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发挥
综合
考核
效应
处理
关系
天道酬勤
发挥综合考核效应需处理好五对关系
李佳婧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是明晰开展目标、提升行政效率、实现有效鼓励、推动地方开展的有效途径。江苏从2023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首推综合考核,这是由省委统筹、考核牵头部门具体落实,围绕“六个高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对全省设区市、县〔市区〕进行全面评价的考核新方式。其主要目标是推进高质量开展,进一步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和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从目前的实践看,综合考核为省委全面了解各地开展情况提供了参照,为地方锚定各个方面在全省的开展位次提供了坐标,凝聚起了全省上下高质量开展的强大共识。但是,任何考核体系都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产物。当前,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综合考核的“指挥棒〞效应,需要重点处理好五对关系。
处理好高质量与高分数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开展转变的重大论断,并指出高质量开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开展,是表达新开展理念的开展。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江苏省委第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了高质量开展的目标任务,并对推进六个方面的高质量开展做了全面部署。开展目标任务的调整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支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考核应运而生。
综合考核内容包括推进或效劳高质量开展成效、加强党的建设高质量成效和满意度评价,综合考核得分由这三局部计算得出。高质量开展局部包括经济开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和人民生活高质量五大局部25个考核指标;党的建设高质量由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委常委会抓党建工作七大板块内容构成;满意度主要包括社会公众、考核组和在职省领导评价。
将高质量开展的理念具体化成为一套可操作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综合考核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从综合考核的实践来看,一方面通过指标设置表达高质量要求。比总量多少、盘子大小是传统开展模式的固有思维,这种评价模式无视了不同地区之间因资源禀赋、功能定位不同而存在的开展不平衡、不协调现状,在考核中容易出现“优者常优、差者常差〞的情况。为了表达各地在推动开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考核更加强调结构性目标而淡化总量目标,从而增加不同地区开展水平的可比性,比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DGP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都属于结构性指标范畴。
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方法表达高质量目标。以水平指数表达各指标的当年实际完成情况,以开展指数表达比上年的增减情况,综合指数的计算通过水平指数和开展指数加权计算得出。这种计算方法既兼顾了总量水平,也考虑了开展速度。
从2023年的考核实践来看,考核分数和位次根本上能表达出各地高质量开展水平。但是,让考核评价中的高分数、好位次更加聚焦高质量开展的要求,下一步可以从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重点提高。信度即数据的可靠程度,综合考核要明确指标内涵和口径范围,确保数据來源可靠、计算方法准确,保证数据公平公正。效度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要确保指标能表达高质量内涵,使指标体系尽可能完整地涵盖关于高质量的所有内容,此外还要测评指标与指标之间的一致性,防止出现指标之间的“此消彼长〞和“相互钳制〞。
处理好全面与重点之间的关系
从综合考核的功能来看,既要表达各地对中央、省委重大战略、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也要涵盖六个高质量的方方面面,既要全面评价也要突出重点,这对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提出较高要求。
从第一年的考核实践来看,基层普遍反映考核事项仍然比拟泛化,聚焦不够。一是指标体系稍显庞杂。目前的考核指标体系虽然在逐渐简化,但对县〔市区〕而言,除了要承接省级考核指标,还要完成设区市的分解任务,因此,基层面临的考核任务仍然艰巨。二是局部重点工作未纳入考核。从目前的指标体系来看,对常规性工作的考核偏多,对重点工作的表达有限,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综合考核对重点任务的推动作用。三是存在“搭车〞考核现象。出于推开工作考虑,个别部门有将条线工作纳入综合考核的动力。如果没有严格把关,会导致考核部门、考核指标越来越多,既模糊了重点,也不可防止地加重基层负担。
综合考核的初衷在于盯住重点工作,删减无谓考核,通过考大事、考实事、考硬事引导各级各部门精准定向、重点发力。因此,要注意处理好“全面〞与“重点〞之间的关系。在考核范围选择上,应重点把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最新决策部署纳入对各地部门的考核中,将一些与新要求不相适应、与中心工作关联不大的考核内容调整出去,对一些重复性的指标进行适当精简,从而会聚上下合力,推动综合考核由“考全面〞向“考重点〞转变。在考核指标设置上,尽可能选取结构、比重、强度和人均等概念清晰,代表性强,涵盖面广,便于提取数据的关键性指标。在考核指标的稳定性上,每年度指标体系、综合指数计算方法、统计口径等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但总体上应该保持一定的延续性。
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江苏区域之间开展差异较大,拥有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各不相同,省委、省政府对各地主体功能定位也不尽相同,对各地推动高质量开展的要求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通过设置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的方式表达差异化要求,如南京的城市首位度提升,无锡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徐州国际陆港建设等。
就共性指标来看,仍然存在局部指标可比性不强的问题,无法客观公正表达各地的自身定位和开展优势。从苏南、苏北的差异来看,虽然近年来江苏统筹区域协调开展卓有成效,但总体来看苏南与苏北仍然处于不同的开展阶段,用相同的指标体系衡量综合开展情况难免会有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在一些指标上苏北短板比拟明显,追赶超越难度大;个别指标不能表达高质量开展要求,例如“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经济相对兴旺的地区效劳业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占比相对收缩,反而难以在这个指标上获得好的位次。从城区与县〔市区〕区的差异来看,目前指标体系对设区市以下考核分两类设置,但对类别内部考核对象的开展根底、产业特色和目标重点考虑不够,因此不能精准指向地方的发力点。比方有的城区既要承当中心城市建设管理任务,又要考虑产业的开展壮大,还要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与一般意义上的主城区差异较大,很难在目前的考核评价中实现进位。
各地区板块能级、开展阶段存在一定差距,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方法难以有效识别年度开展成效,如果全部制定个性化指标,又带来了板块间难以横向比拟的问题。一方面,可以依据不同开展阶段和不同开展定位对考核指标进行差异化设置,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那么,对各地下达不同的目标任务,通过鼓劲加压引导鼓励各地树立标杆、增强信心、补齐短板。对于经济根底好、城市密度大、区域承载负荷重的地区,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考核;对于经济根底差、区域开展任务重、资源承载力强的地区,加大对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经济开展指标的考核。另一方面,要明确个性指标的制定规那么,以省市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和产业开展定位,由设区市自主选择制定内容和标准,省级层面组织专家评估后确定,既能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开展要求,又能表达地方工作特色,同时也符合地方实际。
处理好定量测评与定性评价之间的关系
定量测评有简单明了、较易实施和独立性较高的特点,考核结果可以在个人和组织之间进行比拟,缺乏之处是无法考虑到个案的特殊情况和主体行动过程;定性评价是指对无法直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的内容给出评估,特点是可评价范围比拟广,但稳定性较差,人为因素影响大。江苏综合考核同时使用了定量测评和定性评价两种方法,在高质量开展成效板块主要采用定量数据,在党的建設高质量板块的局部指标运用“格次赋分〞,如“坚决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推进党建重点创新工程〞等指标,再将等级转换为可计算、可比拟的具体分数。原那么上,综合考核优先选择量化方式,对不能量化的考核指标,也要提出尽可能明确的实绩评价标准实行计分级差标准化。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定性打分还是定量评价,只有测量公平,才能够有效鼓励。要处理好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二者的合理比例,既不能“唯定量指标论〞,也不能让“软指标〞过多。为了让定性测量更有公信力,可以采用现场核查、实地暗访、随机抽查等方法进行评价,防止考核工作出现“打人情分〞;牵头单位要严肃考核纪律,坚持公平公正,独立客观、实事求是地对考核对象进行评价,坚持按规定、按程序、按原那么办事,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为了让定量测评更准确,要明确指标统计口径,在考核方案的根底上对基层难以把握的指标进行进一步说明;注重借助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据,防止各地区自报数据,对要素数据、行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比照印证;对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不要刻意量化,可以通过明确扣分情形和扣分项标准来评价。
处理好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之间的关系
综合考核是手段,引导各地按照高质量要求推进各项工作才是最终指向。因此,考核不在于数字、名次,而在于通过结果反响强弱项、补短板、促提升,激发广阔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第一年的考核实践中,年终考核主要依靠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以及被考核单位提供的台账资料,考核部门对日常情况的收集和督查力度还不够,基层年底考核任务较重。为了强化过程管理和结果控制,2023年出台的考核实施方法更加强调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通过开展季度监测和半年评估,明确时序进度,对未达时序进度要求或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考核牵头和责任部门或及时提醒,动态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处理好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之间的关系,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加强信息公开发布,及时回应被考核单位关切。年初及时下发省考核方案,方便各地区根据省级方案进行细化分解,及早开始全年工作的安排布置。年底及时向各县市区反响全部指标的得分和排名,以便各地及早查漏补缺、发力加力、全力赶超。二是加强考核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设区市、县〔市区〕之间的沟通,保证信息收集、反响快速高效。牵头部门每季度对被考核单位进行指标监测,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处理,从而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考核责任部门统计、计算的各项数据要及时反响到被考核单位,经认定后作为最终的考核依据。三是创新考核方法,用好综合考核信息化平台。2023年1月上线的江苏综合考核信息系统包括了根底信息、指标管理、设区市考核管理、省级机关单位考核管理、等次评定、系统设置等6个模块及47个子功能,要逐步完善平台的数据分析处理、监测预警管理,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对考核的动态监测,直观比拟各地、各单位落实高质量开展的实绩走势和实际成效,实现对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的全程控制。
〔作者单位:群众杂志社〕
责任编辑:彭安玉