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
一点
粗浅
思考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点粗浅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这是连续第三年中央发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作为“十一五〞十大方略之首,这次“一号文件〞继续着⒋××年“一号文件〞的精神和政策措施,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对农业农村支持建设开展的投入力度在继续进一步加大。在建设的重点上,仍然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加快开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社会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这六个方面重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建设,也就是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去建设,而且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新村庄建设,而是全方面建设、全方位建设。
从理论上说,全方位协调推进无疑是缜密的,是正确的,但在问题的实质的认识和把握上,特别是对于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如何进行实质性技术操作来说,又觉得如坠雾里,看着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馅饼,不知道从哪里下嘴。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课题,我觉得有必要从宏观背景上去认识,在中国实际开展阶段中去把握,从农村实际去操作。
从宏观上认识,就是对中国开展阶段的分析和判断。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中国是一个最大的开展中国家,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处在向由开展中国家向兴旺国家过渡的“起飞阶段〞,如果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的判断,那么,中国总的开展背景仍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是中心任务,所谓“加快开展是第一要务〞,这是“第一要务〞,这个“开展〞,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因为,按照开展经济学的理论和世界兴旺国家走过的道路和中国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客观事实是,“工业〞是经济开展的“主导部门〞,“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开展极〞,按照开展极理论,只有一个地区先开展起来了,才能聚集力量,带动、辐射其他地区开展起来,比方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正在酝酿开展的“环渤海〞地区、“津京冀〞地区等等,因此,尽管在地位上是未来十大开展战略之首,这不过是在政治策略上的排位,从开展的角度讲,经济开展是第一位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第一位的,至于如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那是另一个课题,在此暂不做讨论。那么如何理解、认识和把握中国在坚决不移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课题呢。我觉得,从战略上讲,从未来开展趋势上讲,需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问题,二是农村开展环境建设问题。当然,其他也都很重要,但在“都很重要〞的要素中,这两块是“木桶原理〞中,相对较短的关键的“木板〞。
回想中国改革开放年来走过的道路,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建立推开之后,农村的改革和开展就被推到了改革开放的边缘地带,只要粮食这一重要的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没有出现重大危机,“三农〞问题就成为实际操作层面“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了,这也符合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考核机制,同时也符合经济社会开展的规律。正是我们把力量都用在了工业化、城市化开展上,才有了这年中国经济整体的快速开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但是,在开展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里只讨论农业农村开展方面的代价,那就是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历史欠账太多,致使原本突出的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的掠夺性过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我们承接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兴旺国家把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低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到了我们这样的大的开展中国家,为了“招商引资〞和“加快开展〞,很多地方在开展中出现了很多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对于未来农业农村经济的开展,我们仍将发挥劳动力本钱低廉这个优势,仍然要朝着世界制造业中心方向,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农村经济开展的首要任务,努力变农村劳动过剩负担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优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教育、培训、就业问题是另一个课题,在此不做讨论),这就涉及到一个造就现代化新型农民的问题,所谓“以人为本〞,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讲,就是未来造就新型农民问题。那么,就在这样的未来开展趋势下,讨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决定一切。在农村经济建设的问题上,一是注意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科技为先导,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注重可持续开展,尤其是对于脆弱的经济环境地区,必须注重可持续开展问题,三是坚持科学开展观,注重经济开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注重经济开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注重社会事业的开展,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注重构建和谐社会。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判断,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认清和做到以下几点:
⒈必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坚持“加快开展这个第一要务〞还是要加快开展经济,只是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注意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开展以及经济、资源、社会、地区间的协调与平衡。这是一个总的方向和方针。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远远没有完成,如果牺牲城市化、工业化速度和进度,分散精力和力量,可能是个战略性错误,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作为政治战略取向,应该是纠正和改变以往对农村过于不关注甚至歧视的政策和做法,应该真正关注农村开展,关心农民生活,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但是,也不可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仍没有足够的过剩的财力来填补广阔农村这个无底洞,政府财政投资必须更加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真的把大量的有限的珍贵资金仍向广阔的农村,只讲政治效益不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谁敢保证不会是一场“政府投资灾难〞重演。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开展是一个机遇,也充满了危机和挑战,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把握不好这个度,同样会充满危险。
⒉加大农业农村公共根底设施建设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确实有很多任务,有方多方面,但欠账最多,也是制约经济开展瓶颈的,同时能够拉动内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开展,也能真正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和利益的,是加快开展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排在第一位。在公共根底设施建设方面,如何投资建设,是应该车很大的问题。尽管中央财政拿出了几百个亿甚至几千个亿,但,对于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肯定是杯水车薪,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清所有欠账,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不能把人们的胃口一下子吊的太高,让所有地方政府眼睛都盯着中央政府这有限的资金,或者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好了,你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你中央要给我钱,不然就是失望,就是责怪中央不兑现承诺。这里,我认为有个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的问题。“分灶吃饭〞财政管理体制,就要财权与事权分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根底设施究竟怎么划分职责任务。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技术路线是:通过政策和其他各种措施开展壮大县域经济,或者通过转移支付给县级财政,由县级财政担负农村公共根底设施建设的主体。目前,县级财政向市级、省级、中央财政层层上缴财力,留在地方尤其是县级财力有限,这就不可能真正改善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现在,虽然农业税取消了,农业利润不再流向工业和城市领域了,但,产生在农村的税收,还是通过乡、县、市税收渠道流向省和中央,而乡XX县区级财政根本无力用于农业和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如果明确了县级财政作为农业和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的主体,那么,富裕的地方给政策,贫困的地方通过转移支付,总之,在财政和税收体制上落实“多予(转移支付)、少取(尽量把地方上产生的税收留在地方使用)、放活(给地方一定的积极性)〞政策,这样,以县为单元和主体,来贯彻落实支持农村的政策,使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在一定财力下得到加快开展。
⒊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我们的国家,除了美丽繁华的城市,就是广阔的农村,如果经济开展了,环境破坏了,城市是不宜居住的城市,农村和不宜居住的农村,即使经济再兴旺,也很难说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从未来开展上看,农村人口将继续不断地大量地转移到城市,农村怎么开展和建设,留给未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农村,确实应该值得研究和思考。再造秀美山河,应该值得科学规划。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现在农村的开展,根本上是靠当地资源开发和高耗能和低本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展为主。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开展,如果不走循环经济,不走可持续开展道路,不要说未来年,就说我们这一代人能赶上的年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就北方而言,几乎大河小河皆干,水资源危机;煤矿、铁矿等各种矿藏乱采滥挖,工业企业“三废〞污染严重;村外农田水利根底设施老化失修,农田承包零散难以规模化、机械化耕作,农田里白色塑料一片,土壤沙化,肥力下降;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公共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产品匮乏,农村村庄社区效劳严重缺乏,有钱农民建新房,房内现代化,房外“脏乱差〞;经济好一点的村庄,有新房无新庄,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这是未来农村开展的一个大问题,也是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首要问题。
开展环境,也就是投资环境建设。农村经济开展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开展环境和平台的供给者和搭建者是政府,搞好行政管理和行政效劳,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比方其中的规划问题,没有一个科学的开展规划,就难以做到科学的开展。落实科学开展观,以科学开展观指导农村开展,是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表达。比方,一个地方城市体系规划中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小城镇建设规划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比方一个地方根底设施建设规划中,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交通道路、通讯设施、水电气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等等,比方一个地方生产力布局的规划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这些规划开展背景,才知道财政的资金、企业的资金、村集体的资金、农民的资金怎么投入,投向哪里,投向哪些工程,否那么,就像大炼钢铁的时代一样,全面铺开,没有规划,缺乏重点,肯定是“乱弹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科学规划大背景下,有侧重、有方案、有步骤、有重点地有序展开。
社会环境建设。人均在—美元之间时期,是社会经济矛盾多发期,农村也不例外。中央提出的科学开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含义非常深刻。一个地方开展,确实应该看经济开展水平,但,也不能只看经济开展水平。经济上不去,有多种原因,历史的、客观的、区位的、资源的、客观的、主观的等等,但是,一个地方治安混乱、民怨鼎沸,肯定是人为的原因。相对于农村来讲,从到农民收入低于城市,这很正常,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但是,农村有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民有农民的活法,在国民待遇上,农民要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国民待遇,比方在教育方面,在医疗卫生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劳动就业方面等等,城乡应该一体化。因此,在社会事业开展上,应该有一个大的开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在农村社会事业开展、在治理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社会方面,有一个大的改观,使一个地方人民安居乐业,稳定祥和,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很多方面,但这些应该更重要,更紧迫。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