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大国
大城
天道酬勤
大国大城
周鹏远
新年伊始,面对当下疫情危机和多种应急需求,世界各大城市陷入非常状态,管理者制定有效对策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急剧增加,人们对城市的未来、城市间国际协作以及城市吸引力等问题充满困惑,如何增加城市适应性更成为讨论重点。
疫情持续影响着世界格局和秩序,无疑已经打破许多常态,人们必须超越以往经验,在后疫情时代全力提高城市开展活力和韧性,赢得开展先机。
在科尔尼咨询公司董事、 2023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的作者之一周鹏远看来,中国城市正在快速追赶欧洲和北美城市,假设能持续聚焦于“包容性增长〞,建立真正的“以市民为中心〞的开展模式,或将为全球城市开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范本。
城市群效应
根据科尔尼2023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中国入榜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哪些城市动向值得关注?新增的两项指标〔独角兽企业数量和医学院校数量〕整体表现如何?
从全球城市综合排名的榜单中我们发现,排名主要受商业活动、文化体验驱动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影响,中国城市动向有两个角度值得关注:
一方面是“综合实力〞,研究显示,过去10年间,中国城市整体得分与上榜数量持续增长,而这要归因于持续的城市化开展以及中国独特的城市体制。在商业活动和人力资本这两个最关键的维度上,中国27个上榜城市平均分都仅次于北美与欧洲,位居第三位,在得分增速上,中国城市也是最快。
另一方面,近年来更明显的变化是“增长动力〞的切换,五年前主要由“经济状况〞维度的提升,切换到主要由“创新〞和“治理〞两个维度的提升,这与中国在创新开展与营商环境建设领域持续发力的事实吻合。
新增两项指标中,独角兽企业反映中国的商业活动与创新层面的实力,普遍是中国城市的得分工程;疫情背景下,我们专门引入“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数量〞的指标,反映城市公共卫生水平,中国城市表现也优于全球平均表现。
上海排名大幅跃升至全球第12名,排名上升7名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在商业活动领域,以GDP计算,上海经济体量2023年位列全球第六、中国第一,上海海运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在独角兽企业数量也进入全球前十。
其次,上海在艺术、创意等领域发力,助力在文化体验层面持续。提升影响力与城市品牌。
再次,上海在人才吸引政策方面持续努力,带来人力资本层面的跃升,而领先的商业时机叠加具有创造力的城市气氛,又成为持续吸引人才的重要抓手。
在排名101-150名的区间,哈尔滨、沈阳、烟台、唐山等大量北方城市进入,其排名确是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
数据显示,在中国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国内上榜城市的得分均有一定提高,排名下降只是由于城市样本量的扩大〔样本增加 21个全球新兴区域中心城市,从130个扩充到151个〕。譬如郑州、宁波、烟台、东莞等城市,2023年得分较往年都有明显增长,但排名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位次下移,如果依据2023年130个城市样本评价,其排名至少会上升5名。
究其本质原因,在经济开展与商业活动等维度,国内城市有明显优势,但和国外区域中心城市相比,在国际政治交往与文化体验等全球软实力的维度上,得分偏低,这也反映中国城市需要更加系统地提升国际竞争力,强化区域层面的国际联系。国内局部地区已具备良好区域协作机制〔如〞一带一路〞建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尤其应该协同发挥其区域关键节点的作用。
如何客观看待北方城市的竞争力?有哪些建议?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关于南北方城市开展的讨论颇为热烈,就流行的观点,我持保存意见。
首先,南北方开展不均质的概念早已有之,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胡焕庸线〞即指出,中国东南地区在人口、经济开展与城市化水平方面具备优势,北方地区其能支撑的高能级城市及其形成的都市圈与城市群本来偏少。将城市简单划分为南北方两个区域,过于简化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
举例来说,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理论上都处于南方,其地理格局、产业特质与城市集聚都具备相当大差异。
当今中国城市已进入城市群开展的阶段,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关注于各个大型城市群的开展结构。因为城市从来都不是独立开展的,尤其大城市之间,由于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个个的城市群。
中国东南地区坐拥长三角、大湾区两个超级城市群,另有成渝等重要城市群,今年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均进入榜单前100名,超过4个同一城市群的城市进入前100名榜单,为全球城市指数报告2023年发布以来的第一次,加上同样入榜的无锡和宁波,是全球入围数量最多的城市群。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国际竞争力分化,需要进一步提升协同性,尤其京津两地的互相促进,另外山东地区,应该快速整合形成重量级城市群,利于充分联系与协作。
包容性增长
当下疫情依然严峻,全球范围内,有哪些城市的应对经验值得借鉴?如何预判2023年全球城市排名的变化趋势?
许多城市都承受着财政、贫富差距、逆全球化和环境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疫情加剧了危机,各地的城市领导者都要采取措施,更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例如,加强城市互联互通。国际商品流通、思想交流、人员流动和资金融通,对城市开展至关重要,这些要素的流动已受到双重威胁,有疫情短期影响,也有国际秩序逆全球化长期趋势,城市必须竭力恢复和扩大与全球其他城市的联系,维持关键要素的流動。
此外,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城市物理空间缺乏,政府需要处理包括如何在满足社交距离的前提下平安重启经济,如何缓解造成低收入社区健康问题的环境不平等现象。在空间转型过程中,城市应以重新思考城市规划为总体目标,打造更可持续、更有韧性、更包容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