8月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19年10月取消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总资产要求、放宽机构设置条件、降低人民币业务资质要求04年工中建交等国有大行逐步引入外资06年出台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外资银行实现本地法人化03年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设立独资子公司18年放宽至51%,20年全面取消限制04年允许外资持股寿险公司不超过50%18年放宽至51%,20年4月起全面取消限制02年允许外资持股基金管理公司不超过49%18年放宽至51%,20年12月起全面取消限制02年允许外资持股证券公司不超过1/3,12年放宽至49%16年允许外商独资/合资成立私募证券基金仅对外资开放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100%19年鼓励外资参与设立/少数股权参股银行理财子公司,允许外资与中资银行/保险公司的子公司设立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18年放宽至51%,20年12月起全面取消限制07年审慎开放外资入股期货公司12年外资间接持股上限明确为5%51%51%51%51%19年全面取消外资持股比例上限19年7月允许外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04年允许外资持股保险资管不超过25%100%100%49%49%49%N/A5%25%100%100%100%可控股100%100%银行资管证券期货保险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7图3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中国各类主流金融牌照的外资持股比例正在全面放开(2/2)行业新一轮对外开放(2018-)上一轮对外开放(2001-08)此前2017 2018 2020100%N/A15年4月允许外资申请人民币银行卡清算牌照N/A19年允许外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20年7月允许外国银行分行从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100%N/A16年发布外商投资征信机构的有关事宜100%20%15年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但绝对控股信托不得超过1家20年4月起取消外资入股信托的10亿美元总资产要求07年允许单个境外机构持股信托不超过20%,且其与关联方不得投资入股超过2家信托100%49%17年允许外国信评公司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19年7月起允许对银行间和交易所交易债券市场上的所有类型的债券进行评级20年允许美国公司收购现有合资企业的多数股权100%06年起允许外资参股国内评级机构银行卡清算100%N/A18年3月允许外资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100%N/A18年取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年允许美国公司申请独资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牌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支付信用评级信托托管征信机构资料来源: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新闻检索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8在此轮开放中,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更加灵活,可经营的业务资质更加丰富。目前,银行、保险、证券、公募基金等领域均放开了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允许外资设立控股合资、独资和控股集团,大幅放开业务资质,降低展业申请门槛。外资机构可以通过更加灵活和个性化方式参与中国市场。其中,有明显示范作用的案例包括安联保险获外商独资保险控股牌照、友邦人寿获外商独资人身险牌照、贝莱德基金管理公司获外商独资公募牌照,以及东方汇理成立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银行理财公司。同时,过去受限的业务资质正在逐步放松。以银行业为例,2019年新修订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开放了外资银行代理发行、代理兑付和承销政府债券的业务,将外国银行分行吸收中国境内公民定期存款的数额下限由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下调为每笔不少于50万元,并取消了对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审批。自上一轮开放以来,众多国际领先金融机构已在中国初步建立起业务布局;新一轮开放政策显著增强了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各类外资机构积极响应,纷纷跑步 入场。例如,东方汇理与中银理财成立了中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安联设立了首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贝莱德设立了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瑞银通过增持合资券商成为首家外资控股券商,以及美国运通成为首家获得人民币银行卡清算资格的外卡组织等(图4)。1.银行业:降低市场门槛、放松机构设置、放宽业务资质在本轮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前,中国银行业已经历了两轮较大规模的对外开放,分别为2007年外资银行法人化改革和2014年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修订。经过十几年的耕耘,外资银行业在中国市场已经实现了稳步发展。目前,已有41家外资机构在中国获得了外商独资/中外合资银行牌照(图5)。其中,既有根植中国百年以上的老牌全球性银行,如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也有诸多富有特色的区域性银行,如星展银行、澳新银行等。二、深度加深放开业务资质,降低展业申请门槛三、面对新一轮开放,各类外资金融机构加速入场41家外资机构已在中国获得了外商独资/中外合资银行牌照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9图4 新一轮对外开放下,各类外资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布局中国市场资料来源:新闻检索行业案例银行19年3月,荷兰国际集团ING拟与北京银行设立中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银行荷兰国际集团银行理财子公司19年12月,东方汇理与中银理财合资成立汇华理财,成为中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19年12月,贝莱德、淡马锡与建行商议成立由外方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东方汇理保险19年3月,首家合资养老保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获批成立19年11月,安联保险控股获批开业,成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20年7月,安盛信利获批成为中国首家外资再保险法人机构20年8月,友邦人寿获批成为首家外商独资人身险公司标准人寿安本安联安盛友邦公募基金19年8月,摩根大通增持上投摩根基金至51%,并寻求100%独资20年8月,贝莱德获准设立首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摩根大通贝莱德财富管理19年6月,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