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论宋代海外交通的三个问题.doc
下载文档

ID:1361578

大小:26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宋代 海外 交通 三个 问题
12300110062 丁怡 HIST119014.01 中国古代海上交通史名著导读 论宋代海外交通的三个问题 :本文通过对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的核心文献解读,配以其他相关书目、文献与考古资料为辅助,从中西记载、商人旅者、文字文物等多角度阐述宋代海外交通中的市舶管理体制、对外交往诸国、进出口商品三个问题,大致总结宋代海外交通的总体情况与特征以及在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宋代 市舶管理 对外交往 进出口商品 海外交通 一、宋代市舶管理体制的特征 从官方定义上讲,市舶为中国旧时对中外互市船舶的通称,但其含义在各时代并不一致。   在宋代,对中外互市商船统称市舶。 由此而形成的市舶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创始于唐代。宋代在唐代的根底上,“制度渐见完备〞 桑原隲藏著,杨炼译,唐宋贸易港研究章一市舶司及市舶p15,商务印书馆1935年7月版 。并且由于宋代特殊的国情——积贫积弱,使得它在宋代的经济地位非常突出。宋代市舶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市舶机构的设置、对海舶和海商的管理、市舶官的经济职能等几个方面。 1、市舶机构的设置 市舶司是宋代在各海港设立的负责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关,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其职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抽解、贸易诸事〞 朱彧著,李伟国点校,萍洲可谈卷二p45,中华书局2023年11月版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克广州,即日诏与潘美同知广州,兼市舶转运使〞,即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曾在广州设市舶司;徽宗崇宁元年七月又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松江县〕等地设市舶司;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又复置两浙﹑福建路市舶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相对于唐代,在市舶司的设置上区域分布更广,虽仍然集中位于沿海港口一带,但从北至南已经大致可以形成线性趋势,市舶司这一机构的“因地制宜〞原那么也显得更为明显。同时,岭外代答·航海外夷中 “今天下沿海州郡,自東北而西南,其行至欽州止矣。沿海州郡,類有市舶〞也可以印证宋代政府在市舶机构设置上规模数量的增加,市舶制度的盛行。 2、海舶和海商的管理 宋代政府在管理上的特征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海舶:凡港口进出口船舶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需要向市舶司领取公凭﹔出海前要接受市舶司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并由兵船监送。②海商:按照市舶司规定缴纳实物形式的市舶税,实行抽分制度:「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假设干份,所抽货物要解赴都城抽解﹔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博买﹔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同时,为垄断市舶之利,宋朝廷对海外贸易采取专卖控制,在宋朝称为“禁榷〞,严禁一般商人自由贸易。 在岭外代答卷五邕州永平寨博易场和钦州博易场中记载了宋朝与交趾在邕州永平寨和钦州城外江东驿博易场进行的贸易。前来钦州贸易的交趾商人有“其国富商〞,这类来博易者规模当然不少,需事先由交趾边境“永安州移牒于钦〔州〕〞,履行入境申报手续,但他们只能“谓之小纲〞。另有交趾官府组织的贸易团队,即“其国遣使来钦,因以博易,谓之大纲〞。同时也有做小买卖的交趾边民,“谓之交趾蜑〞。同时,钦州的博易场上,最后交易一般在官府的监督下完成,“官为之秤香交锦,以成其事〞。从中可以看出,官府只按“实钱一缗征三十〞的比例收取宋朝商人的交易税,而不向交趾商人征税,有别于对所有商人进行抽解和博买的市舶贸易。 周去非,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五p273,中华书局1999年9月版 宋人朱彧说:“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 朱彧著,李伟国点校,萍洲可谈卷二p87,中华书局2023年11月版 每艘海船的船主为商队首领,也是政府委任的“市舶纲首〞,负责在航行途中管理整个商队和在域外招诱外国蕃商来华贸易的双重任务,如宋史·食货志记载“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货物,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 从中可以看出宋代政府在对海商和海舶的管理上更加注重细节,抽分制度的创新实施一方面确保政府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控制,对市舶市场总体秩序起到了调控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海外交通贸易的繁盛。 3、市舶官的经济职能 宋代,负责掌管市舶机构的主要官员称为市舶使司〔市舶司〕。诸蕃志作者赵汝适初任泉州市舶司提举时于“暇日阅诸蕃图〞并“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道其风土与夫道理之联属,山择之蓄产,译以华言。〞 赵汝适著,杨博文校注,诸蕃志校注序言赵汝适序p5,中华书局2023年4月版 同时,宋代市舶官制变化十分频繁。根据续资治通鉴第三十八卷记载,北宋前期,市舶司由所在地的行政长官和负责地方财政的转运使共同领导,而由中央政府派人管理具体事务。而到元丰三年〔1080〕,免除地方行政长官的市舶兼职,而由转运使直接负责市舶司事务,后又专设提举官。 总体来讲,宋代市舶使司掌管的主要事务有:收购海外运来的货物,用来专卖或上缴;接待各国贡使,招待外商,并对外国商人的经营进行管理和监督;管理本国商船及海外贸易征税等等。相对于前代,市舶使司作为市舶机构的主要官僚职权范围随着海外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加大,但其不稳定性也随着宋朝政府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波动而加大。 二、宋代对外交往诸国相关情况 宋代海外交通的繁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与海外各国的交往。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当时与宋朝通商贸易的国家有50多个,“诸蕃国之富盛多宝货者,莫如大食国,其次阇婆国,其次三佛齐国,其次乃诸国〞 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之外国门p158,中华书局1999年9月版 。 1、对外交往诸国分布概况 从诸蕃志中志国篇按各国或地区的地理位置来看,包括东北方的倭国、新罗等,东南的交趾、真腊国、占城等,南方南洋群岛的麻逸国、阇婆国、三佛齐国等,西南马来半岛的南毗、故临,印度半岛的细兰,西方入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黑衣大食白达,非洲东岸的弼琶罗、大食国、木兰皮国等以及越过地中海到达欧洲等58个国家,从中可以看出对外交往国家的数目多、分布广。同时,志国篇中还涉及到当时的琉球国〔今台湾〕:“琉球国当泉州之东,舟行约五六日程。王姓欢斯,土人呼为‘可老’。旁有毗舍耶、谈马颜等国。〞 又如考古发现,“南海一号〞开掘地所在的广东阳江外海面是商船从广州、福建港口经由北部湾到南海各国如爪畦,再经巽他海峡或马六甲海峡至印度的线路地点;近年在南朝鲜木浦附近海底,发现一艘宋代沉船,已从沉船上打捞上来七千多件物品,其中以瓷器居多;南洋一代,近年在泰国沿岸发现了好几艘宋代沉船,其中一艘保存了近一千件中国瓷器;在西亚和非洲东海岸,也时有宋代中国瓷器出土;特别是1888年和1898年,还先后分别在桑给巴尔的桑吉巴和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出土了大量宋代铜钱。 从中看出,对外交往以阿拉伯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国家为主,东方以朝鲜和日本为主,甚至拓展到了欧洲、非洲的不少地区。 2、泉州与对外交往诸国的关系 此外,从占城国云:“自泉州至本国,顺风舟行二十余日程。〞又如大食国云:“自泉州发船,四十余日至蓝里博易住冬。〞以及志国篇中记载的自泉州港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经浙江四明,继续往东北开航,至新罗国、倭国的传统线路与以泉州港为起点,经澎湖、麻逸、渤泥的不甚兴旺的民间航线,可以看出泉州港在宋代海外交通的地位之重,作为对外交往诸国线路的核心起始,泉州因而也成为海外诸国商人贸易迁徙之地,宗教、风俗、物产等带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开始在泉州以及东南沿海扩散,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并逐步深入到中原内地。 3、对外交往诸国举例分析 阇婆国位于爪哇中部,三佛齐就是唐时的室佛利逝,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要道上,是商舶从太平洋入印度洋的中途停泊地和货物转运站。当时,广州通东南亚有3条固定的贸易航线:从广州到阇婆国,顺风一月可到;从广州到三佛齐,“泛海便风二十日〞;从广州到占城,顺风八日。 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之阇婆国p145,中华书局1999年9月版 根据岭外代答、诸番志两书的记载,当时与我国贸易往来的国家仍以大食最为重要。而前往大食最便捷的道路,是广州和大食麻离拔国〔今沙特阿拉伯的鲁卜哈利沙漠以南至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境,是当时大食的重要国家之一〕港口佐法尔〔今阿曼〕境之间的航线。广州自中冬以后发船,乘北风行,约四十日,到地名兰里,一名兰无里〔今苏门答腊西北端的亚齐〕,博买苏木、白锡、长白藤。住至次冬,再乘东北风,六十日顺风方到麻离拔国。同时岭外代答及诸蕃志所记,还远及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和地方,如勿斯里〔今埃及〕,芦眉〔今小亚细亚半岛〕、斯加里野〔今意大利西西里岛〕、木兰皮〔今西班牙南部〕、茶弼沙〔今西北非摩洛哥〕、默伽猎〔今北非阿尔及利亚〕和毗喏耶〔今北非突尼斯至利比亚一带〕等。说明这些地方宋时也与中国发生间接的交通和通商关系。 此外,志国篇还详细记载了各国丰富的物产与风俗民情。如交趾国“饮食略与中国同,但男女皆跣足差异耳。每岁正月四日,椎牛飨其属。以七月十五日为大节,家相问遗,官僚以生口献其酋。十六日开宴酬之。岁时供佛,不祭先。病不服药。夜不燃灯〞的民俗文化和“土产沉香、蓬莱香、生金、银、铁、朱砂、珠、贝、漆、木棉、吉贝之属〞的丰富物产。 三、宋代海上进出口商品概述 宋代为了征税的方便,把舶货分为粗色〔一般货物〕和细货〔贵重货物〕。相较于唐代,随着海外交往诸国范围的扩大,宋代海上进出口商品的数量与种类都有显著增加。 1、出口商品的结构分析 根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再参以宋史·食货志、宋会要辑稿所载,进口商品主要有香料〔如乳香、丁香、沉香、檀香〕、宝货〔如珍珠、象牙、犀角、玛瑙〕、药材〔如没药、茯苓、苓术、苏合香油〕、矿产〔如水银、硫黄、金银、镔铁〕、染料〔如紫矿、苏木〕、食品〔如白沙糖、万岁枣〕、动植物初级制品〔如牛筋、藤席〕和毛棉制品〔如白叠布、驼毛段、哥缦、越诺布、木棉纱〕等八类。而出口商品主要有丝麻纺织品〔如绢、帛、锦、缎、五色茸即丝线〕、陶瓷器皿〔如碗、坛、瓮、罐、盒、钵〕、铜钱和金属制品〔如各类铜器、针等铁制品、金银饰品〕、日用品〔如漆器、绢扇、木梳、伞、席、纸、墨、书籍〕、食品〔如米、盐、茶叶、糖、酒,及荔枝、龙眼等干鲜水果〕五大类,尤以丝绸、陶瓷和铁器、铜器等制成品为主。 显而易见,宋代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要高,在外贸中处在强势地位。而从进口商品看,除香药、宝货为专供统治阶级上层享用的奢侈品外,其他如染料、矿产,还有牛筋、木材等属生产资料,食品、药材和毛棉织品属生活资料,亦有助于宋代国内经济的开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进出口商品的比拟分析说明,宋代进口蕃货以特产、原料、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输出商品以手工业制成品为主,从中也可以反映宋朝手工业的繁盛开展。 2、“香料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历来,海外学者把从中国广、泉等州到阿拉伯的海上通道称为“香料之路〞,我国学者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这种命名的不同大致反映了当时进出口商品的主要区别。 宋代各地名瓷会聚广州出口,进口舶货仍以香料居首。北宋的输出品除传统的丝绸、漆器、五金等外,陶瓷逐渐升上首位,还有杂色帛以及各种矿产品;输入的多半是供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如各种香料、药材、犀角、象牙、珊瑚、玳瑁、苏木等。广州西村窑、番禺南村沙边窑群,还有省内的潮州窑、连州窑、海康窑、佛山窑等,都是宋代的重要陶瓷产区,其中广州西村窑和潮州笔架山窑的产品深受海外欢送,出口量大。宋代出口货物的包装方法也有创新,从广州出发的商船“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随船商人和其他乘客晚上就卧睡在这些排放得密无空隙的货物上面,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中国硅酸盐协会编,中国陶瓷史第六章p257,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版 最有说服力的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宋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