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委组织部
干部科
科长
组织
系统
创新
论坛
讲话
材料
关于
完善
干部
选拔
任用
机制
探索
思考
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组织系统组工创新论坛发言材料——关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如何运用科学开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选拔任用干部,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开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组织部门面临新挑战新要求,需要深入研究探索的新问题。近年来,我们市、县(区)两级组织部门突出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着力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
一、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的创新与实践
各级组织部门紧紧围绕为科学开展选干部、配班子,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开展、促进科学开展的干部工作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1、探索初始提名方法。一是坚持“一主三辅〞的提名方式。坚持将群众推荐作为干部任用提名的主渠道,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到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中来,制定了个人向市委推荐担XX县区级党政领导干部人选暂行方法,规定县级领导干部个人可以署名向市委推荐县级干部人选。实行市委全委会差额推荐重要岗位干部,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推荐提名的根底上,召开全体会议,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实名、定向、差额推荐提名方式,推荐提出拟任人选。试行自荐公推提名,采取个人自荐报名、竞职演讲、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实名、定向方式投票推荐正县级领导职位人选。二是组织开展初始提名试点工作。在XX县区进行科学标准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探索形成了“多轮推荐、差额提名、面试辩论、民主圈选〞的初始提名方法,制定完善了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工作实施方法等11项制度。在XX县区进行县委全委会提名重要干部试点,形成“三推两选八公开〞的初始提名方法,对县直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乡镇党政正职的提任人选,采取发布空缺职位公告、群众海推、个人自荐、组织推荐、领导干部实名推荐、县委全委会差额投票推荐的方式选拔任用。三是积极探索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商州区推出了“三推两选一目标(区委全委扩大会实名制差额推荐、领导干部个人实名制推荐、单位干部群众民主推荐;区委全委扩大会实名制差额圈选确定初步提名人选、区委常委扩大会实名制差额圈选确定正式提名人选;制定岗位任职目标以事论岗)〞干部初始提名方式。XX县区采取公开选任职位、公开任职资格条件、公开选任程序方法和差额提名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的“三公开三差额〞方式,面向基层择优选拔优秀科级干部。XX县区采取“民主推荐、差额提名、竞职演讲、集体圈选、择优确定〞方式,推荐确定拟任用人选。
2、创新民主推荐制度。一是坚持把“双过半〞作为民主推荐的刚性要求。市上明确提出以得推荐票“双过半〞为“多数群众拥护〞的标准,即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票都要到达50%以上者,方可列为考察对象,确保每位考察对象都能得到群众公认,提高民主推荐环节的公信度。二是扩大民主推荐范围。在县(区)换届中实行“三次推荐〞,特别是让“两代表一委员〞提前介入民主推荐中来,充分注重民意。在今年县级后备干部推荐中,采取全县(区)领导干部大会推荐、县委全委扩大会差额圈选推荐的方法,提名后备干部人选,有效扩大民主推荐环节群众参与面,把群众公认表达在“源头〞上。
3、改进干部考察方法。一是增加民意调查。按照中组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试行方法有关要求,在干部考察中通过对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效劳对象进行民意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考察对象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公众形象,为使用干部、配备班子提供重要依据。二是坚持缺点必谈。在考察谈话中,要求每名谈话对象除介绍考察对象特长、实绩、廉洁自律等外,必须谈缺点、谈缺乏,以全面了解干部,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同考察对象面谈。针对考察对象的具体情况,由考察组设计提出一至两个问题,集体同考察对象面谈,通过听其言面对面识人,全面客观地了解考察对象的能力素质。
4、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一是开展领导班子综合研判。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研、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分析评价等形式,对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开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性研究,动态掌握班子运行情况和党政正职履行职责情况。同时将班子研判延伸到7县(区)14个乡镇、11个部门,为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和科级领导干部日常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二是深化创立“科学执政、干事创业、团结和谐、清正廉洁〞好班子活动。制定了创立“好班子〞申报评价方法,从制度层面上建立创立工作的长效机制,提升各级领导班子谋开展、促和谐的能力,三是实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对县级领导干部在职教育、年度考核、奖励处分、家庭购房,分管工作受表彰奖励、通报批评、履行“一岗双责〞,配偶子女就业、提拔使用、违法违纪等情况,共19个方面信息纳入日常管理,要求分类及时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组织系统组工创新论坛发言材料——关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探索与思考第2页
报告,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实现对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常态化。
5、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科学标准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制定了关于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采取公开推荐职位、公开后备干部人选和民主推荐、差额圈选推荐“两公开两推荐〞的方法,选拔县处级后备干部,为班子建设提供足够的干部储藏和人才支持。二是加强选调生的培养使用。建立选调生联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百名选调生进百村〞和“选调生工作月〞活动,加强跟班学习和多岗锻炼,适时使用优秀选调生,加强源头工程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培养锻炼干部的途径方法。采取选派锻炼、挂职锻炼、实践锻炼、交流锻炼四种形式,选派优秀干部到信访部门担任为期6个月的信访专员,提高处理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的思考
进一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必须在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中深层次的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寻突破,在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上求创新。一方面要在干部选拔任用途径上进行探索,建立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实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要突出干事创业,注重工作实绩,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要建立健全涵盖干部选拔任用各个方面及环节的科学机制,从而提高干部工作效劳开展、融入开展、推进开展的水平。
1、在干部任用初始提名上,坚持扩大提名工作民主程度。提名是干部选任的第一关,也是源头,建立主体清晰、程序严格、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一要明确提名主体。在“谁提名〞上表达“多元化〞,科学界定提名主体的范围,建立多渠道推荐干部制度,实行群众推荐、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自荐等多种干部推荐提名方式,提高提名主体的广泛性。二要明确提名范围。在“提名谁〞上表达“民主化〞,对干部提拔任用、平级调整、交流任职、主要岗位调整等,在注重广泛性的同时,科学界定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干部参加民主推荐,实行多轮推荐、民主圈选,提高提名人选的公认性。三要标准提名程序。在“怎样提名〞上表达“标准化〞,完善组织推荐、全面审核等工作程序,试行空岗预告制、信息公开制,适时适度公开民主推荐结果。建立民意否决制度,将提名的干部情况,反响到所在单位进行民意测评,对测评同意提拔得票率未过半的,取消提名资格,提高提名行为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四要明确提名责任。在“如何监督提名〞上表达“责任化〞,建立推荐提名责任制。任何单位党组织或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提名人选,要实事求是地填写推荐表,并附上署名的推荐材料,如实反映推荐人选的优缺点,对推荐失真失实、造成用人失误的,要追究推荐人的责任。
2、在干部考察评价上,坚持增强真实性和科学性。考察是识别干部的关键。考察失真会导致识人不准、用人失误。一是在考察评价方式上,由定性考察为主向定量考察与定性考察相结合转变。当前对干部的考察主要是定性评价,即用优秀、称职、根本称职、不称职来界定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但对干部的特点、个性缺乏准确表达。采用百分量化制,从德、能、勤、绩、廉、群众公认等六个大的指标进行评价,在此根底上再准确得出定性考察的结论。二是在考察范围上,由单层面向多层面转变。根据代表性、知情度、关联度的要求,采用“管他的〞、“他管的〞和“他效劳的〞对象的标准来划定参加人员,让知情人参与、让参与人知情。三是在考察指标体系建设上,由普遍性考察向个性化考察转变。要尽可能对干部的类别进行细化,准确把握不同类别干部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考察重点,建立侧重点不同的考察指标体系。如对党务类干部,重点考察其政治思想素质和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及成效;业务类干部主要考察其业务工作能力及其成效等。四是在考察方式上,由静态考察向动态考察转变。探索“无任用推荐、有任用复核、多形式考察、重跟踪管理〞。认真贯彻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开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和中组部“三个方法〞,强化经常性考核和平时考核。建立健全干部考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干部考察工作人员资格认证制度。针对考察对象“工作圈〞以外情况考察难的实际,探索推行干部家属约谈制度,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和掌握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
3、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上,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保护相结合。一是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建立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对干部的个人信息及干部工作程序进行数据化管理,标准干部管理程序,提高干部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利用电子考核管理系统,坚持完善领导干部日志填写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日常管理的19项档案信息报送、收集、整理制度,建立干部日常管理信息库,实现干部管理常态化。二是加强不同岗位干部的重点管理。既要坚持分级管理,又要根据岗位的重要性来考虑,特别对部门主要领导、乡镇党政正职,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及选调生实行重点管理。总结推广XX县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试点工作的做法,探索制定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三是切实解决干部调整难的问题。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制定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方法,明确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标准调整的原那么、程序,探索干部调整后的多种安排方式。四是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坚持在干部提拔时谈、职务变动时谈、到龄退休时谈、出现苗头性问题时谈、日常沟通工作时谈等“五谈〞方式,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切实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五是完善干部鼓励保障制度。要关心保护干部,特别要关心基层一线干部,注重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遥远地区工作的干部选拔使用及交流任职。总结商州区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试点工作,加强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与使用,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4、在干部选任方式上,要加大竞争性选拔的范围和力度。一要加大竞争性干部选拔工作力度,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有方案地进行,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实现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转变。二要改革选拔任用方式,坚持并逐步扩大公开选拔、公推公选领导干部的适用范围,对一些重要职位进行公开选拔,机关中层以下领导职位除特殊岗位外逐步做到竞争上岗为主要选拔形式。为确保竞争人选的综合素质,可适当提高公开选拔的门槛,以形成重实绩、重能力、重一贯表现的用人导向。三要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质量。按照“选什么、考什么〞原那么,改进笔试或面试方法,把考试和考察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探索实施市县联动等公选方式,拓宽视野,统筹资源,降低本钱,提高效率。
5、在干部培养锻炼上,坚持着力提升能力素质。一是坚持加强实践锻炼,有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乡镇、复杂环境、关键岗位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有意识地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锻炼和考验年轻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跨部门、跨行业交流力度,通过多岗位锻炼丰富阅历、提高本领。二是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后备干部的集中调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