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性.docx
下载文档

ID:1359544

大小:22.29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023 年郑永廷 思想政治 教育学 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 主体性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活动的联结与统一。作为外因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是引发受教育者觉悟的手段和条件,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活动效率的上下。本文拟从思想接受的概念出发,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性为研究对象,以期对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作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接受主体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2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开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开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那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身就是一个接受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输各种理论、观点的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对其所传输的思想信息进行接受的活动的联结与统一。在这两种活动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是作为引发受教育者觉悟的前提和条件,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最终落实,关键还是要看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活动效率的上下。 一、思想接受的内涵 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现象之一,人类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接受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客体的认同、成认、接纳的态度。一个人接受什么,不接受或拒绝什么,不仅表达着这个人的特点,而且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这个人的特点。胡木贵在接受学导论一书中指出:“接受,是关于思想文化客体及其体认者相互关系的范畴。它标志的是人们对以语言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客体信息的择取、解释、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的认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因此,作为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的接受活动的思想接受,是指受教育者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而对教育者利用各种媒介所传递的思想文化信息加以反映、内化以及外化和践行的连续的、完整的认识过程。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的思想接受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反映 接受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以其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统(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和发射整合机制将教育信息中所包含的语义、概念、观点“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与之相关或对应的形象和观念。这就是接受主体的反映活动,它是后继一系列活动发生和运行的前提条件。当然,反映活动不是无原那么、无目的的反映,它是有一定选择性的。因此,反映过程的同时也是择取的过程。所谓择取是指接受主体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依据主观的或客观的评价标准,对进入认知领域的各种教育信息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从而确立对其取舍态度的过程。 2.内化 对于经过反映和择取进入认知场的思想信息大脑还要对其进行整合。当外来信息与接受主体原有思想品德结构中的观念体系具有指向一致性时,新的思想信息就会被建构到原有思想品德结构中。而当新的思想信息与原有观念指向不一致时,整合的力量便会打破原有观念体系的边界,重构原有思想品德结构,使其适应思想信息客体的性质和要求。因此,从本质上讲,整合包含着建构和重构两个方面。但在建构或重构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思想观点并不牢固,其正确与否不以接受主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而是以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和社会标准为标准,也就是说主体获得的观念必须投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进行检验才能使之深化。这个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后形成的用以指导主体社会行为的主体意识的积淀过程,我们称之为内化。 3.外化和践行。所谓外化和践行是指接受主体将自身由内化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一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接受主体将其由内化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信念转化为其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行为动机。第二,在行为动机的制约下,接受主体依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第三,行为主体按照正确的行为方式,经过长期的练习与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是外化的结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要到达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因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研究,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亟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因素有很多,就接受主体而言那么包括:主体的需要与价值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发生的内在依据;接受主体的心理背景,直接影响他们对教育的选择性和接受教育的深刻程度;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等。 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机制 接受活动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接受主体的自我需要,接受主体的需要与价值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发生的内在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主体总是将自我对象化,将自身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客观环境之中进行多维度的自我观察和评价,从而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不同的需要。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指向、不同强度的需要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将作为一种驱动力调节主体自身的状态,形成对教育内容的欲求倾向―接受动机,并激活思维边界,引起接受活动的发生。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不能离开社会进行,任何接受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影响下的运作过程。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启动和运行,是由以主体需要为核心的内在动力系统和以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外在动力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的。不仅如此,社会需要对主体需要的形成和升华还具有导引和提升作用。当人们一旦深刻地认识到人的个体性与社会的整体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就会产生一种对集体、社会利益的自觉认同,一种对集体、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认同感和责任感会促使人们将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体需要,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从而产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 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心理背景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背景包含了主体的认知性因素、情感性因素和定向性因素等多种成分。其中认知是根底,由主体认知所形成的对外界事物的印象、观点和看法,不仅是主体了解和判断事物的依据,而且是主体对这一事物所形成的情绪倾向和所决定的行为倾向的根底。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来说,接受主体在接受特定的教育信息之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维习惯和较为稳定的认知性因素,即以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这一观念体系使得接受主体对教育所传递的思想文化信息呈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影响着接受活动的走向。当教育信息符合接受者的认知定势时,认知定势就会产生积极正向的作用;当教育信息不符合教育者的认知定势,那就可能出现或者排斥教育信息,或者局部接受教育信息、但作出符合自身经验的理解和改造的情况。 除了接受主体的认知性因素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情感性因素也影响着主体的接受活动,接受主体的情感体验是教育接受活动中正负效应的关键,影响主体的认知和行为走向。在通常情况下,接受主体的情感倾向于其认知倾向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出现认知接受而情绪抵抗的情况,这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遇到的就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绪障碍。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对教育所传递的思想文化信息不是消极地“全盘接受〞,而是主动地、能动地、有目的地选择。其中,主体接受教育时的心理背景(接受前提)起了很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了解和把握接受者的心理背景,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在教育过程中帮助接受者调整自己的“前结构〞,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教育要求相一致。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性差异 接受差异指的是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接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传播学受众理论中的“个人差异论〞揭示了不同个体对群众传媒信息的不同反映。这就是说,受众的心理背景都是独特的,以各自独特的心理背景去接受大致相同的信息,就必然导致对信息不同的理解和接受。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来看,不仅个体独特的心理背景会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时的原那么性差异,而且他们心理背景中不同因素的差异,也会对教育的接受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差异,往往表现在个体对教育内容的接受上;而个性特征,尤其是气质方面的差异,那么更多地反映在个体对教育方式方法的接受上。此外,接受者不同的主体需要、文化背景、接受能力等,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同的敏感度和欢迎度,表现为接受过程中不同的选择性。如有的人需要新鲜的教育信息,有的人需要内涵深刻的教育信息;有的人比较容易接受他人观点,有的人那么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等等。 与“个人差异论〞强调个体心理结构的不同对信息接受的影响相异,受众理论中的“社会分类论〞那么强调受众的社会群体特性的差异。这一理论认为,群众传播和受众的反响总是与多种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受众因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文化、信仰、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就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而言,不同群体的接受差异在实践中早有表达,无论是大学生、军人、干部还是工人、农民或其他阶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上都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人,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需求。 总之,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差异既存在于个体之间,又存在于群体之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差异,是为了更好地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层次性,以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接受效果的思考 1.要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理解接受主体的需要,特别是要理解和准确地把握接受主体的优势需要。了解接受主体的需要是有针对性的设法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也是增强接受主体接受效果的重要前提。了解接受主体的需要的途径有不少,比方,细心地观察接受主体的言行举止,与接受主体聊天,谈心,开座谈会,进行民意测验,等等。其次,要满足接受主体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应找出一般鼓励因素才能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来满足接受主体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再次,要注意满足不同接受主体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的是一般人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需要是有一定差异的。美国管理学家霍奇茨(r.m.hodgetts)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约20%的人处于生理和平安层次的需要。只有1%的人处于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个高层次需要。而80%的人保存在第三层次的需要上。因此,为了增强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对接受主体的各种需要加以分析,从而满足不同接受主体的需要,有效地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接受的积极性。 2.要陶冶接受主体的情感 情感因素,它既是接受主体的思想意识转化为思想信念的催化剂,又是其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推进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各种情景中的教育因素,特别是自己能自觉地创设教育情境,对人们进行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从而到达提高人们思想觉悟和品德水平的目的。通常,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陶冶接受主体的情感:一是以境育情,即有目的地选择和利用自然的或创设的环境因素对接受主体进行情感陶冶。情感总是同一定的环境联系的,良好的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目前可供陶冶情感的环境因素很多,如美丽的自然环境、优良的工作环境、清新的学习环境,等等。以境育情,不仅要注意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有利情境,还要充分利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有意识地精心创设的教育环境,如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精神,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等等。二是以情育情,教育者以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对接受主体的爱对接受主体进行情感感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者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